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血液病人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并发静脉炎的中西医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秀丽 孔 燕 王 平

  [关键词] 静脉炎;护理预防;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b)-117-01
  
  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工作方法的不断发展与改进,静脉穿刺置管术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实践工作中,但由于血液病人免疫力低下并长期静脉输注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而易发生局部静脉化学炎性反应[1],影响了留置管的使用,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并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科自2002年7月~2007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置管后发生的静脉炎进行治疗护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诊断标准及分级
  
  1.1诊断标准
  沿穿刺点静脉走向出现红色条纹,呈条索状,伴局部发红,肿胀、灼热、疼痛[2]。
  1.2分级
  根据静脉护理学会有关标准将静脉炎分为三级;局部疼痛红或肿为Ⅰ级;局部疼痛红肿,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见红条纹为Ⅱ级;在Ⅱ级的基础上出现静脉变硬,红条纹及穿刺点部位出现脓性分泌物或皮肤坏死为Ⅲ级[3]。
  
  2.原因分析
  
  2.1药物因素
  静脉炎的发生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和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有关。以上因素长期过度的刺激,均可导致血管内膜产生化学炎性反应[4]。
  2.2机械因素
  2.2.1静脉选择不当穿刺置管时静脉选择不当,留置管型号与穿刺静脉不符,偏大或针管材质过硬,反复同一部位穿刺或静脉内长期放置硅胶管等,均可损伤血管内膜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2.2.2操作不严格深静脉PICC置管时护理人员操作不严格,未给病人进行适当的卫生宣教,致使病人置管初期术肢剧烈运动使置管与血管壁产生机械摩擦,对局部软组织及血管内皮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2.3患者自身因素
  血液病人长期化疗,体质消耗,免疫力下降,而对穿刺造成的血管内膜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机械性刺激抵抗能力均随之降低,从而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率。
  
  3中医辨证
  
  中医认为静脉炎是局部脉络血行不畅,血瘀阻滞,不通则痛;气血不畅,津液输布受阻而肿胀;瘀血内蕴,蕴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机制是气滞血瘀,毒结凝滞于血脉,致使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治疗应以清热化瘀散结为主。
  
  4护理措施
  
  4.1静脉选择
  置管前应选择适合穿刺点静脉型号的穿刺针管,并尽量选上肢粗大弹性好的静脉管腔,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多次同部位穿刺,否则易使血管受损,纤维化形成瘢痕后造成循环不畅。
  4.2一般护理
  一旦确定发生静脉炎应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注意休息,若仅为局部轻度红肿即可冷敷或冰敷,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药物的吸收,减轻水肿,减轻局部组织的炎性反应。
  4.3硫酸镁湿敷
  取硫酸镁适量,用温水(60~70℃为宜)稀释后用小毛巾或纱布湿敷,每次15~30 min,每日3~5次,直至穿刺处静脉红肿消退,条索状硬结变软。
  4.4中药护理[5]
  4.4.1云南白药加酒精外敷将两者调至稀糊状,均匀涂至患处皮肤上,以覆盖患处为宜,外裹纱布至药物完全干结,每日2~3次。因云南白药具有敛血,消肿通络之作用,所以对Ⅰ、Ⅱ级静脉炎有很好的疗效。
  4.4.2鲜芦荟汁外敷将新鲜芦荟汁沿血管走向均匀敷于炎症部位,每天4~6次。严重者在外敷芦荟汁的同时,配以红外线照射15 min,能增加其效果。
  4.4.3栀黄止痛散外敷以食醋,蜂蜜等将栀黄止痛散调至糊状,然后均匀涂抹在纱布上,敷于患处,胶布固定,2~3 d换药1次,直至炎性症状消退为止。栀黄止痛散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等功效,所以药物性和机械性静脉炎Ⅰ、Ⅱ级均有很好的疗效。
  
  5加强健康教育
  
  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后均应对病人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其中包括应用导管的目的、术中配合、术后的自我维护及注意事项等,尤其是PICC置管术后3 d病人应放松术肢,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肌肉运动对血管壁的挤压和血管壁与导管之间的摩擦,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参考文献]
  [1]黎斌兵,唐娟,韦庆莉. 静脉炎54例治疗及护理体会[J].武警医院,2006,17(4):309-311.
  [2]许薇薇. 血液科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护进展[J].当代护理,2006,12(17):15.
  [3]容海燕.如何防治静脉输液中的外渗现象[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4):94.
  [4]赵锦颖,李春,王和平,等.非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8):15-16.
  [5]乔雨晨,常红.中草药治疗静脉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6):65-66.
  (收稿日期:2007-11-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485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