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他们为何没病“找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秀春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没病“找”病的现象。有一位母亲带着10岁的孩子来找心理医生,因为最近半年来,孩子经常喊头晕、头痛,可带他看了许多医生,做了很多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于心理医生。医生仔细询问孩子之后,明白了他的病因。原来,半年前孩子的父母离异,他被判给了母亲。孩子和父亲关系一直很好,父母离异后,他必须隔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见父亲一面。逐渐地,孩子出现了头痛的症状。而当他每次头痛发作时,父亲都会关心地跑来,和妈妈一起陪他上医院检查,然后再陪他玩。心理医生分析认为:这孩子为了得到父亲的关爱,下意识地将心理需求转化成了一种躯体症状,以唤起父亲的注意,而父亲的行为又在无意中强化了孩子这种意识和症状。经过心理医生的悉心疏导,孩子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
  一位老先生陪着自己的老伴前来心理门诊求治。原来,3年来老太太一直莫名其妙地感到肚子不舒服,走了几家大医院,胃镜、CT等检查做了好几遍也没发现任何病变的迹象,可老太太的情况却一直不见好转。于是,她整天长吁短叹,不断催促老伴陪她到处看病。在详细询问了老两口的家庭状况之后,心理医生给老先生出了个主意,让他回家以后假装头痛,观察一下会发生什么情况。一周后,老先生笑眯眯地来向心理医生汇报,他装了一个礼拜的头痛,老伴的毛病竟然一下子就没了。更让他高兴的是,老太太每天都对他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3年前,他们的女儿出国定居了,只剩下老两口一起生活。老先生个性比较外向,乐于交际,经常外出会友,老太太感到非常孤单,而且缺乏安全感,她内心对爱的渴求就转化为躯体的问题表现出来。老先生一“生病”,老太太正好有了一个与老伴进行情感交流的机会,她的情感得到疏通宣泄,“病”自然也就好了。
  上述这种没病“找”病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躯体化”,即患者将心理问题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内科门诊医生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每天就诊的患者中,很多人称自己头晕、头痛、心慌、胸闷、胃部不舒服,但多次检查都得不到明确的结果。这类病人中,以中老年女性居多,儿童和青年较少。心理学家认为,这与有些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有关。当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变故,情感交流的渠道被阻塞,对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许多人不会通过恰当的方式进行弥补或改进,而只能通过表达躯体不适的方式,来求得他人的关注,弥补内心的需求。
  由于目前人们对“躯体化”问题认识不足,因此每年为此浪费的医药费不在少数,患者本人也因在各个门诊反复检查最终无法确诊而苦恼。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各方面入手:首先,当人们因躯体症状反复就诊却毫无结果时,应当想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最好求助于心理医生进行疏导;其次,良好心态也是治病良方,出现情感问题时要勇于正视并想办法解决,而不要下意识地选择躯体表现的方式;另外,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工作亟待加强,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在为患者治疗心理疾病的同时还应学会“察颜观色”,要有排除心理问题“躯体化”的意识,以免许多患者无望地穿梭于各门诊而毫无结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777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