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观察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淑君

  关键词 经皮给药 小儿 腹泻
  经皮给药治疗技术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古代许多文献都有关于膏药及药物外用方法的记载。自1981年美国的东莨菪碱透皮贴剂上市后,经皮给药的研究与开发出现了新的局面。目前国外已上市品种达200多个,国际医疗界将之誉为继口服、注射之后的“第三代治疗方法”。我国学者也积极致力于此方面的临床研究,尤其是将传统的祖国医学与之相结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应用经皮给药腹泻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340例,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263例均为住院患儿,将263例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130例,对照组133例。治疗组130例,年龄2~24个月,男78例,女52例,对照组133例,年龄2~24个月,男76例,女57例。两组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及发病季节无明显差别。
  临床表现:两组患儿病程1天~2周,均有大便次数、性质及症状改变。治疗组:急性腹泻病例130例,粪便常规,脂肪球样便102例,脓细胞(+~++)22例,红细胞(+)6例。无脱水45例,轻、中度脱水85例。对照组:粪便常规,脂肪球样便105例,脓细胞(+~++)21例,红细胞(+)7例。无脱水46例,轻、中度脱水87例。两组临床表现、病程及粪便常规检验无明显差异。治疗方法:对照组根据轻重予常规补液,纠正脱水及酸中毒,口服微生态制剂,有脓细胞及红细胞予抗感染治疗,并调整饮食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方法是将贴片贴于患儿神阙和关元穴。治疗时间30分钟,结束后将电极取下,药片固定于原穴位4~8小时,确保药物充分透过皮肤吸收。治疗1次/日,3天为1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24~48小时,大便次数<3次/日或恢复正常便次,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治疗48~72小时,小便次数3~4次/日,或大便性状好转,水分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好转。③无效:治疗>72小时,大便次数>5次/日,大便性状无好转,临床症状无缓解。
  
  结 果
  治疗组130例,治愈101例,治愈率77.5%,有效2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2%;对照组133例,治愈42例,治愈率31.5%,有效8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2%,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而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5),未见不良反应。
  
  讨 论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80%小儿腹泻由病毒感染引起,常常伴有水电解质紊乱,引起心,肾等脏器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年龄尚小(1岁以内)的孩子,由于口服药物患儿不合作,静脉输液又给患儿带来痛苦,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时间不宜过长等原因,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祖国医学认为腹泻为脾阳受损、脾失营运、脾虚湿困、升降失宜而致,而药垫中的中药成分,具有调理脾胃、祛除湿邪,又能够补虚扶正的作用。同时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局部组织受热后,血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扩张,从而促进经络疏通,活血行气,使药物通过完整皮肤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治疗作用,达到消炎退热、行气止痛、收敛止泻,促进组织修复以及加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逐渐恢复正常肠道功能。明显提高小儿腹泻治愈率,缩短疗程,减少住院天数。
  经皮给药腹泻治疗仪其作用原理:皮肤在脉冲电流导入过程中,电压可以改变这些皮肤成分的分布排列,从而使皮肤的渗透性发生一定变化,导致肽类和蛋白质分子渗透增加,另外,脉冲电流导入对非电解质药物的渗透也有促进作用,使电解质渗透的增加是随水运动的增加而增大,综合而言,药物的脉冲电流导入渗透过程可简单的分成以下3个步聚:①药物从给药系统向皮肤的传递;②药物从皮肤的毛细血管传运;③全身处置并产生药效,脉冲电流使药物透皮吸收增加。
  本资料通过两组观察对比,治疗组显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用中药经皮导入治疗小儿腹泻起效快、药效强、疗程短,方便患儿,易被患儿接受,是治疗小儿腹泻的一条好途径,由于给药方便,消除了儿童打针、吃药的恐惧心理,同时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和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了血药浓度的峰谷变化,减少了不良反应个体差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9-1290.
  2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腹泻治疗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36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