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肠梗阻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建伟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20年7月~2021年2月收治的75例肠梗阻患者,依次实施超声、腹部X线及CT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CT检查检出率高于超声、腹部X线,漏诊率低于超声、腹部X线(P<0.05);CT检查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肠绞窄检出符合率高于超声、腹部X线(P<0.05);CT检查图像清晰度及患者舒适度高于超声、腹部X线,操作难度低于超声、腹部X线(P<0.05)。结论: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检出率高于超声、腹部X线,有助于确定梗阻部位、原因等,且患者舒适度更高。
  关键词:肠梗阻;CT;超声;腹部X线;诊断价值
  肠梗阻为外科常见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腔变狭小,使肠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引起梗阻。肠梗阻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便秘、呕吐等,可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生理紊乱现象,严重情况下可危及生命,因此积极采取正确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1]。而实施有效治疗的基础是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肠梗阻临床症状多变,治疗方式因病而异。临床诊断肠梗阻的方式有腹部X线、超声、CT等,但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效果不同,对于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会有一定影响[2]。本研究旨在分析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20年7月~2021年2月收治的75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1岁,平均(44.52±3.21)岁;病程1~6 d,平均(3.58±0.36) d。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
  1.2 检查方法
  1.2.1 超声检查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探头频率为3.5~7.5 MHz,由同一超声医师实施检查。指导或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暴露全腹部(做好患者隐私保护),初始部位为右上腹,并按顺时针方向连续不间断地扫查全腹,寻找肠梗阻部位,并根据患者肠管扩张、血流形态等进一步检查获取梗阻原因、梗阻部位等。检查期间主要观察患者肠腔或肠管的大小形状、肠壁厚度、肠蠕动情况、肠内积液量、血流情况等。
  1.2.2 腹部X线检查
  采用X光线机,指导患者保持站立位,调整X线机置于患者腹部位置后再进行拍片检查,由同一放射科医师实施检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采取侧卧位拍片、仰卧位拍片等,若患者出现较明显或严重的腹胀等情况,为患者先实施胃肠减压后再进行检查,避免影响结果。
  1.2.3 CT检查
  选择螺旋CT对患者进行平扫检查,平扫部位为膈肌至耻骨联合下缘,调整相应的扫描参数、间距、厚度等。必要情况下部分患者需实施平扫加增强扫描,即在平扫结束后对患者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利用高压注射器将100 ml造影剂(碘海醇)匀速注入,调整检查参数并延迟分期进行扫描重建图像。检查结果由CT工作站系统进行处理及分析,由同一影像科医师完成结果分析。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漏诊率。(2)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符合率(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肠绞窄的符合率)。(3)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操作难度、患者舒适度。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漏诊率比较
  CT检查检出率高于超声、腹部X线,漏诊率低于超声、腹部X线(P<0.05)。见表1。
  2.2 三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符合率比较
  CT检查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肠绞窄检出符合率高于超声、腹部X线(P<0.05)。见表2。
  2.3 三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操作难度、患者舒适度比较
  CT检查图像清晰度及患者舒适度高于超声、腹部X线,操作难度低于超声、腹部X线(P<0.05)。见表3。
  3讨论
  肠梗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具有病情重、疾病发展较快、临床诊断难度较大的特点,若无法及时为患者提供准确且有效的治疗干预,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或酸碱失衡等现象,甚至造成患者死亡。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对肠梗阻作出迅速、准确的诊断,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帮助治疗工作顺利展开具有重要意义。
  腹部X线是肠梗阻最常见的检查方法,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即有差异。这样,在荧屏或X线片上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肠梗阻发生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等症状,腹部X线平片上能显示因胀气产生的肠管扩张,显示多个气液平面及积气肠袢,同时因患者肠蠕动的强度不同,气液平面会出现高低不同、大小不等的阶梯状现象,呈上下移动,结合相关临床症状可做出疾病诊断。肠梗阻的部位不同,X线表现也不同,如空肠黏膜环状皱襞在肠腔脏器呈鱼骨刺状,回肠扩张的肠袢多可见阶梯状的气液平面,结肠胀气位于腹部周围显示结肠袋影。X线虽具有摄影速度快、性价比高的优点,但属于二维影像,具体应用过程中因腹部独特的解剖结构影像学检查可能发生腹部组织影像重叠的问题,且分辨率较低。
  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已经十分广泛,能够被用来诊断多种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主要是由探头发射超声波对人体不同组织产生反射及折射并在传播的过程中衰减,最终由探头进行接收,从而显示各个部位。肠梗阻超声表现为梗阻以上的肠管扩张,小肠扩张大于3 cm,肠腔内积气、积液,积气为形态不定的强回声,积液为无回声暗区,偶尔出现强回声斑点,依据不同部位的显像可明确分辨空肠、回肠、结肠等,空肠皱襞排列紧密,回肠皱襞消失呈现空管状,结肠出现扩张,呈现结肠袋,从而对肠梗阻做出诊断。对某些肠梗阻,超声可作出病因诊断,如肠套叠时表现为多条线状稍强回声呈“同心圆征”“套筒征”,但肠扭转、粘连等超声诊断并不明显。超声具有安全无损伤、重复操作、图像清晰的优势,能够直接观察病变情况。腹部X线及超声均能够对肠梗阻进行诊断,但超声检查效果优于X线,能够对病因、具体部位等进行更准确的诊断。本研究发现超声检出率高于腹部X线,且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肠绞窄检出符合率及图像清晰度均高于腹部X线。但有关研究发现CT对肠梗阻的检出效果优于超声及腹部X线[3]。
  CT是利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部位进行断层扫描,获得人体被检部位的断面或立体图像。CT检查能够明确显示肠梗阻病变部位及各组织的解剖学形态,观察患者肠道结构、肠内容物、肠蠕动形态等,对于提升诊断准确性十分有利。且CT检查不受肠腔积液、积气等的局限,同时可降低因阅片医师的专业水平能力造成的漏诊、误诊风险。临床肠梗阻诊断标准为:肠管积液或积气积液,小肠扩张内径超过3 cm,结肠内径超过6 cm。超声及腹部X线均能够显示一定程度的肠管扩张、肠腔积气及积液,从而对肠梗阻做出诊断,但部分患者无明显的气液平面,因此不利于超声及X线诊断。本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检出率高于超声、腹部X线,漏诊率低于超声、腹部X线(P<0.05);CT检查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肠绞窄检出符合率高于超声、腹部X线(P<0.05);CT检查图像清晰度及患者舒适度高于超声、腹部X线,操作难度低于超声、腹部X线(P<0.05)。可见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CT诊断肠梗阻的检出率及准确性较高,且对患者的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
  [1]尹东升.DR与CT在肠梗阻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3):159-160.
  [2]万向飞.CT与腹部X线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3):36-37.
  [3]蓝菊松,曹海秀,徐素音.超声、CT和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7,30(17):41-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422653.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