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卫生球:到底致癌不致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 石 王晶珠

  冬去春来,又到了换季将棉衣、毛衣、皮衣收藏起来的时节,商店的防蛀用品也开始热卖。不知您是否注意到,小小卫生球也在更新换代:第一代萘丸已被淘汰;第二代樟脑块崭露头角不久,又被新兴的第三代对二氯苯挤占了市场。
  商店柜台摆放的对二氯苯卫生球,包装精美,商品名也很别致:“樱之花”、“净霸”、“蒎拉”……更有染成彩色的对二氯苯卫生间除臭球,如同乒乓球样招人喜爱。然而,人们对这种能产生异味的化工产品并没有放松戒备。1996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用防蛀剂要防一把》的文章;近日,上海某报又刊出《衣柜中的“杀手”》,至此要求禁用对二氯苯的呼声再起。
  使用对二氯苯作防蛀剂、除臭剂,究竟是否安全?受卫生部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先后于1997年、2000年两次召开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争论――
  
  “对二氯苯卫生球有致癌危险”
  
  在一张印满密密麻麻基因碱基序列的挂图旁,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病因室主任邓大君拨冗微笑着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从身后的电脑中调出一张二恶英的化学结构图解释说:对二氯苯与二恶英、六六六等,同属氯代芳烃化合物,后二者已被证实有致癌性。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专家组去年报告,认为它对实验动物的致癌性有足够证据,是人的可疑或可能致癌物。因此,既然有樟脑等安全防蛀用品,就应把对二氯苯卫生球替代掉。
  专门研究各种致癌因素的邓大君研究员进一步提出这样的看法:人在环境中难免接触多种癌症诱因,这些因素单一作用也许危险不大,但它们叠加在一起,危险就大了。例如,某人接触对二氯苯的浓度也许不很高,但如果他再接触香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发生癌症的危险性就会增高。
  因此,他力主厂家应该在对二氯苯卫生球的包装上,印上“有毒”、“动物致癌物,人类可疑致癌物”等警示语,让消费者在知情的条件下自主选择是否使用。
  
  “对二氯苯作防蛀剂是安全的”
  
  与邓研究员的观点截然不同的是中国预防医科院毒理室主任尹先仁。尹先仁研究员充满自信地说: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和我们先后对对二氯苯的安全性做过实验研究,如急性毒理、慢性毒理、致畸、皮肤接触、生殖等毒理实验,均未发现问题。
  对二氯苯经呼吸道、消化道进入机体,主要经肾脏、尿道排泄,并无积蓄性。1996年,北京、南京分别进行了居室使用对二氯苯防蛀剂浓度模拟实验,发现即使在冬季密闭的室内,对二氯苯的浓度仍低于1毫克/立方米,作为防蛀剂使用是安全的。国家环保局曾调查过国内几个生产对二氯苯的企业,未发现职工有中毒和致癌的现象发生。
  动物实验证实,对二氯苯属低毒品,中低剂量不会对实验动物造成损害,只有在高剂量情况下才会导致肝肾损害或致癌。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机构对此实验分析后认为:确认对二氯苯可能导致人类患癌的证据不足,目前只能确认它是动物致癌物。
  
  我们到底听谁的?
  
  对以上两位专家的意见分歧,我们到底听谁的?我们想还是“兼听则明”。可以说,两位专家各有道理:从防癌的角度说,当然是越远离致癌因素越好;但从科学的严谨性上说,又必须准确评估该危险因素的安全系数,防止大惊小怪,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因此我们综合专家的意见,为大家提出如下建议:
  对二氯苯作为防蛀剂,在国外已经应用了70年。它的防蛀效果比樟脑好;防霉效果比除虫菊酯好。在没有研制出更理想的防蛀剂之前,还是可以用对二氯苯的,但要注意掌握用量。有些对二氯苯卫生球包装袋上已明确标明:“大抽斗、衣箱10小包;小抽斗、手提箱6小包;组合柜12小包;单件衣服1~2小包。”同时还标明了:“应防小孩误食,误入眼睛。换衣季节使用时,室内要适当换气”。
  对二氯苯卫生球有异味,一旦室内浓度稍高,人们便可觉察,通过开窗换气,减少卫生球用量,即可使室内浓度降下来。尤其不可让小孩钻进衣柜去玩,因为关上门的衣柜中对二氯苯的浓度较高。
  此外,还有个心理问题需要解决。有些人得知对二氯苯是可疑致癌物便对之产生恐惧感。其实完全没必要!目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的致癌物有数百种之多,依其严重程度分为几类。第一类对人致癌证据充分,如香烟、发霉粮食中的黄曲霉毒素等;第二类,对人很可能或可能致癌,又分为A组、B组。A组对人致癌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证据充分,如装修材料中的甲醛;B组对人是可疑致癌物,如对二氯苯。可见,对二氯苯与吸烟等肯定致癌因素相比,显然是小巫见大巫。防癌主要从戒烟等更重要的方面入手。这样,该用就用,该防就防,岂不更好?
  小小卫生球,专家争论大。这反映出专家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公众健康的关心和维护。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他们还会提供更多的保健信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626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