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针灸配合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成举 谢 鑫 茹东风

  摘 要 目的:对比针灸配合手法与口服西药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推拿针灸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因椎动脉受压或刺激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症候群。近10年来,笔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00例病例均选自门诊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45.5岁,平均病程3.6年;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8.2岁,平均病程4.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曾有摔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⑧x线片显示节段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治疗方法:治疗组:①针刺:根据x线片或CT提示的病变部位及症状,选取相应的夹脊穴及百会、风池。患者正坐位,保持颈部舒适及松弛。腧穴部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毫针,夹脊穴直刺1寸,百会向后顶方向沿皮下平刺1.2寸,风池向对侧目内眦方向刺1~1.5寸。如兼有血压忽高忽低者加扶突,兼恶心呕吐者加内关,兼视觉变化者加睛明、攒竹。手法用捻转平补平泻法,行针30秒,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1次/d,连续针刺14天。②推拿: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头部前方,先以两手示、中指腹揉按或拨揉颈项部和颈枕部两侧肌肉,以患者颈项肌肉放松为度,随后以双手中指指腹置于风池穴,逐渐用力按压;待有酸胀感后,维持这种压方,两中指分别做逆时针按揉,使酸胀感沿头外侧传导至头部前外侧为度。右手拇指指腹按压于百会穴上分别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100次,再以拇指偏峰为着力点,从印堂穴至百会穴施用一指禅手法。以提拿、揉捏等法放松颈、肩部肌肉后,两手拇指置于两侧风池穴,其余4指置于颌下,用力向上拔伸,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并慢慢用力使头部向左右两侧各旋转30°~40°,重复2~3次。揉按内关,以拇指端向上为泻,向下为补。头痛重者,依头痛部位不同加按印堂、太阳、头维、风府;伴视力改变者可加按攒竹、睛明,以两拇指指腹推眉弓:伴耳鸣、耳聋者可加按听宫、听会,并鸣天鼓(医者两手示指将患者两耳郭向前推压盖住耳孔,按压其上,用两中指敲击乳突,两侧各敲击20~30次);伴项背疼痛不适者,可加按天宗、秉风、肩外俞、肩贞。拿肩井,掌揉项背部;伴血压高者,以医者示、中、环、小4指由上至下推桥弓(胸锁乳突肌),血压低者则由下向上推。治疗1次/d,连续治疗14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西比灵(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每次5mg,2次/d,2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1个疗程,统计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能正常生活和工作;②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但因劳累、天气变化后仍有轻度不适;③有效:症状体征好转,仍留有不同程度眩晕头痛、颈部不适等症状;④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
  结 果 ①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②两组治愈患者疗程比较,治疗组能减少治疗次数,提高疗效。
  
  讨 论
  
  对CSA发病机制的认识,多数学者认为椎-基底动脉系缺血是引起颈性眩晕症状的重要原因,而其病因可能是椎动脉的直接受压和梗阻或是椎动脉丛受刺激引起动脉管壁的痉挛所致,其中大多因素是可逆的。众多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可刺激局部穴位感受器,反射性地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颈肌或血管痉挛,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纠正椎间关节紊乱等,从而恢复颈椎正常解剖关系和生物力学平衡。
  本文结果亦证实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本病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34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