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哲学视域下的《太极拳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史怀刚 黄 今

  摘要:《太极拳论》为王宗岳所作。研究认为,太极拳论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深受当时程朱理学的影响,太极拳论是传统文化中儒道合流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与太极拳定名的关系,儒家“时中”思想与中正安舒之道,道家“时变”与舍己从人的原则,以及“所以一阴一阳,道也"与以拳悟道的关系,探究理学思想、道家思想在拳论拳理的上的体现。力图在当时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对《太极拳论》做出解读。
  关键词:太极;太极拳;时中;时变;阴阳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453-03
  
  《太极拳论》为王宗岳所作。本文认为,太极拳论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深受当时程朱理学的影响,太极拳论是传统文化中儒道合流的产物。
  
  1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与太极拳定名
  
  《太极拳论》开篇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1]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宇宙是个不断生成的过程。王宗岳承继了这一思想的脉络,他认为宇宙应是由无极而生太极,太极中即暗合有动与静的几兆,由此而产生阴阳二气。阴阳和气,而万物化生。将无极和太极相联,始于宋代周敦颐的《太极图说》。[2]在《太极图说》中,周敦颐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3]
  无极这个概念为道家用语,《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蹊。为天下蹊,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得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得乃足,复归于朴。”(《老子》二十八章)婴儿纯真无欲,这是为人的本真状态;“朴”是没有经过后天雕琢的树木,这是木的本初状态。无极就是指宇宙的最原始的、无形无象的那个本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在道家看来无中是能生出有的。
  但朱熹在解释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一句时却讲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1]朱子认为无极和太极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是同实而异名。朱子以为,无极而太极,不是说太极之外别有一无极的存在,而是在从本体的无形无象的状态看,它是无极,从它产生万物的,作为宇宙的本原上看,它是太极。 “无极而太极”,就是“无形而有理”。太极内有动静,太极的动静生出阴阳,阴阳变合生出五行,五行之变,以至于无穷。朱子说:“五行具,则造化发育之具无不备矣。”周敦颐《太极图说》中讲道:“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朱子的解说为,“故即此而推本之,以明其浑然一体,莫非无极之妙,而无极之妙,亦未尝不各具于一物之中也。盖五行异质,四时异气,而皆不能外乎阴;阴阳异位,动静异时,而皆不能离乎太极。至于所以为太极者,又初无声臭之可言,是性之本体然也。天下岂有性外之物哉?然五行之生,随其气质而所禀不同,所谓所一其性也。各一其性,则浑然太极之全体,无不各具一物之中,而性之无所不在,又可见矣。”万物各得无极之理,得之于已之理,即是万物的本性。所以说,物物各有一太极,也即是各有一无极。无极与太极本就是一理。
  “太极者,无极而生”。王宗岳在这里以无极为太极所本出。但其拳不为“无极拳”,而为“太极拳”,实是他受了理学家无极、太极本为一理思想的影响。他在《太极拳释名》中说:“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是技也。一着一势,均不外乎阴阳,故又名太极拳。”太极拳取太极生阴阳之意。阴阳本于太极,故以太极拳定拳之名。可以看出,王宗岳所理解的宇宙为一生成流行变化的过程无疑。宇宙是一生成的过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系辞上》)周易的宇宙生成模式,是由太极而二仪而四象,而八卦的生成过程。周易《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宇宙就是这样一个生生的过程。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序卦》)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演化,体现出天道流行循环不息的生成变化过程。《大学》中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宇宙是日新日成的,由无极而太极的生成演化过程就是一个日新的生成变化过程。王宗岳所解的宇宙生成之理,就是以无极而太极的日新过程。这个过程中,虽然说“太极者,无极而生”,但无极、太极本就一极,从作为宇宙万有产生的本体说是无极,但从生成万物的本源说则太极,两者是同一实相的不同描述。太极中生出阴阳动静的变化。所以王宗岳将其拳定为“太极拳”,而非“无极拳”。其实无极拳就是太极拳,太极拳与无极拳就是同一种拳法。王宗岳这一理解,是深受周敦颐《太极图说》和朱熹解释影响的。
  
