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诸葛亮《诫子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时习之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③,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④,险躁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⑥,将复何及?
  《诸葛亮集》
  
  [注释]
  ①君子:西周、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春秋以后泛指有德行的人。
  ②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③淡泊:清静寡欲。
  ④淫慢:特慢的意思。
  ⑤险躁:躁急的意思。
  ⑥穷庐:贫者所居之所。
  
  [译文]
  有德行的人,在安静的气氛中陶冶性情,在简朴的生活中修养品德。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确立远大的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学习时必须安静下来,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刻苦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学习就没有成就。怠惰无法振作精神,躁急不能陶冶性情。年龄随时光而飞逝,意志随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消沉,最后象枝叶一样枯落,多数人不能继承先辈的事业,到头来只能悲惨地守着那穷困的家庭,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评说]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本文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信。信中,诸葛亮告诫儿子,修身养德是做人的根本,成才的基石。只有在俭朴、艰苦的生活中去磨练,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从而坚定志向,昭彰事业。在论述才、学、志三者的关系时指出,要有才,就要学习,要学习,就要有志气,有志才能成学,有学才能成才。在论述“静”的境界时指出,冷静地检查自己的过失,才能不断提高道德水准;静心地读书,才能增长才干,用平静心境瞻望未来,才能树立远大的志向。淫慢、浮躁是心不静、志不专的表现,是学习的大敌。总之家书言简意赅,情真意切,精辟的论述,真实地体现了作者渴望子女成才的深厚感情和殷切希望。
  今天,我们重读这封家书时,倍感亲切、倍受鼓舞,仿佛又一次聆听了先哲的谆谆告诫,深刻地领悟到做人、成才的真谛。天下所有的父母再读一读这封家书,该明白如何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777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