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踮脚尖能治疗心脏病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编辑同志:
  我阅读了2010年6月24日的《老年文摘》“健康视野”版块刊登的一篇文章“简单不花钱的治病妙招”,说踮脚尖能够益脑养心,专家介绍他就单单采用踮脚尖的方法,治疗好了一个严重心脏病老人,而且立即见效。我也患有心脏病,心肌缺血,按照这个专家的方法,做了十多下,就会感觉心慌气喘,不敢再做下去,不知为什么?专家在文章里还说,老年人坐着时不要把脚垫高,否则会加快老年痴呆发生,但医生告诉我,为了帮助下肢血液循环,坐着时可以垫高下肢。不知应该听谁的?能不能告诉我,下一步应该怎样做?谢谢!
  读者郑清源
  
  郑清源读者:你好!
  感谢你对《药物与人》杂志的信任,下面就你的问题谈一点看法,供你参考。为了能讲清楚你的问题,我们也翻看了相关报纸,感到“简单不花钱的治病妙招”一文的确存在对读者很不负责任的误导。就如你问及的那个极端的(不知是否存在的)个例,那位专家是这样讲的:“2002年北京安定医院有个老病人不行了,没有手术方案,没有用药方案,就把我请去。我给老人家开了一个方案,让老人家站起来,扶着椅子,每天做这个动作(指踮脚尖),现场做了两分钟,你猜老人家说什么?‘我的心脏很舒服’,老太太至今还活得非常好。”读来让人好笑,这不像专家的话,倒像卖狗皮膏药的吆喝!试想,住进大医院的老病人,而且“不行了”,给人的解释就是“等死”,连大医院都放弃了治疗,既不能手术,也无药可治了。姑且不深究这是什么心脏病,似乎是需要手术但因为病情严重而医院不敢手术?抑或是医院不负责任连药物都给停了,任凭这个重病人干耗着?这位专家不仅点了北京安定医院的名,而且还勇敢地打破住院规章,进入病房去进行踮脚尖训练指导,而且立竿见影,两分钟,重病人就感到“心脏很舒服”了。故事的确编得十分幽默,现代医学在这里被衬托得多么无能无用,倒是专家的一个踮脚尖,显得多么神奇呵!
  好,让我们先来说说踮脚尖。它的确是一个锻炼下肢肌力的常用动作,由于需要支撑整个体重,所以脚部、小腿后群肌及踝关节均参加运动,外周血管的收缩和扩张、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环改善,增加回心血量,如果每天适当地练习踮脚尖,对改善心血管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好处。另外,踮脚尖练习,并且在每次踮起时都静止1~3秒钟,还有利于增加机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所以,对可以承受踮脚尖运动负荷的心血管病人,可以将它作为一项运动干预的辅助手段,仅此而已。所以踮脚尖决不能被夸大为起死回生,光靠它就“活得非常好”。要知道,心脏病是一个宽泛的名称,病类十分复杂,应该首先依靠医院和医生。目前,虽然总体上主张心血管病人可以进行适度的运动干预,但因病情的不同,运动干预的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还有很多病人存在运动禁忌,特别是在运动中患者感觉心慌气喘、胸闷、心前区疼痛、头晕眼花等异常反应时,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在选择具体运动的方法前,应该征求主管医生的意见,如果轻信这位专家的“故事”,无疑会误入危险的歧途。
  这位专家还说到另一个“治病妙招”――“如何才能让脑袋聪明起来呢?告诉你,哪儿离脑袋越远,越要多动它,就可以让脑袋越聪明,所以要勤练脚趾。但是,很多老年人习惯找个桌子把腿担起来,这样只能加快老年痴呆的速度。”不知道有什么循证依据?即便如我在上面所述,踮脚尖会增加血液循环,也就算可以惠及脑部,但这和聪明不聪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再说,老年人找个桌子把腿担起来,对于加速下肢血液循环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方法,尤其是心血管功能减弱或心衰的病人,发生下肢水肿,在坐位或卧位时,可以采取垫高下肢的方法,这和老年痴呆的发生风马牛不及,何来“只能加快老年痴呆的速度”?我们不要为了强调一种方法,而肆意进行随心所欲的联想,甚至使用吓唬的语言。至于这位专家还认为“就这么十个小小趾头,就把你这么大的体重来回举起来,这就是养生的一大原则,把你的根练好,而你的根就是十个脚趾头。”将脚趾看成“人的根”,把踮脚尖运动夸大为“养生的一大原则”,其牵强与浅薄,均无须再赘述。去伪存真,准确地传播健康信息,是我们科普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660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