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齐文

  摘 要:目的 评估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1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指标、用餐后2 h的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指标、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睡眠质量量表分值、生理机能、心理健康、精神状态、社会功能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指标、用餐后2 h的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低、胰岛素分泌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相关量表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睡眠质量量表分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心理健康、精神状态、社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协同护理模式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指标,改善其胰岛素分泌情况,调节患者不良情绪与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关键词:老年患者;糖尿病;协同护理模式;不良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18-0-04
  糖尿病作为当前临床常见慢性病之一,发病诱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与年龄、生活习惯、内分泌、遗传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对患者的心血管、眼部、足部、脑血管等系统均造成严重危害。其临床治疗一般以降低患者血糖、控制并发症为主要目标,但是由于部分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相对欠缺,故造成其日常行为未遵医嘱,影响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3]。常规护理形式无法满足当前糖尿病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尤其针对部分老年患者而言,获取知识的渠道相对较少,故对其护理方案加以分析尤为必要。协同护理模式作为临床中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干预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突出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协同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减少患者对疾病、治疗及护理等误解与问题,有效增加患者的遵医嘱比例,因此,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了较高的作用。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协同护理模式,普及糖尿病、治疗方案、护理方式等知识,并给患者介绍日常生活中各项注意事项,促进患者改善自身不良习惯,并掌握正确的自我健康管理方式,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对此,本研究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案进行分析,讨论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1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5.69±4.82)岁。对照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5.74±4.86)岁。对比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性别数据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两组可予以对比论证。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本研究经由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9年版)》相关诊断标准[2];②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排除标准:①精神类疾病;②认知能力障碍[4-7]。
  1.3 方法
  全部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既往治疗方案予以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患者在院治疗期间,依据其症状对其实施体征监测、饮食干预及用药指导。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协同护理模式是指护理人员协同患者及其家俟餐进行的一种护理形式。①低血糖处理。需重点监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一旦患者发生饥饿、乏力、心悸、肢体震颤、冷汗、恶心等症状时,说明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需立即与主治医师取得联系,并迅速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测量血糖情况,遵医嘱给予患者葡萄糖口服液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另外,大部分患者发生低血糖事件均在夜间,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夜间老年糖尿病患者巡护工作,重点观察患者临床表现,于凌晨3时左右对患者实施血糖监测,防止患者发生低血糖问题。同时指导患者如何识别早期低血糖反应,一旦患者在家中实施胰岛素治疗时发生不良反应,老年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口服葡萄糖溶液、含糖饮料,或食用含糖糕点纠正血糖。②药物干预。临床中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对胰岛素及糖尿病治疗药物存有偏见,认为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因此用药依从性有所不足。临床中针对这一现象,护理人员应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并通过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血糖长时间过高的危害,引导患者科学认知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作用,从而减少患者恐惧与排斥心理。尤其针对胰岛素治疗方面,告知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极少,积极与患者沟通,选择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相关内容,普及糖尿病并发症种类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③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全面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患者可能存在不良情绪,一般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故需要对其开展全面心理咨询,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努力满足老年糖尿病患者生理及心理方面的相关需要,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应重视部分特殊类型的患者,包括高龄、合并其他慢性病、存在不良嗜好等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④饮食干预。饮食对患者血糖的影响相对较大,加之老年群体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相对单一,极易受到不实信息的影响,因此饮食方面的宣教十分必要,也是老年患者增加健康知识的渠道之一,护理人员应综合分析患者身体实际情况,尤其需要掌握患者既往饮食习惯,依据患者自身习惯制订相应的饮食方案,鼓励患者参与到饮食方案的制订之中,用以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与依从性,密切关注患者日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等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取情况,必要时可给予患者补剂,确保其营养的平衡性。

nlc202209221807



  1.4 观察指标
  检验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包括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指标、用餐后2 h的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各指标标准值: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指标3.9~6.1 mmol/L;用餐后2 h的血糖指标≤11.1 m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2.65;胰岛素分泌指数100%[8-10]。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态,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越严重。
  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总分21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通过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包括生理机能、心理健康、精神状态、社会功能,每项总分均为100分,分数高则显示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高[11-13]。
  护理满意度:采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自制量表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范围1~10分,10分表示十分满意、6~8分表示基本满意、≤5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指标、用餐后2 h的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低、胰岛素分泌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睡眠质量量表分值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相关量表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睡眠质量量表分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心理健康、精神状态、社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患者病程时间的延长,其并发症发生概率逐渐升高,对于患者多系统健康均产生危害[14]。患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有所不足,导致部分患者无法正确进行健康管理,护理工作难度相对较高。通过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协同护理模式,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指标、用餐后2 h的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低、胰岛素分泌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相关量表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睡眠质量量表分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心理健康、精神状态、社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需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宣讲工作,使其正确认知糖尿病患者遵医嘱的重要作用,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糖水平[15]。另外,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其身体各系统机能有所下降,血糖波动过大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心脑血管、足部、眼部等器官的影响极为严重[16]。鉴于此,护理人员需加大血糖监测重要性的宣传,为患者发放糖尿病自我管理手册,针对部分高龄患者,可指导其家属为其进行血糖监测,凸显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给予糖尿病患者开展心理干预,缓解患者对于疾病、治疗效果的担忧,改善其心理状态,使患者焦虑、抑郁有所改善,睡眠质量水平升高[17]。传统护理形式仅干预患者的疾病和机体功能,而忽略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的管理,造成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心理状态欠佳,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8]。通过协同护理模式,将患者纳入到护理工作之中,开展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积极进行健康管理,患者与护理人员进行配合,患者参与感有所升高,进一步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与依从性,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曹璐璐,刘翠梅,苏燕.个性化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6):167-169.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J].2014,22(8):39.
  [3]尚健,黄卫新,王智昊,等.基于运动管理的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34(4):144-146.
  [4]边巧维,吴向歌.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 6(12): 161-163.

nlc202209221807



  [5]李冬静,邢凤梅,董春艳,等.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行为的长期影响[J].护理研究,2020, 649(5): 162-164.
  [6]柴西英,司金春,李涛,等.社区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模式下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1):1308-1312.
  [7]田波,金萍,谢士芳.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J].实用老年医学,2018, 32(12): 104-106.
  [8]刘亚男,陈彩芳,王青霞.基于老年综合评估指导下的针对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20,37(4):637-639.
  [9]王怡,蒋文春.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聚焦解决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2):165-166,233.
  [10]孙文娟,赵英,韦玲艳.老年综合评估下的随访护理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115-117.
  [11]肖爱新,谢海枫,谭海英,等.智能终端结合追踪式护理对门诊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治疗依从性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22, 31(3):220-222.
  [12]林舒婷.延伸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合并糖尿病患者腰椎骨折保守治疗中的应用[J].罕少疾病杂志,2022,29(2):106-107,110.
  [13]张利娟.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同护理效果及SDS评分比较[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131-134.
  [14]戴倩,王娟.精细化专科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21,35(12):1318-1321.
  [15]罗桂情,李亿娟,蒙连新,等.定期护理门诊随访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5):51-54.
  [16]王娜,郭彩会,徐馨,等.微信在老年2型糖尿病肌少症患者院外延伸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8):889-891,895.
  [17]李萍,林霞,魏慧文.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 19(17):112-113.
  [18]黄永甜,梁佳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结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 19(11): 164-165.

nlc2022092218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440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