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151-0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以介入技术为主的治疗得到广泛的应用。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在防止发生肺栓塞的基础上,最大可能使血栓在短时间内溶解,避免治疗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和后遗效应。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共对20例DVT患者行介入综合治疗,经过与医生的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56岁;左侧DVT14例,右侧6例。平均发病时间35h。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并经彩色多普勒协助诊断,在治疗前经过深静脉造影确诊:混合型17例,周围型3例。
  1.2 治疗方法:造影证实诊断后,经健侧股静脉置入导管,双侧肾静脉造影,明确肾静脉的位置后,在最低的肾静脉下放置滤器(cordis,trap easy)。再将溶栓导管置入,在导丝的帮助下,送入患侧股静脉,将导管尽量放置到血栓头部。以脉冲式注入尿激酶50万u(溶入生理盐水20ml)。复查造影,了解血栓溶解情况后,固定溶栓导管,返回病房做术后持续溶栓。同时做全身抗凝等治疗。
  
  2 结果
  
  20例患者经滤器保护下静脉逆行插管溶栓治疗及合理有效护理措施的实施,无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出血、导管脱落、移位、感染等并发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1例因有出血倾向,提前拔出溶栓导管,经全身应用抗凝治疗后好转出院。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饮食护理:嘱患者进食低脂、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增加腹腔压力的动作,以免影响血液回流。
  3.1.2 手术前注意事项:入院后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30度,不做剧烈运动及患肢按摩;保护双侧股静脉,避免穿刺;保护患肢浅静脉,除溶栓药物外,不输入任何刺激性药物,防止静脉炎[1];练习床上进行大、小便,利于手术后护理;做外科常规手术检查,尤其了解凝血功能等指标;手术区备皮,准备术中用药。
  3.1.3 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针对可能存在的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进行疾病知识的解答;对手术中的可能风险及放置IVCF可能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和不变进行详细的讲解,介绍手术的过程,争取患者的配合;讲解如何配合各项医疗护理活动,以减轻痛苦与不适;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增强心理支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主动参与治疗和自我护理。
  3.2 术中护理
  3.2.1 一般护理:给予平卧位,常规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协助医生进行静脉造影,确定血栓部位,在体表做好标记,便于溶栓时进行对照。
  3.2.2 术中监测:连接血压、脉搏、心电图监护,随时注意变化。
  3.2.3 术中配合:手术中密切注意医生的要求,根据需要传递所需物品,及时调整手术床的位置和DSA显示屏的位置,治疗结束后送回病房。
  3.3 术后护理
  3.3.1 一般护理:术后取仰卧位,穿刺侧肢体保持制动直到持续溶栓结束。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饮食,补充能量,防止便秘,减少血液粘稠度,鼓励患者多饮水,可加速造影剂的排出。
  3.3.2 患肢护理:手术后抬高患肢30度。每日测量双下肢周径一次,并做记录;注意患肢皮肤温度及末梢循环变化;可做下肢局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3.3.3 溶栓导管的护理:导管的固定:溶栓导管及溶栓鞘应固定稳妥,防止移位、脱落。告知患者及家属,导管留置的重要性,嘱咐患者尽量保持患肢治疗体位,移动身体时应水平移位,避免肢体形成过大角度,防止导管打折、受压或移位。经导管内注入药物时,应将三通内空气排净,防止气体进入及血液返流而阻塞导管。如有导管阻塞时,首先应转动溶栓导管的方向,防止导管前端侧孔与血管壁相贴,然后用注射器抽出血凝块,如果溶栓导管仍不通畅,需拔管重新插管,避免用注射器推注液体,以免造成血块脱落至血管中,发生栓塞。保持注射点局部清洁干燥,每天使用碘伏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导管拔出后,局部加压包扎,严密观察局部有无活动性出血、血肿或感染等现象。
  3.4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4.1 出血:溶栓抗凝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出血。介入治疗后出血的原因是:术中术后持续应用肝素和尿激酶,延长了凝血过程;术中反复穿刺或血管鞘的型号不合适,血管与鞘管之间有空隙;术后体位不合适;导管留置时间过长等因素。因此,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或出血,了解有无皮下出血、牙龈出血或尿血、便血等出血倾向;注意凝血指标的监测,以便随时调整药物的剂量。
  3.4.2 PE:DVT患者中20%~30%可发生PE,即使有了IVCF的帮助,也有可能发生PE[2],滤器只是防止了大面积致命性PE,对于3mm以下的栓子则无能为力,因此,应密切注意有无胸痛、气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时,应警惕PE的发生。
  溶栓和抗凝治疗仍是DVT的主要方法,在IVCF的保护下,对DVT患者实行经导管内持续溶栓的介入方法,使病变血管内始终保持高浓度的溶栓药物,增强了疗效,减少了全身用药并发症,同时具有见效快,创伤小和出血风险小等优点。高度重视手术前护理、手术中配合、手术后防止导管移位、打折、弯曲和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才能真正提高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廖桂红,刘丽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8):3
  [2] 顾建平,范春英,何旭,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性介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0,9(4):206
  
  作者单位:300450 天津塘沽海洋石油总医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590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