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急救,你缺乏的和能做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东方 李宗浩

  
  本刊记者/陈东方
  受访专家/李宗浩(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夏威夷大学KC学院急救系荣誉主任,世界急救灾害医学协会理事)
  
  我国的培训总体来讲还是以医院为基础、在围墙里进行的培训,缺乏在医院外的“大救援”观念的培训。我们的医生、护士习惯于在医院的急诊室里抢救危重病人,其水平我认为在世界上也属上乘,但是在医院以外的范围还是比较乏力。
  
  我们所要面临的灾难
  在这个地球上,人类所要面临的灾难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地震、火山爆发、海啸、战争、烈性传染病等等。我们一直力图为它们分出类别,以便于及时应对可能到来的灾难:
  
   自然灾害事件
  由自然灾害引起的天灾,以现在的科学水平我们往往是可以预测的,但是其爆发却是不可阻止的,《时代》周刊所评出的2007年全球十大灾害属于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事故灾难是我们最常见的灾难,最典型是交通事故。它也是一种高死亡率,高发生率的重要灾害事件,属于紧急救援的范围之内,与重大自然灾害相比,事故灾害更加接近我们的生活,造成的危害也更大。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医学上的重大灾害,其发生往往具有不可预见性。比如SARS,我们事先并不知道有SARS的存在,一旦被我们知晓了,SARS也就爆发了。这类灾难的危害往往最大,十四世纪的黑死病即腺鼠疫就曾经在短时间内灭绝了整个欧洲近3/4的人口。
  除传染病外,有些寄生虫病往往也会成为某一地区的突发卫生事件,像前不久的北京“福寿螺事件”,就是由寄生虫所导致的卫生公共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这类事件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灾难,与人类的行为关系紧密。社会安全事件包含的范围很广泛,除了战争之外,它还包括了恐怖主义等多种人为的巨大灾难,比如美国的“9.11”事件。
  这四大类灾难对人类造成的恶果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对人身的损害、对财产的损害、对生态的损害。医学上的紧急救援通常会以对人身的损害为核心。在面对任何灾难的时候,医学救援的唯一目的就是挽救生命,减少伤残。那么这个目的有没有评价标准呢?有的,那就是减少死亡和残疾的发生。
  
  意识差距――走出围墙
  有很多人认为,我国的紧急救援与欧美国家相比,在技术和设备上是相对落后的。其实不然,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在医学救援的技术,设备上并不落后,我们国家紧急救援的应变能力也不落后于欧美国家。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公众在意识上的确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
   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的意识相对落后。多少年来,我国的卫生体系一直是以医院为第一核心的,现在这是需要改变的。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急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一个医生也许在手术台上可以轻松地完成他的手术,但在野外呢?在极其恶劣的灾害环境中呢?他是否具备这样的素质?
   医护人员的自救与互救意识。在急救中,因为不熟悉灾害现场的环境,即使再高明的医护人员,也可能出现危险。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首先学会保护自己,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去救助别人。现在我们的医护人员还缺乏自救、互救、脱险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这方面要大力加强。
  医护人员要适应医院外的恶劣的工作环境,比如高温、寒冷等各种自然条件,这时候就需要相应地增强我们的装备,必须在保证队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条件下开展救援工作。
   救援人员的语言培训。我国是一个地区语言复杂的国家,在受到灾难的时候,普通话就成为了重要的交流方式;在应付国际的紧急医学救援时,英语又形成了交流障碍。所以,必须培训救援人员规范普通话,流利使用英语。
   围墙外的教育和培训。现在的培训总体来讲还是以医院为基础、在围墙里进行的培训,缺乏在医院外的“大救援”观念的培训。我们的医生、护士习惯于在医院的急诊室里抢救危重病人,其水平我认为在世界上也属上乘,但是在医院以外的范围还是比较乏力。
  这就是我们所指出来的落后,这种意识的落后就是指一种围绕在围墙内的,以医院为核心的培训机制的建立。事实上,中国的医学救援更需要的是一种走出医院的更高素质的教育和培训。这不是医务工作者素质的问题,是卫生行政部门从根本上还没有重视起来的问题。
  
  非典后的转变
  2003年非典以后,国家一步一步参考外国的紧急救援机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紧急救援的总体预案,并且在2007年通过立法。从政府方面看,我们与美国的机制已经没有太大差别了。美国人也是在“9.11”事件之后才开始反思自身,吸取教训并且亡羊补牢的。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是把卫生事业和突发公共事件分开来抓,分开进行。其实这是不对的,应该尽快将二者相结合起来。
  
  救援现场我们能做什么?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在灾害现场可以做些什么呢?恐怕无能为力。因为灾害往往是一瞬间的事情。比如唐山大地震,当地的百姓只在一瞬间就陷入了灾难的恐慌之中;印尼海啸也是如此;甚至于面对非典,普通人也是无能为力。
  真正有效的是医学救援人员该如何去做,在灾害现场的抢救过程中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呢?是检伤分类。
  在灾害现场医护人员遇到的通常是大批的伤员,而此时救援人员所掌握的调配资源(如药品等)却往往十分有限,检伤分类才能把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最大程度。这是一个需要特别训练才能准确掌握的救援技术。就是要迅速地把伤员分成几个部分,哪些是重伤不可救的,哪些是必须及时治疗的,哪些是轻伤可以延后治疗的,哪些是死亡的。
  当然,这只是紧急救援的第一步――抢救生命、处理严重创伤,一般是灾难发生后的三至四天内。这段时间的任务一般都是由当地或本国的救援队来完成。
  第二步相对于第一步来说可能会更重要一些,也就是灾难发生一周以后。这时候灾情已经稳定下来,伤亡状况也逐渐明确。抢救死难者的工作基本已经完成,开始进入日常医疗护理阶段,这也正是国际救援队帮助灾区所做的工作。对于受伤的人需要常态下的治疗,另外还需要防治伤口感染、烈性传染病等。
  
  尽快学会心肺复苏
  公众在面对紧急情况下,最需要掌握的自救互救技巧和知识是什么呢?
  心肺复苏(CPR),这是可以救命的急救知识。主要通过口对口吹气、心脏挤压等方式来抢救呼吸、心跳停止的危重病人。通常病人倒下的7―10分钟之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救活几率可以达到30%-50%,超过十几分钟还没有救治,大脑就会严重缺氧受损,难以存活。因此,在救护车赶到之前,抓紧时机给病人做心肺复苏,对于成功抢救病人非常有利。
  发达国家的心肺复苏的普及率很高,而我国相比之下普及率较低。所以应该尽快掌握类似的知识。
  
  李宗浩: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急救事业,主持筹建并在北京急救中心担任领导工作,是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急救医学专家。被德国授予空中救援总部荣誉会员。
  著有我国第一部《现代急救医学》、《现代救援医学》专著,《冠心病的急救与监护》及《第一目击者――一个急救医生的手记》、《紧急救护》、《救护》、《生活、奥运与急救》等学术、科普著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6144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