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八段锦养生系列之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 鑫

  动作要求
  
  【步骤】
  ①两足横开,比肩略宽,两脚平行,双膝下蹲,成“马步桩”。(图5-1侧面)(图5-1正面)
  ②上体前探,两目平视,双手反按在膝盖上,双肘外撑。(图5-2)
  ③以腰为轴,头脊要正,将躯干划弧摇转至左前方,左臂弯曲,右臂绷直,肘臂外撑,头与左膝呈一垂线,臀部向左后方撑劲,目视假象中的自己的尾椎处;
  (图5-3)稍停顿后,随即向相反方向,划弧摇至右前方。反复十数次。
  【要领】
  本动作要点在于“摇头摆尾”,即目视假象中的自己的尾椎(一般可以看到自己的臀部即达到要求,但不可强求),通过整个脊柱左右侧弯,使任督之气头尾相接,交替进行。
  【呼吸】
  开始时可以自然呼吸,练至熟练后,可配合摇头摆尾时吸气,快到极处时自然停止吸气,体会整个脊柱首尾相接的感觉,稍作停顿后,转正同时缓缓放松呼气。
  
  【收功】
  身体转正后,缓缓直立,两脚并拢,气沉丹田,两手手心相合,扣于小腹,静养片刻。
  【注意事项】
  ① 心脏病、高血压、眩晕患者,做此式时上身不可过分降低。
  ② 脊柱疾病患者做此式时注意松柔感觉,不要过分牵拉。
  
  保健机理
  
  【传统医学角度】
  人体五脏之中,心脏是最重要的脏器,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其居于上焦,在五行中属火,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人的血液循环靠心脏搏动之“心气”来推动;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要靠心气、心血、心阳、心阴的协调平衡才能正常进行。心脏还对人体其他各脏腑的生理活动发挥着调节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二官”指各脏腑)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要归属心脏的生理功能,但与五脏都有关系。《素问・宣明五气论》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亦称“五志”)因思虑过度、内火旺盛、五志化火,或过食辛辣、温补之品,或因脏腑功能失调等,都会导致内火自生而引发心火亢盛。中医学中所谓“心火旺”主要表现为:①如果发热、心烦、失眠,为心火炽盛,内扰于心,神不守舍;②如果面赤口渴、口舌生疮、赤烂疼痛,则为心火上炎;③若小便少、赤、涩、灼热疼痛者,则称为心火移热于小肠,是因为心火炽盛,灼伤津液所致;④如果吐血、衄血表现突出者,称为心火迫血妄行证;⑤若以狂躁谵语、神识不清为主症者,称为热扰心神证或热闭心神证。
  八段锦该式动作,通过两腿下蹲,旋动尾闾(广义的尾闾指五节骶骨和四节尾骨的总称,狭义的尾闾专指尾骨)、摇摆头项,可刺激人体背部大椎穴及督脉尾闾,从而达到疏经泄热、去除心火的作用。降心火须得肾水,心肾相交才能水火既济。这一势上身前俯,尾间摆动,可以使肾水得升、心火得降。分解开来,首先通过摇头,可刺激大椎穴(大椎穴为六阳经的汇总点,该穴有疏风散寒、解表通阳、理气降逆、镇静安神与健脑作用),以泄热理气,镇静安神,清泻心火;同时摆动尾闾,可刺激脊柱和命门穴。“腰为肾腑,命门贯脊属肾”,肾在五行中属水,主藏精;心在五行中属火,以水克火,只有壮腰强肾才能调理心火。所以,刺激脊柱和命门穴,增强肾阴对人体各脏腑器官滋养和濡润的作用,进而达到去心火的目的。通过身体的摇动,对从胸走手之手少阴心经以及从足走胸之足少阴肾经得到疏通调节,使居于下焦之肾真水上升,能清养心火;心火能制约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其不致过亢而益心阴,从而达到“水火相济”。在这一摇一摆、一升一降中,可达到平秘阴阳、调理脏腑的作用。
  
  【现代医学角度】
  心火常见症状有便秘、口干、舌尖红赤、心悸怔忡、失眠、五心烦热等症。这与现代所说的神经衰弱症、焦虑症等相似,这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有关。该动作的要点在于“摆尾”,即转动盆腔刺激腹腔内的副交感神经,改善肠胃功能以及心悸等症状,平衡大脑过度兴奋的活动,达到潜降心火的功效。同时,这一式主要通过对脊柱大幅度侧屈、环转及回旋,使头颈、胸腹、腰段及臀部、腿部等多个肌群参与收缩,使整个腰腹、头颈和髋关节及股部肌肉都得到了锻炼,既增加了颈、腰、髋、下肢的关节灵活性,也增加了肌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788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