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循证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实施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改善血糖指标和提升满意度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被该院确诊为糖尿病患者7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研究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FBG)的变化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循证护理后的血糖(FBG)指标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含量,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 循证护理干预;糖尿病;血糖;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3(b)-0106-02
  糖尿病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外在体征表现通常为食量增大、饮水量多、尿频以及消瘦等情况[1]。此类疾病会导致人体脏器发病变,危害人体器官功能。若不重视处理,还可能会随着病症的加重危害患者生命,导致患者致死情况。循证护理主要依据患者疾病病症的特点,并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开展的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模式,能在护理过程中减少患者术中的压力,达到护理效果[2]。该文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循证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该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70例,采用双盲、随机的原则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常规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0~85岁,平均年龄(54.88±2.92)岁,病程2~30年,平均病程(12.85±3.28)年;实验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56.07±3.23)岁,病程1~33年,平均病程(13.07±3.62)年。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该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建议,包括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
  (1)循证护理问题:护理问题循证的重点就是分析患者是否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用药掌握情况、血糖变化情况等内容。
  (2)循证支持:护理人员应收集关于糖尿病的期刊文献、临床报道、核心杂志、相关制度等。通过检索糖尿病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患者的临床体征探讨出针对性的评价方式,使护理内容更为可靠。
  (3)循证内容:护理人员应根据循证护理的问题、循证支持指定针对性的护理内容,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措施:①心理护理:要求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和接受能力开展必要的护理教育,使患者能克服个人的不良情绪。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需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选取疗效甚好的护理措施,告知患者该护理模式下的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信心。②日常护理:为糖尿病患者制定科学的日常护理内容,引导患者及时控制血糖指标,遵循护理人员所给定的饮食计划进行进食。例如需控制进食的热量分配程度,配置出20%(早餐)、40%(中餐)以及40%(晚餐)热量摄入比例。同时需控制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含量,如蛋白质摄入量为1.0 kg/d、脂肪摄入量为0.9 kg/d,要求患者尽量食用粗粮等食物。通过食用定量的坚果食品,调节患者体内的脂肪酸比重。③运动护理:要求患者根据自己的空腹血糖指标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例如可通过慢走、太极、瑜伽等运动形式调節体液。同时控制运动时间在餐后1 h左右,每次时间控制在20 min最佳,运动频率为2次/d。需注意运动中准备定量糖果,以备低血糖时及时补充糖分。④健康宣教:应对患者开设对应的知识讲座内容,要求患者根据知识讲座内容提升自己对疾病的认知,加深患者对糖尿病病症的理解。例如开展座谈会的形式,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的压力。同时,宣教过程也应根据各个患者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设立临床护理建议,护理建议内容包括引导患者认知疾病的发病原因,并告知患者护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⑤用药指标监控:应全面分析患者FBG的指标,根据FBG指标情况确立必要的评估方案。例如需引导患者根据血糖指标规范用药,同时注意药物的禁忌症。同时,胰岛素注射中,护理人员也应告知患者切忌不可在同一位置频繁注射,减少药物注射对肌肉组织的损伤。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FBG)指标情况。
  ②探究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该院自拟的护理评价表评价,满分100分,共20个选择题。评价分数≤60分为不满意,60~90分为基本满意,≥90分为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FBG)指标比对
  护理前常规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的FBG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FBG)指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的造成原因是患者代谢功能絮乱,导致患者体内的血糖、碳水化物代谢异常,促使患者血糖异常升高。此类疾病的发病时间较长,疾病进展较慢,会导致各类脏器发生病变,如肾病、手足病等,容易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甚至引发患者致死的现象[3]。
  循证护理干预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措施之一,主要护理要求就是让患者根据病症了解病情,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标的目的。循证护理中,为患者开展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让患者在了解病症的同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也能根据询问记录,为患者制定出一个科学、系统的生活习惯,能让患者根据FBG的指标情况了解糖尿病的正确护理方法和飲食习惯,减少饮食不规律、运动不科学对患者的负担[4]。再者,循证护理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能让患者积极与家属、护理人员及时沟通,根据运动训练调节体征的平衡。若患者在护理、治疗期间感到恐慌,护理人员应采用亲和的语气,了解患者恐慌的原因,并及时对患者沟通,给予患者适当安抚,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的恐慌情绪,这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有利的。要求患者具备良好的饮食护理习惯,进行必要的运动,如慢走、太极等,并告知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要求患者适当补钙,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5]。该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FBG)指标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揭凤霞.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服务的方法与优势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8):136-137.
  [2]  余娟.循证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83-85.
  [3]  贾云雪 . 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疗效及血糖影响研究[J].糖尿病天地, 2018,15(12):282-283.
  [4]  邱方玲.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1):85-86.
  [5]  于君萍.循证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6):200-201.
  (收稿日期:2019-12-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42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