  2“时中”“时变”思想与中正安舒、舍己从人
  
  太极拳要求中道,要立身中正,王宗岳在《十三势行功歌》中说“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中正既是太极拳的基本法则,也是太极拳的最高法则之一。各式各家太极拳,虽式有不同,但理皆于此。由此入手,又归于此。不仅太极拳法要如此,做人处事皆应有中正之理,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代成端,而理唯一贯。”一贯之理指太极阴阳之理。“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则是讲拳的中正安舒之道。太极拳的中正之道,体现在它的桩法上,拳法上,以及推手和散手实战中。无论肢体如何动作,皆应符合中正安舒之理。所以太极拳中的中正是一种“时中”。《中庸》上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就是无论内外条件如何变化,皆不离中道。《近思录》上的解释为“中字最难识,须是默识心通。且试言:一厅则中央为中;一家则厅中非中,而堂为中;言一国,则堂非中,而国之中为中。推此类可见矣。如三过其门不入,在禹、稷之世为中,若居陋巷,则非中也。居陋巷,在颜子之时为中,若三过其门不入,则非中也。”在为人处事上,应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不可离开“中”字。孔子说自己“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第十八》)就是指其能万变不其中。“时中”也就是懂得了权变,“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第九》)共同志于道且立于道,但不定懂得权变,也不尽善。这种权变在拳理上就是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动急与动缓皆有相应的变化。这就是运动中的中正安舒的之理。
  这里的中正安舒不是简单的在静中求的,而是在动中求得。静需动中求,中正安舒之道也需在运动中才会获得深切体会。儒家讲坐可论道,起可躬行。用在拳理上则即为静中求动,动中存静。这正是王中岳在《十三势歌》中所说的“静中触动动尤静。”这样才能越练越精。中正与动静,皆是随时而变,随势而变,所以用“时中”概括拳理上的“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的中正之道是至为恰当的。
  在道家看来,“时中”就是自然而无为,不造作,不刻意。《庄子・应帝王》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老子要求自然无为,庄子的比喻为用心若镜。庄子是说,圣人治理天下,皆出于无心,他们的心就如镜子一般,不送不迎,物来即应,必不隐藏,完全出于无心。惟其无心,所以能胜物而无劳神之累。这种无为体现在拳论中就是“随曲就伸”。王宗岳说:“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舍已从人,就是以心为镜,映见外物一举一动,不以自己的私念影响了判断,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十三势歌》)因就是因顺之意,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对道家思想做了概述,他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又说

   “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因者君之纲也。
  ”就是要求以道为本,以因循自然为用,这种因循就是“时变”。道家所说的“时变”与孟子所言的“无可无不可”的“时中”思想是有着相近相同之处的。道家的“时变”,是因顺之变,在拳论中体现在“舍己从人”。儒家所说的“时中”,是要求保持中道,在拳论中体现为“无过不及”。可以说,“时中”是本,“时变”为用,太极拳将儒道两种文化中关于“时”的思想结合并在拳法完美的体现了出来。
  
