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李宁杯”网球姐妹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丹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悄然间,“李宁杯”・国际青少年网球排位赛在风雨中已走过了6个春秋。每年同一时间与“李宁杯”相约,在网球场上与全国各地的小选手相见,成为了网球青少年童年记忆的一部分。作为“李宁杯”的常客――林禹辰、穆嘉钰,两名都以“莎拉波娃”为偶像的女孩,同样是成长在“体育世家”的好姐妹,这一次,她们又在球场上相逢了。
  林禹辰真的长大了,这是一年后再见到她时我最大的感受。这并不单单是个头在长,武装她大脑的精神层面的意识也加深了。人大附中,人人想往里钻的好学校,有此机会的林禹辰却告诉父母:“我想打网球。”她加入了韦弦国际网球学校,师从王卫斌教练。从最开始的走读到主动要求住校,与同龄孩子一同体验“西点”军校的生活;从队内排名赛总是垫底,到人见人夸“半年来进步最大的孩子”,林禹辰在网球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妈妈杨青在整理女儿每年的获奖照片时感触更深:“每年都有新变化。”女儿长大了,凡事都会自己拿主意,同时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包括今年暑假的美国之行,长见识、结交朋友是一方面,为自己今后攻读美国的大学探路才是林禹辰的“重头戏”。那个高个子、总是重心不稳的女孩,那个在球场上输球时曾经不知所措的女孩,仿佛一夜间长大,做起了自己网球人生的“总舵主”。
  场下,遇到Mini、Ninf这群网球“死党”,林禹辰又恢复了童真,和伙伴们互相揶揄:第一次在“李宁杯”相识,第一次的合影,照片中的那个“你”现在看起来好傻。“今天更快乐,明天更精彩!”每天都在快乐中度过,难怪林禹辰总是笑脸迎人。
  
  对话林禹辰
  
  TCM:放弃了人大附中,走网球之路,你当时怎么想的?
  林禹辰:父母把利弊都跟我分析了:“上学吃苦,打球也要吃苦,你愿意选择吃哪个苦?”我觉得打球虽苦,但我乐在其中。
  TCM:谁对你的网球人生影响最大?
  林禹辰:我的教练王卫斌。我跟王教练打球3年多了,之前都是业余时间打球,每周练两次,后来经王教练介绍到韦弦打球,了解了“西点”式的教育理念和风格,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成长路线,我觉得这个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TCM:你的网球目标是什么?
  林禹辰:短期目标是希望两年内在全国同年龄组比赛中能进入前八或前四,长期目标是希望获得美国知名大学网球全额奖学金,如果有机会成为职业选手,也会努力争取。
  TCM:如今网坛的明星你最喜欢哪一位?林禹辰:莎拉波娃。她打球好、身材好、人漂亮,有很多的赞助商,能穿很多漂亮的衣服。
  说是“姐妹花”,但你绝不会把这两位1米75以上的高瘦女孩搞混。林禹辰能压得住场面,即便是大人、小孩围坐一桌听她讲故事,她不会怯场,讲得活灵活现。相比之下,穆嘉钰就显得安静、腼腆很多。两人年龄就差几个月,每次都在“李宁杯”的同一组别相遇。网球成绩上,穆嘉钰稍微逊色些,但这并没有影响她追逐自己的网球梦想。
  妈妈是游泳运动员出身,爸爸曾是赛车选手,穆嘉钰的运动基因得到了很好的遗传,体能好、爆发力强、移动快,这是多项体育运动在选材时都会考虑的因素。穆嘉钰唯独执着于网球。但当北京队、八一队都看中她,欲招至麾下时,她也摆摆手。“我喜欢网球,但我更喜欢学校的氛围。”就这样,穆嘉钰每周腾出两次课余时间到网管中心学球,从不耽误学习。看着女儿网球打得不错,妈妈着急又矛盾:“学业与网球,该如何去抉择?八二开还是二八开?”相信每个做网球父母的都有过类似的烦恼。
  对于这个问题,穆嘉钰给出了属于她自己的答案,学业占八,网球为二。热爱网球,却不盲目狂热,哪怕学业为重,却也从未放下球拍。穆嘉钰对网球的执着有着她自己的方式和步调。
  
  对话穆嘉钰
  
  TCM:曾有北京队和八一队看中你,你放弃了这两次机会。你觉得自己会后悔吗?
  穆嘉钰:不后悔。如果我真打得好,我还会有机会的,是金子总会发光。
  TCM:你觉得自己跟走职业网球之路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穆嘉钰:比他们更累,既要承受学习的压力还要抽出时间打球。
  TCM:谁对你的网球人生影响最大?
  穆嘉钰:我的启蒙教练、网管中心的刘智嵘,是她引领我走上了网球的道路。
  TCM:你最欣赏的明星是莎拉波娃,你觉得她的魅力在哪里?你希望别人以“莎拉波娃”来称呼你吗?
  穆嘉钰:我喜欢莎娃迷人的外貌、高贵的气质、打球的风格。能听到别人称为中国版的“莎拉波娃”我当然很高兴,但我还是希望做我自己。
  TCM:你对网球的目标是什么?
  穆嘉钰:希望我能参加四大满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22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