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钱币漫谈(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简谈古钱币的历史
  中国是文明古国,商代以前物质的交换是“以物易物”的方式,到了商代开始使用海贝作为货币买卖货物,至商晚期出现了铜贝(铜贝无文,只是仿造贝币而已)。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铸币,有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都是铜质,还有楚金版“郢爱”等金质货币。
  秦始皇时期统一了货币,铸造了秦“半两”铜币。两汉时代,钱币承秦制仍铸“半两”钱币。所以历史上有秦“半两”和汉“半两”之说。汉武帝时铸有“五铢”钱,使用长达700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钱币,直至隋朝还在使用。
  王莽时代仍以铜币为主,由于王莽在货币问题上“托古改制”,多次变动,致使货币制度混乱。但是这个时期却出现了一种精美的刀币――金错刀,其钱文为“一刀平五千”,而“一刀”二字是以黄金嵌入,堪称一绝。
  两晋十六国时,官府不铸新钱币,沿用历代遗留的旧钱。
  南北朝时货币名目繁多、币制混乱,直至陈文帝天嘉三年方引进货币整顿,重铸“五铢钱”,称为“天嘉五铢”。
  隋统一中国后整顿货币,重铸新钱“五铢”。隋朝的“五铢”钱有两种版本:一种是“五铢”的五字交叉的两笔弯曲,另一种五字的两笔交叉线是直线交叉。隋炀帝时铸了一种含铅量较大的表面发白的“五铢”钱,史称“白钱五铢”。
  唐代以前的钱币是以重量为名称,如“半两”、“五铢”,而到了唐朝改为“通宝”、“元宝”“重宝”,如“开元通宝”、“大历元宝”、“乾元重宝”等。“开元通宝”是唐代流通时间最长的钱币,长达137年之久。
  五代十国(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这段时间称为五代十国),这个时期经济混乱,货币混杂,各国自铸货币,如“开元通宝”、“开平元宝”、“天成元宝”、“天福元宝”、“汉元通宝”、“周元通宝”等。五代十国的钱币有两个特点:一是大额钱币盛行,如“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二是铅钱大量铸造。
  宋代钱币版本很多,铸量极大,是又一个铸币高峰时期。虽然铜钱占货币的主要地位,而白银已成为公私通用的货币。宋代货币的另一个特点是出现了纸币。宋代铜币有“崇宁通宝”、“淳化通宝”、“大观通宝”、“淳熙通宝”、“至道元宝”、“治平元宝”、“熙宁元宝”、“建炎通宝”等。
  辽代的钱币受宋代的影响很大,辽代200多年与北宋、西夏三足鼎立,初期多用宋钱,后来所铸的钱币很粗糙,歪七扭八,质量极差,在历史上是有名的。辽代钱币有“天显通宝”、“天禄通宝”、“重熙通宝”、“大康通宝”等。
  西夏钱币分为西夏文钱和汉文字钱。西夏钱也是方孔钱币,受宋朝的影响,西夏文字铸在钱币上,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后来的清朝也铸有自己的文字――满文。西夏钱币有“福圣宝钱”、“大安通宝”、“乾佑元宝”、“光定元宝”等。
  金代钱币亦受辽和宋的影响,流通的货币大多是辽宋时期的钱币。金代使用的钱币有“正隆通宝”、“大定通宝”、“泰和通宝”、“崇庆元宝”等。
  元代虽然铸币不多,但种类繁杂。一是官府铸的钱,用于流通使用;二是供养钱和纪念钱。元朝所使用的钱币有“大朝通宝”(蒙古汗国又称大朝)、“至元通宝”、“元贞通宝”、“至正通宝”等。
  明代货币是以纸币为主、铜币为辅。因为到了明代造纸业已经发达,并且印刷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正是印制纸钞的最好条件。明朝前期印制了“大明通行宝钞”。到了嘉靖朝,由于纸币贬值,白银又成了主要的流通货币。
  明初官方的铜钱名曰“制钱”。明朝所铸钱币上改“元宝”字样为“通宝”,是忌讳朱元璋的名讳而改“元”为“通”。
