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颈内静脉穿刺插管临床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少锦

  【摘要】目的:掌握深静脉穿刺插管的操作技术。方法:选择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把握进针方向和深度,见到回血即穿刺成功。结果:22例病人按照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均穿刺成功。结论:该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血管损伤小,并可长期留置。
  【关键词】颈内静脉;穿刺点;穿刺插管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350-0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深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插管已被广泛应用临床,不但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了解病人循环血容量水平,帮助判断心功能,指导治疗和评估治疗效果,此外还可以给胃肠外营养,快速输血,抢救大出血等低容量性休克。已成为危重病人床旁监测、抢救和治疗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现将我科22例颈内静脉穿刺插管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22例,男15例,女7例;其中外伤大出血8例,心跳呼吸骤停6例,心肌梗塞4例,急性肺水肿1例,酒精药物中毒3例。
  1.2方法
   1.2.1准备静脉穿刺包一个(其中包括持针钳、1号缝线、弯盘、注射器和敷料等)、生理盐水、局麻药、穿刺套管针和配套的中心静脉导管。
   1.2.2病人去枕平卧,肩下垫一薄枕,使头低15-20度,头转向对侧,术者站立于床头进行操作。
  1.2.3常规消毒、铺巾。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3-4ml作局部浸润麻醉,并用局麻针试穿刺,以探明颈内静脉位置和深度。用生理盐水冲洗穿刺针后,将针芯与针套套在一起,中心静脉导管如为重复使用则应一并冲洗,放入导管芯。进口穿刺针的针尖锐利,质量亦较好,不需预先挑开穿刺点皮肤或打隧道。
  1.2.4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3-4ml,接上穿刺针,排尽空气。右手拇指和食指持穿刺针柄进行穿刺,中指在穿刺点后方将皮肤稍向后绷紧;左手握注射器,边进针边轻轻回抽。
  1.2.5穿到颈内静脉后,沿静脉走向再进针0.5cm(注意角度,避免对穿过静脉),检查回血好,证实确在静脉内后,左手掌稳针芯和与之连接的注射器不动,右手将针套顺着静脉送入。退出针芯,并立即用拇指堵住针套外口,防止空气进入。于病人呼气时通过针套插入中心静脉导管,然后退出针套。
  1.2.6拔出导管芯,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检查回血通畅,置管深度合适后连接压力换能器测压或输液。最后将导管在穿刺点附近皮肤上环形固定3-4针。
  2体会
   2.1穿刺点和进针方向的选择:
  颈内静脉穿刺一般有三个径路,即中间径路,前侧径路,后侧径路。一般首选右侧中间径路,由于颈内静脉下段位于胸锁乳突肌两个头之间的三角间隙内,解剖标志明显,且在颈总动脉的前外侧下行,穿刺时不易损伤动脉,故此侧乳头,与皮肤呈25-30度夹角,紧靠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侧缘进针,回抽通畅,血流呈暗红色,压力不高,停止回抽时注射器活塞不被自动推出,证明已在颈内静脉内。
  2.2穿刺深度的掌握:
  
  因病人颈长短胖瘦而异,一般进针1.5-4cm,多能穿到静脉,最深以针尖不超过锁骨上缘为度,太深易损伤胸膜顶而引起气胸或穿入其它血管,若进针>4cm仍未抽到回血,可能是进针方向与角度不合适,此时不能再盲目进针,退至皮下,调整方向或角度后再进针。有时在退针过程中可抽到回血,证明已对穿过静脉,若回血很通畅,可试插入针套,如插入困难或已形成血肿,则应拔出穿刺针,压迫数分钟后重新穿刺。
  2.3中心静脉插管深度:
  从穿刺点到右心房的距离成人为15-20cm,身材矮小、颈短者距离更短些。插管深度以导管尖位于上腔静脉内为宜,女性12-14cm,男性13-15cm,小儿5-8cm。插管太深而进入右心房甚至右心室,容易引起心律失常,且测压结果不准确。调整好所需深度再固定。
  2.4防止空气进入静脉:
  穿刺置管过程中及导管插入后,要注意避免空气进入静脉,特别是CVP很低的病人或深吸气时,空气很容易从敞开的穿刺针或导管进入,引起气栓。因此,穿刺时应连接注射器,移开注射器后立即用手指暂时堵住针尾,最好于病人呼气期插管,且插管时导管内应有管芯或帽塞,可防止空气进入。
  2.5护理与拔管:
   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穿刺点消毒后用无菌敷料覆盖,最好用透气良好的无菌薄膜敷贴,一般每日更换一次,如有浸湿或赃物污染等情况,需及时更换;输液器及管道,三通接头等使用24小时更换,接头处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裹,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持导管通畅,连接紧密牢固,注意防止接头松脱失血。不需继续监测CVP和经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时,当疑有穿刺部位感染征像或治疗完成时,应拔出导管,压迫4-5分钟,局部用敷料覆盖24小时左右即可。
  
   参考文献
  [1]魏盟.内科急诊.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25.
  [2]杨志寅 .内科急危重症.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0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2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