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年肾功能减退患者指标有什么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利

  肾脏属于吃苦耐劳型的器官,在肾脏病初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所以也很难说肾功能减退有什么显著征兆。而大部分患者即便进行了检查,但因对疾病的了解度不高,相应的指标变化也无法引起其重视。为此,小编在下文中对老年肾功能减退等指标变化进行详细讲解。
  老年肾功能减退该如何治疗?
  肾功能减退,特别是慢性肾功能减退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其治疗也较为棘手。肾功能减退早期,还未进入到尿毒症期时,以纠正水电解释和酸碱平衡的失调为主,然后控制原发病,如高血压要进行平稳降压,糖尿病所致则进行降血糖的治疗。同时配合中药治疗,中药对肾功能减退早期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中药可祛湿解毒促进毒素排泄降肌酐。如果肾功能减退比较严重,已经进入到尿毒症期,治疗主要以肾脏替代治疗为主。肾脏替代治疗主要包括三种:一是血液透析;二是腹膜透析;三是肾移植。目前最常用是肾脏的血液透析治疗为主。
  肾功能减退有什么症状?
  肾脏担负着排泄废物、均衡身体各种营养的作用。肾脏突然出现部分或全部的功能丧失,按照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一种是急性的肾脏功能丧失,严重时叫急性肾功能衰竭。另一种是慢性的肾功能丧失,是因患有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所引起来的。根据病程的长短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慢性的肾功能衰竭,可以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肾储备功能的下降,此时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第二个阶段:是肾功能代偿期,这个时期没有太明显的症状,肾功能还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的生理代谢平衡;第三个阶段:是肾功能失代偿期,这个阶段病人可以有乏力、贫血、食欲不振的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而这主要是由于毒素在体内蓄积引起的;第四个阶段,是严重的尿毒症期,这个时候患者基本上不能进食,全身浮肿非常严重,伴有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重度的贫血、全身毒素不能排泄,贫血比较明显,观察面色以及指甲苍白,而稍微活动以后就会气喘吁吁;伴有皮肤瘙痒,主要是由于钙磷代谢失调引起的表现,是非常痛苦的。
  老年肾功能减退患者肾功能有什么变化?
  人体的肾脏在40岁以后就开始启动了退行性改变,即“老化”。肾脏重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轻,大约每10年减重10%,至70~90岁时与20~29岁年龄组比较,肾实质丢失约40%以上,双侧肾脏呈对称性萎缩。肾脏萎缩的组织病理学基础是构成肾脏功能单位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萎缩,以及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动脉硬化。
  老年肾功能减退患者在早期肾脏功能多处于正常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血中的肌酐会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随着疾病的进展,若患者对药物的治疗效果欠佳或未采取治疗干预,长期存在大量蛋白尿及高血压等表现可导致肾脏功能持续损害,在疾病的后期会出现肾脏功能衰竭,血中的肌酐和尿素袋氮排出就会受到障碍,可发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阶段。临床上通常通过抽血检查血肌酐值来评估肾脏功能,血肌酐值越高表示肾脏功能越差。除有肾脏功能中血肌酐升高外,老年肾功能减退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时还可伴有尿素氮升高、尿酸升高、貧血、钙磷代谢异常和甲状旁腺功能异常,以及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等一系列的机体内容量、酸碱和电解质紊乱。所以说患有慢性肾炎需要对症治疗,以延缓肾脏疾病进展为主要目的。如果发展到了肌酐升高的地步,说明老年慢性肾炎已经相当严重。
  老年肾功能减退患者肾指标有什么变化?
  临床上肾功能检测最重要、最常用的指标包括以下几种,离子肾功、血常规、尿常规、肝功、泌尿系彩超、PTH等。如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一般表现为血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升高,不伴有肾脏萎缩等情况,建议积极明确是肾前性,还是肾性、肾后性等因素,解除病因,大多数肾功能可恢复正常。如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多伴有肾脏萎缩、贫血、PTH明显高于正常等情况,此种情况下建议药物保守治疗,如已经到达肾功能衰竭,出现明显的电解质紊乱、心衰等情况,可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腹膜透析等。
  而老年肾功能减退最重要的指标为血肌酐,肌酐的正常值在20~110umol/L,它的生成和排泄相对恒定,可反应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是肌肉组织代谢产生的废物,绝大部分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不受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能准确地反映肾脏功能,当肾功能减退50%~70%时,血肌酐开始出现升高。出现肌酐增高,就可能有肾脏损伤,常见的病因有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等,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预防肾功能进一步损害。早期肾功能出现损害时胱抑素可明显升高,此时血肌酐及尿素氮可在正常范围,因此对于轻度的肾功能损害,胱抑素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结论
  总之,当前临床对于老年肾功能的减退是生理性老化过程,还是具有病理意义的疾病现象尚未有明确界定,但老年肾功能减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产生的严重影响,可通过早期诊断及尽早开展治疗干预进行有效缓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3847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