  明代各朝皆铸有钱币,如“洪武通宝”、“永乐通宝”、“宣德通宝”、“嘉靖通宝”存世量很大,为黄铜质地。另外还有“隆庆通宝”、“万历通宝”、“泰昌通宝”、“天启通宝”、“崇祯通宝”、“弘光通宝”、“大明通宝”、“隆武通宝”、“永历通宝”等。郑成功在台湾所使用的铜钱即“永历通宝”,它是明代桂王朱由榔建元永历时所铸造的货币。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此亦为一见证。
  清代初期,铸钱币“顺治通宝”。康熙朝所铸“康熙通宝”,此制钱流通的时间最长,达60年之久,且铸量很大。雍正元年铸“雍正通宝”,雍正四年(1775年)改山西制钱局为宝晋局,山东制钱局为宝济局,台湾省制钱局为宝台局等。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此又一例证也。
  “乾隆通宝”为清高宗乾隆朝所造,其特点是铸造数量大大增加;清仁宗嘉庆朝铸“嘉庆通宝”;清道光年间铸“道光通宝”;清文宗即位后铸“咸丰通宝”,后又铸“咸丰元宝”和“咸丰重宝”大钱。公元1861年咸丰去世,其子载淳继位,所铸铜钱为“祺祥”钱;后由慈禧太后以两后“一同治政”为名,翌年改元同治,曾铸“祺祥通宝”和“祺祥重宝”,但所铸数量甚少,至同治元年始铸“同治通宝”。德宗光绪年间先后铸有“光绪元宝”、“光绪重宝”和“光绪通宝”。光绪十五年(1889年)产生了机制铜币,此种无孔圆币开始推行,逐渐取代了方孔铜钱。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统年间铸造了“宣统通宝”制钱,虽然铸量甚少,但“宣统通宝”却成为了清王朝最后的一种方孔铜钱。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为太平天国,1853年定都南京,开始铸币发行,钱文为“太平天国”,背为“圣宝”;另有面文为“天国”,背为“圣宝”;还有面文为“天国”,背为“通宝”等。太平天国钱币有大小之分,但均不记值,字体为楷书,传世甚少。
  上海小刀会在1853年清咸丰三年起义,建“大明太平天国”,即铸造小刀会钱币――“太平通宝”,因存世量很少,显得十分珍贵。
  我国古钱币的发展大略如此,而各朝各代所制造的钱币则是多种多样,非常繁杂,此未尽述。(待续)
  
  链接
  金银币
  历史上从春秋战国就有金币和银币,如战国的“包金贝”、楚国的“郢爱”金版、战国的“金饼”、战国的“银布”、西汉的“金饼”、汉代的“马蹄金”等。银锭铸造到明代方为盛行,但不是法定货币,至清朝才成为主要货币流通。金银重量单位以“两”为计,固有“银两”之俗称。
  银锭造假自民国初年就开始了。如果查看银锭的底部一般可见许多大小深浅不一的气孔,即使铸银精密者也有较小的气孔,也会有如蜘蛛网似的粗细不一的纹路。这些特征是造假者难以达到的。可以说,凡银锭底部平整光滑者便可认为是仿制品。另外,流通的银锭中无铭文、无印记者多见,有铭文和有印记者稀少。
  机制钱币
  机制钱币中银元是主要的流通货币,铜元则是辅助货币。在清代数量较大的商品交易多用银元付款,小笔生意则用铜钱。
  清朝光绪年间造,正面为“光绪元宝”银元,背面是蟠龙纹,俗称“龙洋”,其重量为库平七钱三分,翌年改为库平七钱二分,此后一圆银币的重量标准就定为库平七钱二分。
  民国年间官方即规定铸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为国币,俗称“袁大头”。袁大头银元铸造数量很大,其总发行量估计在近6亿元,全国流通长达数十年之久。流通的袁大头银元正面铸袁世凯侧面头像,光头无发、留胡子、穿军装,背面有嘉禾图案,中间“壹元”字样,于1914年开铸,重库平七钱二分。1927年北伐胜利后,改铸孙中山头像的银币,袁大头银元遂被禁铸。由于种种原因直至1933年,才由中央造币厂开制孙中山银元且大量发行,其背面有双帆,俗称“船洋”。直至1935年底,法币开始实行,逐渐结束了银元时代。
  光绪年间制造的圆形无孔币铜元,正面铸“光绪元宝”,背面有飞龙图案。铜元的作价最后统一在“每元当制钱十文”。
  民国年间铜元继续流通,但混乱不堪。1949年,贵州省制造的“当银半分”铜元则是最后流通的铜元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82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