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疏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临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研究,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痛泻要方加味免煎剂口服治疗。对照组45例,以谷参肠安胶囊口服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总体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在改善患者某些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加味免煎剂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较安全、有效的方剂。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疏肝健脾法;痛泻要方
  中图分类号:R259.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5-1041-03
  
  肠易激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肠道动力学和内脏感觉异常的胃肠功能性疾病,它包括有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黏液便/硬结便)、腹痛及腹胀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对于IBS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分类标准,多分为D-IBS(腹泻为主),C-IBS(便秘为主),A-IBS(腹泻便秘无规则交替发作为主)。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中医学“泄泻”、“腹痛”“便秘”等范畴,历代医籍中有关中医药治疗“泄泻”、“腹痛”“便秘”等类似IBS病证的记载颇多。近来,诸多报道显示中医药疗法对IBS有较为满意的疗效。笔者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11月~2008年4月期间本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共90例,全部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且符合中医辨证分型之肝郁脾虚型。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研究。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14例,女31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6岁。对照组45例,其中男16例,女29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9岁。
  1.2 诊断标准
  1.2.1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 采用1998年6月罗马Ⅱ标准即过去1年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的腹部不适或疼痛,并符合以下其中两点可诊断为IBS:①排便后缓解;②发作时伴大便次数改变;③发作时伴大便性状改变。肝郁脾虚型还应累加以下症状中至少一项:①大便>3 次/d;②糊样便或水样便;③排便紧迫感;近1年内经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排除结肠、直肠器质性病变者。
  1.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主症:胃脘或肋胁胀痛,腹胀食少纳呆,便溏不爽;次症: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善太息,肠鸣矢气,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肝郁脾虚证主症3项(胃脘或肋胁胀痛)必备,或主症2项(胃脘或肋胁胀痛必备),次症2项,即可诊断。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试验组:给予口服痛泻要方加味免煎剂(白术、白芍、陈皮、防风、木香、当归、党参等)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冲服。对照组:给予口服谷参肠安胶囊(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51023598)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3周。
  3.3 不良反应观察
  在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对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无不良影响。
  
  
  
  
  4 讨论
  
  肝郁脾虚型IBS多属中医“腹泻”范畴。在消化内科门诊所处理的患者中,IBS患者占30%~50%;而在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北京有症状符合Manning标准的IBS患病率为7.26%,符合罗马标准的患病率为0.82%;它虽然不是致死性疾病,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卫生经济学研究表明,IBS患者有较高的医疗费用,且目前西药没有针对性药物。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与肠道感染、胃肠动力紊乱、内脏感觉异常以及精神心理改变等有关,是多因素作用的结
  2.2 观察指标
  观察包括患者脘胁胀痛、腹胀、食少、便溏不爽、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喜太息、肠鸣矢气、腹痛欲泄泄后痛减等症状临床变化情况,及肝肾功能及大小便情况。同时按IBS症状分级量化标准,无症状者0分,轻度者2分,中度者4分,重度者6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情况。见表1。
  2.3 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②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③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④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2.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数据统计。
  
  3 结果
  
  3.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
  3.2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3。果。而且心理作用在其发病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专家认为治疗IBS应该从脑肠互动(即脑肠轴)来认识和治疗,这一点与中医的肝脾关系有相似之处。首先肝属木主疏泄,调畅气机,助脾运化,调达情志,在志为怒。脾属土主运化,升清,在志为思。五行中即有“木克土”的关系。其次,肝主疏泄,调畅一身气机;脾胃为气机之枢纽,脾宜升,胃宜降,升降相合则受纳、运化功能正常。而脾胃气机的通利有赖于全身气机的通利,因而脾胃的运化功能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肝脾之间除了“木克土”之外,还有“土得木则达”,正如《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再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脾胃功能正常,血液化生充足,则肝内阴血充盈,肝的疏泄功能条达;肝的疏泄功能条达。又有助于脾胃的运化、气血的化生,肝脾之间还存在相互依存的一面。二者生理上的复杂关系,反映到病理变化中,使得病理变化也较为复杂。所以笔者依据现代医学原理,结合祖国医学临床,认为其病位虽在肠道,然与肝密切相关。尤其是肝与脾之间功能的失调。如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肝气横逆犯脾,使大肠传导失职,“通”、“降”功能失调是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肝胃不和,肝木乘脾是本病发病主要病机。痛泻要方中炒白术燥湿健脾;当归、白芍养血泻肝;木香、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散肝舒脾,党参健脾,全方共奏泻肝补脾,调和气血之功效。本病除腹泻外,还有腹痛等多方面的临床表现,又属功能性疾病,所以运用中医对人体整体系统的认识来调整人体多方面的平衡,如“抑肝扶脾、解郁止泻”的观点。都比单纯的止泻要全面。痛泻要方加味免煎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效率为95.6%,而且对患者的一些临床症状如脘胁胀痛、食少、便溏不爽、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腹痛欲泄泄后痛减等改善比较明显,说明中医药在调节脏腑功能,治疗功能性疾病方面有一定优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58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