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医正骨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玉华

(广西南宁市中医院广西南宁530001)【摘要】目的 分析、判断中医正骨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骨外科2009年6月-2010年1月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5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观察组,实验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15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配合颈椎牵引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时分为3期,分期施治;对照组同样采取颈椎牵引治疗方法,另加膏药外贴。结果 实验组35例根性颈椎病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尤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疗效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中医正骨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佳,临床值得推广、研究。现将实验具体情况汇报如下。【关键词】中医正骨手法;颈椎牵引;神经根型颈椎病;综合治疗;治疗效果;骨科【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065-01 随着办公设备电脑的推广、普及,颈椎病人群逐渐扩大化,颈椎病已俨然成为中医骨外伤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是现代社会相伴随的一种现代病。虽然其不会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但是会引起心压不稳、头痛、胸闷、神经性功能紊乱等各种症状,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病理学上颈椎病大多数是神经根型,除此之外,还有椎动脉型、混合型、脊髓型等。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重要韧带的松动和错位,导致颈神经根受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候群。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实验患者共50名,均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男性患者21名,女性患者29名;年龄在16-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病程2d-5年零7个月,平均病程为二年零八个月。为对比疗效,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5名,观察组15名。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1.1.2诊断标准 患者的各项诊断结果均符合以下几项标准:1)颈椎有劳损或退行性病变;2)长期为电脑工作者或长期看电视;3)头晕、视线模糊、上肢麻木、颈椎放射性疼痛;4)颈部活动受限、左右旋转时症状加重;5)颈椎压痛、肌肉萎缩,颈部硬板;6)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结果呈阳性;7)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有颈椎相关方面的异常表现。X线检查可见椎间隙椎间孔变小,椎体增生;CT检测神经根管变窄、椎间关节退变[2]。
  排除颈椎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明显脊椎椎体滑脱、椎管狭窄患者。1.2治疗方法:实验组:本组实验组3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是中医正骨治疗手法配合脊椎牵引。(1)中医正骨治疗法具体操作步骤:将患者反坐于凳子前,医者站其后方,用一些常规放松肌肉的方法放松颈部肌肉,如推、捏、揉、拉等,后行中医正骨治疗手法,(患椎棘突为右偏突向),单拇指摸清颈椎棘突,用左拇指桡侧面顶住偏歪棘突的一端,本组实验为右端,指导患者颈部先前屈35°,再左偏45°,施法过程中医生始终以右手掌拖住患者左面颊。医生用右手掌向上托起颈椎病患者的头部,使患者颈部沿矢状轴上旋 45°,同时,左拇指顺着左侧水平方向顶住偏歪棘突,当听到类似骨头交错的声音时,表明患者的棘突已经改变的原本偏突情况,由右偏逐渐向左移。施法后,于患者头颅部中立位处顺压棘突,活动韧带。后期中医正骨治疗法重复上述操作,患者每三天正骨一次,大概一周二次,二次为一个疗程,一般而言,4个疗程左右患者症状能得到缓解或治愈[3]。(2)颈椎牵引治疗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中度或轻度患者,采取作为进行牵引,重症患者、年龄较大患者采取卧位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为6kg,牵引时间为半小时,每天牵引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一般而言,4个疗程左右患者症状能得到缓解或治愈[4]。对照组:采取颈椎牵引,外加膏药外贴的综合治疗方法。颈椎牵引力量为6 kg,每半小时一次,每天牵引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左右。外贴膏药为天和骨通贴膏,外贴于脊椎,每次2贴[5]。2. 疗效评定标准于实验结果本组实验统计的结果均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头晕消失,肌力恢复正常,脊椎压力消失,肢体功能恢复,工作、生活恢复正常。显效:原有主要症状体征缓解,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有效:主要症状体征稍微改善,生活基本能自理。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本次实验的结果统计标准本次实验人数50人,实验组35例患者1期痊愈有18例,显效15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体显效率为94.3%。观察组15例患者治愈有5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体显效率73.3%。具体统计情况见表一。35例实验组、15例观察组不同疗法后效果对比表(表一)总有效率对比,x2=6.8283,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3. 结论各种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临床反应的发生,其发生机制只要有:1) 各种各样的外界压力会直接压迫、牵拉脊椎神经根,又是还会继发局部反应性水肿,患者临床表现为根部症状;2) 通过脊椎神经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支,表现为颈部症状3) 患者在同时拥有前两种表现的基础上,导致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组织受压[6]。神经根型脊椎病的发生是由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年龄的增长和先天性的发育不良能使脊椎发生病理性的退变;风湿受凉、脊椎劳损与外伤也能导致脊椎病的发生,造成那个脊椎病患者脊椎动力性失衡、失调。神经根型脊椎病能致使椎间孔变窄,导致脊间盘退化,其治疗方法方面,目前仍以保守治疗为主。从本次实验结果来看,实验组35例患者中,痊愈率达到94%以上,这表明:脊椎牵引和中医正骨手法是该病很重要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观察组的1期总体显效率为73%以上,相比较实验组, P<0.01,具有可比性,它提示其疗效上不及实验组,但是其2期的恢复情况较为可观。颈椎牵引能让后纵韧带和纤维环后部紧张,对髓核产生推动力,迫使髓核向椎间隙内回纳,减轻神经根的刺激于压力。颈椎牵引的作用机制分析如下:(1)整复椎体滑脱、钩椎关节错位的情况。(2)扩宽椎间隙,分离有粘连组织,使受压神经得到释放,促进脊椎神经功能的恢复。(3)剥离粘连组织,消除炎症和局部水肿,控制肌肉收缩。(4)减少脊椎间隙,恢复其内、外生理平衡。(5)增宽后的脊见缝隙较少,为椎间盘及其纤维环组织复位突出提供复位条件。(6)保证颈椎、椎动脉的长度比例关系,维持正常脑血液供应[7]。实验组中医正骨手法的作用机理是纠正关节错位,通过准确的位移手法纠正关节,扩大狭窄椎间孔,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还可以恢复肌肉张力,消除或缓解脊肌痉挛,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恢复脊椎内外的平衡。正骨疗法应用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渗入了"筋骨并重"的治疗思想,克服了传统上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的片面看法,中医正骨手法配合脊椎牵引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它的推广使用为颈椎病的治疗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中医上普遍认为脊椎病是气血不足、局部经络阻滞、风寒湿邪侵犯等原因造成的,因此,观察组使用的天和骨通贴膏就是利用这一观点,给予外贴膏药,辅助脊椎病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预防方面,建议要注意适当休息、改变用枕习惯、积极锻炼,还可以利用热敷减轻症状,缓解疼痛感。参考文献[1]王俊,龙启顺. 新医正骨疗法配合民族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4例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03)[2]范德辉,刘刚,王廷臣,黄凡,王小寅,曾红文,周飞雄,姚国新,陈旭林,许荣达,李盈. 腹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远期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10(11)[3]吴启富,翟素珍.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 2011(S1)[4]黄东来. 颈肩臂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5]郑晓斌,朱其广,林远方,刘特熹. 颈夹脊穴位注射配合卧位牵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0(11)[6]范德辉,刘刚,王廷臣,黄凡,王小寅,曾红文,周飞雄,姚国新,陈旭林,许荣达,李盈. 腹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远期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10(11)[7]邵湘宁,罗湘筠,徐伟辉,何龙,艾乐群,江永桂,赖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305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