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生儿头上长个“包”有事儿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霞 连孝华

  晓薇分娩时虽然会阴侧切缝合了十余针.但“千金”宝宝自然娩出.这让晓薇家人乐不可支.互致祝福。不过.细心的丈夫却发现宝宝的头顶部长有一个如小核桃大的“包包”!此后的一两天.这个“包包”继续长大.第六天时长到了鸡蛋大小,摸上去软软的,有弹性。晓薇夫妇焦急如焚.抱着宝宝去看医生。医生详细询问了晓薇在产前、产中、产后及宝宝出生后的情况.对宝宝做了全面仔细的检查.对头顶部的“包包”轻轻地摸了摸,还拍了头颅x线片,确诊为因产伤造成的“新生儿头颅血肿”,但没有颅骨骨折等别的产伤。医生说适当护理一段时间后.血肿会慢慢吸收、消失的。
  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因产程延长、产科手术或分娩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创伤,称为产伤。产伤可发生在新生儿身体的任何部位,其程度可由轻微的皮肤损伤至严重的内脏损伤、颅内出血等;有的因受伤部位重要,可造成日后体质及智力低下等后患。产伤一般有头皮伤如头颅血肿、颅骨骨折、脊柱损伤、臂神经丛损伤、脑神经损伤、骨折等。
  别惊慌:新生儿头颅血肿较常见
  在产伤中,新生儿头部头皮骨膜下血肿较为常见,占产伤的(0.1%~1.8%。血肿部位以头顶部多见,枕部、颞部、额部少见,常为一侧性,双侧性的较少见。
  头颅血肿是由于分娩时胎儿被迅速逼出产道,胎头突然由高压下释放,使头颅骨膜下血管发生破裂而出血,血液积聚在局部而形成血肿。新生儿头颅血肿一般在难产时较易发生,如使用胎头负压吸引器、产钳等助娩;亦可见于某些自然分娩的宝宝,如急产等情况。
  头颅血肿在出生后数小时至数天逐渐增大,因颅缝处骨膜与骨粘连紧密,所以血肿不超越骨缝,边界清楚,触之有波动感,其表面皮肤颜色正常。如由产钳牵拉或胎头吸引所致的头颅血肿,皮肤常有溃破或呈紫红色。血肿大者,可致黄疸加重及贫血。当出血达到一定程度时,血肿自身产生压力而起到了压迫止血的作用。头颅血肿不会给宝宝带来后遗症,除非同时存在颅骨骨折及脑实质的损伤。
  新生儿头颅血肿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消失。但吸收时间可因血肿大小、护理是否恰当而长短不一,正常情况下多在两周至3个月内吸收、消失。因此,家长发现新生儿头颅血肿“包包”,不要惊慌失措,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护理。
  重护理:头颅血肿别挤压
  避免挤压千万不能挤压新生儿头颅血肿,挤压时产生的压力可能会改变头部血液压力,造成新的出血,使血肿进一步扩大。家长不要觸摸血肿部位,同时控制新生儿不要随意乱挠头部。要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洗浴时切忌揉搓血肿。睡觉时避免压迫血肿处,让宝宝朝无血肿的一方侧卧。血肿表面如有擦伤,需给予局部处理,避免感染发炎。
  适当冷敷及热敷家长可在刚发现血肿的24小时内,先给新生儿进行适当的冷敷,尽可能减少血液渗出。24小时后可开始给以适当的热敷,促进血肿附近血液的吸收。给新生儿冷敷或者热敷时要密切注意血肿的变化,观察有无皮肤变红以及皮肤温度升高等现象。如果有这些现象,大多出现了感染,应及时到医院诊治。还需认真观察血肿是否变硬,如果血肿逐渐变硬,需及时看医生。
  考虑手术治疗新生儿头颅血肿长时间没有吸收、消失,在不影响其身体健康发育的同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家长要密切注意新生儿患处的康复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新生儿的身体情况,适当补充相应的维生素,防止因手术导致的出血加重头颅血肿。
  在怀孕28周至产后7天内要特别做好围产期的保健和检查:临产和进入产程后以及在新生儿期,都要与医生紧密配合,多咨询医生,防患于未然。如果孕妇产检时发现胎儿过大,易发生难产,等,最好听取医生的建议,尽量不选择自然分娩,以规避风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3835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