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气管切开外固定带的改进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对气管切开外固定带进行改进研究,既能减少患者颈部皮肤损害,又不额外增加护理工作量,体现优质护理内涵。方法 按气管切开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间隔分为ABC三组。A组41例,患者气管切开外固定带使用棉带固定后内垫三厘米宽、九层厚纱布的布带;B组41例,患者使用棉带外套止血带作为固定带;C组40例,患者使用棉带外套缝制的颈部衬垫作为外固定带。比较三组患者颈部皮肤损害情况及护理工作量的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都没皮肤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更换BC两组患者固定带花费的时间大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组患者使用的气管切开外固定带方便实用,既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又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气管切开;外固定带;改进;研究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患者和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传统的气管切开外固定带为棉带,布带污染后变干、硬,易摩擦颈部皮肤,严重影响舒适感,甚至导致皮肤发生破损、糜烂。因此,许多护理专家对外固定带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固定带主要有两种:棉带外套止血带和棉带外套缝制的颈部衬垫。临床使用中这两种固定带后,颈部皮肤受损得到改善,但感觉比较繁琐,工作量较大,为此,我们对气管切开外固定带再次进行改进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我院神经内外科2010年8月2011年6月行气管切开的患者122例,按气管切开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间隔分为ABC三组,原计划每组均为42例,因A、B组各1例、C组2例患者带管时间短而退出试验。 A组41例、B组41例、C组40例,所有患者均昏迷,每例患者带管时间≥15天,三组患者的白蛋白、血红蛋白、皮肤水肿情况、机体发育、营养状况等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情并同意。
  1.2方法
  1.2.1试验方法A组41例,患者气管切开外固定带使用棉带固定后内垫三厘米宽、九层厚纱布的布带;B组41例,患者使用棉带外套止血带作为固定带;C组40例,患者使用棉带外套缝制的颈部衬垫作为外固定带。由两名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负责所有患者固定带的使用、更换,更换时两名老师共同配合、一起参与,每例患者固定每5天更换一次,加上切开时的第一次,每一例患者总共更换4次。同时记录每次更换所花费的时间、观察并记录每一例患者颈部皮肤损害情况。
  1.2.2评价方法对患者颈部皮肤受损情况,我们采用压力性溃疡国外分期法,即欧洲压力性溃疡顾问小组(EPUAP)分期法:Ⅰ期(皮肤完整、温暖,局部发红);Ⅱ期(部分皮层损害,包括表皮、真皮或两者均有,溃疡表浅,临床表现为擦伤或水泡);Ⅲ期(全层皮肤损害,包括皮下组织破溃或坏死,但未累及筋膜);Ⅳ(大面积破损,组织坏死或破损达肌肉骨骼,有或无皮肤的支撑结构)。
  1.2.3统计学方法患者颈部皮肤受损情况采用χ2检验;更换固定带耗时采用方差Dunnett t-检验。
  2结果
  2.1患者颈部皮肤受损情况
  表1三组患者颈部皮肤受损情况 例次(%)
  三组比较:χ2=0.58, P=0.75>0.05。三组患者颈部皮肤损害情况无显著差异。
  2.2护理工作量比较
  表2 三种固定带更换一次(两人同时操作)平均耗时
  采取方差Dunnett t-检验,P均小于0.05
  3结论
  患者气管切开外固定带使用棉带固定后内垫三厘米宽、九层厚纱布(原纱布三层,三折后变为9层),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既能保护患者颈部皮肤,减少交叉感染,又不增加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运用。
  4讨论
  4.1试验说明本次试验只选取神经内外科昏迷患者,因神经科昏迷患者带管时间长;患者不能表达导管外固定带引起的不适,这样更容易导致颈部皮肤的损害。本次试验要求患者带管时间≥15天,如果带管时间过短,不容易观察出固定带对患者颈部皮肤的损害;如果带管时间过长,参加试验的对象偏少。临床工作中对导管外固定带更换时间、频率没有明确规定,一般随湿、脏就随换,湿、脏主要取决于患者痰液、汗液、呕吐物及切开处渗血对固定带污染的情况而定。患者痰液、汗液、呕吐物、切开处渗血对每种固定带污染的机率相近,每一种固定带更换的频率也相近。刚开始切开时切开处可能渗血,更换频率较勤,后来更换间隔时间会慢慢延长。试验中为了便于观察颈部皮肤受损情况及统计护理工作量,固定每5天更换一次。参加试验的患者为昏迷患者,不能表达自身感受;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从人性化角度(如患者舒适度等方面)进行调查,试验就更全面。
  4.2三种固定带的比较A组患者使用的固定带取材方便,在原固定带内垫三厘米宽、九层(原纱布三层,三折后变为9层)厚纱布的布带;是普通外科换药用的无菌纱布,所以科室常规都备有无菌纱布,且为一次性用品,避免交叉感染,价廉物美,操作方便。B组患者使用棉带外套止血带作为固定带,参照潘进钱等[1]介绍的方法。止血带不是一次性物品,用后需清洁消毒,不但更换所花费的时间长、增加了护理工作量,而且医疗成本也会增加。阮龙娟老师认为止血带每日清洁1次[2],同样会增加护理工作量。C组患者使用棉带外套缝制的棉垫作为外固定带:将绒布剪成一长23 cm(亦可根据患者颈围选择长度),宽4.5cm的长方形,并将两长边缝合,使之成为圆柱状,即成为颈部衬垫;将系带从做好的衬垫中穿过[3]。缝制颈部衬垫需要专门购置材料,请缝制工人缝制,较耗时;颈部衬垫也不是一次性用品,用后需清洁消毒,也增加了工作量和医疗成本。
  4.3三种固定带优于最原始的棉布带临床为了防止气管套管的脱出,普遍采用无弹性布带作为气管外套管固定带,由于布带直接勒压与摩擦颈部,加上收治的患者均为危重症患者,常伴有程度不等的低蛋白血症、贫血、皮肤水肿等情况,导致颈部皮肤发红、破溃等,尤其当布带被痰液、汗液等分泌物污染后变硬、发僵更加重了对皮肤的损害。试验中三种固定带都没造成患者颈部皮肤损害,三种固定带都优于最原始的棉布带。从物理学角度看,压强是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同一压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积不同,所产生的压强大小也有所不同。受力面积小时,压强大;受力面积大时,压强小。公式表达为:P=F/S(P=压强、F=压力、S=受力面积)。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损坏。颈部皮肤受损就是这个原理。试验中ABC三种固定带都是因为增加了颈部皮肤受力面积,压强变小,患者颈部皮肤除发红外,无损害。
  
  参考文献
  [1]潘进钱,张孝琴,郑漫艳.止血带在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6B):1105.
  [2]阮龙娟. 止血带在气管切开病人颈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8):2034.
  [3]冯彩琴,刘静兰,郑新峰等. 气管切开固定方法的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1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68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