  3“所以一阴一阳,道也”与以拳悟道
  
  双重之病,是太极拳常见的问题。阴阳的概念在拳上体现为虚实的变化。双重就是上下同虚同实,阴阳对立平衡分不清,所以才会出现问题。王宗岳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左右上下,要阴阳配合,不可全虚全实,而应如太极阴阳图,上下左右配合。左腿实(阳)则右腿虚(阴),左手为虚(阴),右手为实(阳)。“变换虚实需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
  双重阴阳虚实不分的弊病,如何避免呢?王宗岳在拳论上指出了避免双重之病方法,他说:“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解决双重问题的关键是要阴阳虚实在拳上的体现,明白阴阳相承相合对待统一的关系。这样才算懂劲。那具体怎样懂劲呢?王宗岳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着熟是懂劲的基础,懂劲必由着熟入手。着熟――懂劲――神明,这是太极拳的三个基本的阶段。着熟是指拳架是否服合规矩,每招每式的攻防用法是否明确清楚。只有明白了招式的基本含义,练时才能做到“无人似有人”,用时才有可能出现“有人似无人”的境界。当代武学大家冯志强先生在谈自身习武的经验时说:“古人总结拳要有三点,即练法、用法、研究法,三法合一是练拳的根本。”他指出练太极拳要练内功、练武术以研究太极中的混元螺旋运动的奥义、学中医以懂得修身保养的方法,要“道武医兼修”。这些东西皆是以拳为基本的落角处。理明拳法精,理明最终的体现,还是在拳上。所以就拳论而言,着熟是最为基本和基础。但太极拳若只是究其招式也不能为高明。在着熟之后,还懂劲和神明两个境界。
  太极拳的着式,虽是基本,但却也只是入手处。从太极拳的着式中要悟出阴阳的变化和劲法。所以要熟练着式,但亦不可以局限于着式。着式中攻防的技击方法在实用中能否到达到预期效果,主要还是看劲法的高低。也就是混元劲的太小,或者内劲的强弱。所谓拳架不是劲,但离了拳架也找不到劲。拳架只是一种很好的练劲的方法。这是王宗岳在拳论中所要阐述的武学思想。
  如上述分析王宗岳为清乾隆年间人,他的这种思想深受当时理学思想的影响。《周易》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但在宋朝理学家程颐看来,阴阳并不就是道,道是形而上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系辞上》)阴阳只是形而下之气,是有形之后的事,是器的范围,而所谓形而上之道是无形的,他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如一阖一辟谓之变。”“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形而上者则是密也。”阴阳并不是道,所以阴阳变化的那个才是道,“密”是道的体,“器”是道的用。但二者又是不离的。所以程颐说:“退藏于密,密是用之源,圣人之妙处。”道为体,阴阳为用,阴阳二气的变化是道的显用,这就是理学所说“体用一源”。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将这个思想转化为以拳来寻阴阳虚实的变化,明了阴阳虚实的变化才是懂劲。懂劲后才算真正体会出太极拳的道,这样才能越练越精。拳非阴阳,但要拳中找出阴阳虚实,阴阳虚实非道,要在阴阳虚实后悟出所以如此阴阳变化之理,这个才是太极拳所要追求的。综观拳论,在王宗岳看来,太极拳,就是一项以拳而悟通太极之道的功法。得太极之理后,这个拳是可变可改可不要的。如佛教所说的以“指”指月,得月可忘“指”。以桥渡河,过河可忘桥。魏晋时期的王弼在其《周易略例》中说“得意忘言”,正是此意。
  所以拳架在王宗岳看来虽然基础,但要明白练拳的用意所在。由拳而阴阳,由阴阳而入太极之道。这样“详推用意终何在”,才能“益寿延年不老春。”(《十三势行功歌》)。这个过程是个渐悟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可达到。正如拳上说“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此句出自理学家朱熹的《大学章句》,他说“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明矣。”王宗岳这里所说的“用力之久”与他在拳论上所说的“有力打无力”“非关学力而有为也”中的力显然是不同的含义。这里的力,是指化费功夫和时间,下力气以求获得由量的积累而达到质的变化即豁然贯通。“有力打无力”之力则是力量之力。太极拳的练习是个渐进的过程,或者是个渐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不同境界,需要时间的累积才能不断体悟。
   综上所述,以明清社会文化为背景,可以看出,王宗岳所著的《太极拳论》深受当时理学思想的影响。他以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思想定太极拳名,将儒学“时中”化为拳论中的“中正安舒”之道,解读道家的“时变”“因循”为“舍己从人”,并将“所以一阴一阳,道也”创造性理解为由拳而懂劲时而神明的以拳悟道过程。
  
  参考文献:
  [1] 黄康辉,编著.陈氏太极拳体用全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5:359.
  [2] 可参见《道学宗主》, 杨柱才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2.杨柱才通过考证认为《太极图》及《太极图说》皆为周敦颐所作,后世其它说说证据皆为不足。笔者从其说。
  [3] 尹红,谭松林,整理.周敦颐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2,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38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