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结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结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有效方式。方法 51例结肠癌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实验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手术耐受性、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100.00%(26/2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0/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耐受性评分为(6.1±0.4)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1.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14.1±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4±2.3)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1/2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0%(6/25), 差异具有統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结肠癌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有效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改善切口愈合情况、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效果极好, 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 结肠癌;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效果与应用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1.080
  恶性肿瘤在肠胃道最常见的病症表现为结肠癌, 结肠癌是原发于结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 较难观察, 但随着病情发展, 临床病症可表现为便血与腹痛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转移的情况, 严重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早期的进行诊断开展手术病情缓解率极高, 同时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进行配合能够极大提升治疗效果。本文就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体会进行探讨, 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
  1月内收治的结肠癌患者51例,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 其中实验组男14例, 女12例;年龄34~68岁, 平均年龄(45.24±
  7.59)岁。对照组男14例, 女11例;年龄34~68岁, 平均年龄(45.15±7.6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排除标准 合并发生癌细胞转移患者;合并近期行其他肠道手术患者;合并严重精神异常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良好环境营造、生命体征检测、药物护理、手术对症护理。
  1. 3. 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 内容如下。
  1. 3. 2. 1 术前状况评估 患者入院后, 进行病情评估, 建立健康档案, 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家族史中是否存在家族性息肉、是否存在其他肠道肿瘤患者;患者是够有溃疡性结肠史、手术治疗史等。同时询问患者身体情况, 是否存在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大肠便血、黏液等。此外需要对患者心理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初步了解, 询问其对结肠癌的了解程度、家庭关系、经济情况等。
  1. 3. 2. 2 心理护理与健康知识教育 结合状况评估记录, 分析患者的负面情绪及成因, 根据患者情况做好心理引导工作, 在交流中要注意语言技巧, 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有效而技巧性的回答, 确保不会让患者因为回答而出现焦虑、抑郁的情况。在引导方面, 除了采用鼓励性与安慰性的语言技巧之外, 可以适当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如戏剧、影视、游戏、多媒体平台、社交平台等, 有效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时在心理引导过程中分析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针对性告知患者当前病情、结肠癌的相关知识及手术相关内容与治疗目的等, 以此提高患者健康知识储备、护理依从性。
  1. 3. 2. 3 饮食护理 结肠癌患者在入院前长时间因疾病影响饮食情况下将, 出现明显腹泻和癌症消耗, 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直接开展手术可能会导致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差。因此在手术开展前可给予患者高蛋白与高热量、多维生素、好消化的饮食支持。同时可以根据情况给予患者输血以改善贫血、低蛋白血症情况。
  1. 3. 2. 4 胃管、导尿管留置 手术中胃管与导尿管的高质量留置与护理将有效解除梗阻、尿潴留等情况, 因此需要规范留置胃管与导尿管, 固定完毕后在后续巡视中要严格检查, 防止导管脱落。
  1. 3. 2. 5 术后病情监测 达到手术效果时, 全程监测患者病情, 每1~2小时监测1次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是否正常, 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并发症发生, 做好相关并发症计划, 准备相关治疗器械, 确保可以第一时间开展并发症治疗。
  1. 3. 2. 6 术后饮食护理 手术结束后需禁食, 肠胃减压期间内可以适当补充水与电解质, 水分的提供与排出需要严格进行记录, 在术后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肠胃明显减压, 肛门出现排气或结肠造口开放之后, 即可给予患者适量流质食物, 基本顺序为流质-半流质-正常饮食。饮食基本要求保证热量、蛋白质、糖分、维生素、易消化。
  1. 3. 2. 7 留置导尿管护理 导尿管一般需要留置
  >2周, 定时巡查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颜色, 同时观察是否通畅, 告知患者注意导尿管情况, 防止扭曲、受压, 并进行详细记录, 同时每天进行尿道口护理, 帮助患者有效训练膀胱功能。
  1. 3. 2. 8 腹腔引流管护理 腹腔引流管一般留置5~
  7 d, 在此期间内同样要定时巡查以避免引流管扭曲脱落,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情况, 当量少色清时方可拔出。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手术耐受性、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效果判定标准:显著:患者手术进展顺利, 术后相关病症消失或极大缓解, 恢复过程良好;有效:患者手术进展顺利, 术后相关病症有效缓解, 恢复过程较好;无效:患者手术恢复较差。护理总有效率=(显著+有效)/总例数×100%。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吻合口痿。手术耐受性:十分制, 分值越高耐受性越好。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实验组显著20例(76.92%)、有效6例(23.08%)、无效0例;对照组显著11例(44.00%)、有效9例(36.00%)、无效5例(20.00%)。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100.00%(26/2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0/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5, P=0.016<0.05)。
  2. 2 两组手术耐受性、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手术耐受性评分为(6.1±0.4)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
  1.8)分, 住院时间(14.1±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4±
  2.3)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51、6.460, P=0.001、0.001<0.05)。
  2. 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发生吻合口痿1例(3.85%)、切口感染0例;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痿3例(12.0%)、切口感染3例(12.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1/2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0%(6/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72, P=0.037<0.05)。
  3 讨论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临床病症可表现为便血与腹痛等, 疾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作为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 以40~50岁年龄段患者发病率最高, 男女比为2~3∶1, 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 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2]。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 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 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 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3]。该疾病在前期并没有明显发病症状, 直到中后期症状明显体现出来, 由于具有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 早期仍然有一部分患者能够提前诊断并采取治疗, 但治疗后, 患者容易多发并发症, 预后较差, 患者恢复状况较差, 因此必须采用有效的护理手段进行治疗配合。
  常规护理是结肠癌手术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护理方式, 该类护理方式的开展主要围绕疾病本身展开护理手段, 在病症监测与并发症治疗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实际上常规护理方式缺乏一定的预防性, 忽略了患者本身可能影响手术治疗与后期恢复的影响因素, 属于“响应”类护理手段[4]。
  随着护理理念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护理方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 在手术护理方面, 最明显体现为围术期护理的出现, 围术期优质护理严格围绕手术效果本身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内容制定。因此在围术期优质护理中, 护理工作围绕重点偏向于“患者”本身, 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充分分析患者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并围绕因素制定了一系列如健康档案建立、心理护理、健康知识教育、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病情监测等, 全方位的围绕患者各项因素进行规范内容展开, 充分保证了患者病情恢复稳定, 极大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同时前期的饮食营养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 降低患者在手术中的痛苦, 有效保证手术的开展[5-8]。
  本研究中,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100.00%(26/2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0/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耐受性评分为(6.1±0.4)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1.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14.1±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4±2.3)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1/2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0%
  (6/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针对结肠癌患者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围绕可能影响围术期手术效果、恢复效果的各种因素充分制定护理内容, 通过护理工作规范实施, 有效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改善切口愈合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效果极好, 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田金凤, 郑星梅. 結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8, 24(5):95-98.
  [2] 胡蓓丽. 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体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4(3):147-148.
  [3] 李珍元.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29):17-18.
  [4] 贲文媛. 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医疗装备, 2015, 28(14):204-205.
  [5] 黄小艳. 结肠癌手术患者的综合护理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17):255-256.
  [6] 侯桂英. 探讨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32):261-262.
  [7] 陈雪. 优质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z1):343.
  [8] 韩建荣. 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23):159-160.
  [收稿日期:2020-03-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86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