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太极拳理论的文化渊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 静

  摘要: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体系中优秀的拳种之一,她的一招一式表达了人与人在对抗技击中所蕴含的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哲学。太极拳理论把技击、修炼、养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堪称武术理论中的精品。在以往对太极拳的研究中,太极拳的理论引用频率很高,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使人觉得有距离感。其实太极拳的理论所包含的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生活之道、生存之道,是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和发扬,是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和途径。
  关键词:太极拳;理论;文化渊源
  中图分类号:G852.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706-03
  
  1太极拳理论形成的基础
  
  太极拳理论的形成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范围很广,其中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文学、技术、艺术、教育、文化生活等,在这宽广的范围中起到主导作用的是哲学。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每一时代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莫不是受到哲学的影响。宗教与哲学的关系也很密切,宗教之中必须包括哲学的观点,或是附庸的或是批判的。在以往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中,认为太极拳的理论来源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在太极拳的起源学说中就有道教张三丰创拳的说法,目前在海外很多国家的太极武馆中依然把张三丰供为太极拳的开山鼻祖,可见这个学说的影响至深。除了道家思想之外,太极理论中还包含了传统文化的更多元素,如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的经络学说等等,可以说太极拳理论是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在长期吸取与提炼中形成的。
  1.1天人之学对太极拳的理论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主要包含了世界观、价值观及思维方式。中国古代没有哲学之名,只有哲人之名,哲学一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在古代,与哲学一词相近的是“道术之学、义理之学”,能高度概括哲学内容、范围、任务的词汇,恐怕就是“天人之学”。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把“究天人之际”作为他们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目标。而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道”有天道、人道之分,天道学说关乎宇宙的基本问题,相当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自然论、宇宙论。人道学说是关于人生根本问题的学说,其内容主要是道德起源与道德标准,称之为人生哲学。在古代哲学家的眼中,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往往以天道为人道之本,以人道为天道之归,两者的关系是“发本”与“要归”的关系。天道学中的许多思想在太极拳的理论中被借鉴,天道学的特点之一是,肯定天地万物的本体同时也是天地万物能动性的根源,例如张载论“本体”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气的本然内容,二是指气的永恒本性,亦运动变化的能力。古代的汉字歧义丰富,哲学方面尤为如此,像“气”、“性”“命”等,都与生命有关。在太极拳理论中多处有对气的阐述,气不仅是抽象的也是物质的,同时是永恒存在的。如:《十三势行功心解》中,“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拳诀中“拿住丹田气,练住元气,能打哼哈二气” “气贴背后,敛入脊骨……全身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心为令,气为旗…” 等等,同时也吸取了朱熹、程颐以“理”为本体的思想,“理”虽然被视为超乎动静的东西,但也是气运动的根源,或者说阴阳无始,动静无端的气的永恒运动的根据在于动静之理。程颐说“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则不息,物生则不穷…” 太极拳亦有长拳之说,“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外
  投稿日期:2007-08-20
  作者简介:杨静(1973-),女,天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与张载、王廷相、王夫之为代表的气一元论学说的思想就更为贴近了,气一元论的思想是宇宙的本体是一种连续性的,由于自身矛盾而运动不息的物质性的气,气内部包含阴阳部分,具有浮沉、升降、动静等即对立的双方相互作用的本性,太极拳的运动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些特征,体现了内外所要达到的高度的平衡,刚柔、虚实、动静、进退、升降、起伏等等。气一元论的思想学说是唯物论的,因此对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1.2阴阳学说对太极拳理论形成的影响古人认为,宇宙是光明与黑暗的,即阴与阳两种范畴交替运动和循环,这就是所谓“一阴一阳之为道"。 在中国学术中,最早“阴"与“阳"是作为一对天象、天文和历法中的范畴,在《易传》和老子哲学中,发展成宇宙本体论的范畴。这两个范畴都不具有物质实体的涵义,而是抽象的哲学理念。 阳,就是显现,是实在。阴,则是非显现,是潜在的东西。潜在的东西生化为实在的东西,实存的东西内化为潜在的东西,这是阴阳转化的实质。中国哲学中最深刻的本体论观念,源于《易经》中的阴阳理念。 《易经》历代的传注者均认为,阴与阳,黑暗与光明并不是两种物质。黑暗乃是光明的缺失而不是异于光明的另一物质。所以阴阳理论不是二(或多)元论,而是一元论。朱熹说,不是同时有阴阳两种不同物,而是说阴去则阳生,阳去则阴生。同一个本体,生化出两种现象,即阴和阳。这是一元论,而且是符合易经哲理的一元论。太极之名便是引用此义。王宗岳的《太极拳经》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太极拳所表现的就是一种刚柔相济、动静相兼,阴阳互为转换又相连无端运动形态,表达了事物内在矛盾的对立与转化从而达到的和谐与平衡。
  1.3老子思想对太极拳理论形成的影响太极拳理论中有大幅篇章是在阐述技击双方力的运用与巧妙,其中以柔制刚、以巧胜强、以无力打有力等博弈的技巧一直为习武之人津津乐道。那么这些思想与技巧又从何而来呢?其实依然离不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古代充满了频繁、巨大、复杂的战争,因此中国的兵书几千年前就已发达成熟,而几千年后的今天仍为人们所借鉴在不同的领域中,我们在论述太极拳的克敌技法的时候,比较喜欢引用老子的思想,如“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而以柔克刚正是太极拳的中心思想,再如“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种思想在太极拳理论中亦有体现,如太极拳歌中说“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由上既有下,有左既有右,有前既有后。如意向上,即寓下意…”与老子的思想和兵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伟人毛泽东曾经就说过《老子》是一部兵书。事实上,老子是将军事辩证法上升为政治辩证法了,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势篇)《老子》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老子57章)太极拳《打手歌》中……,据考证《孙子兵法》的作者被确认为春秋时期吴国的将军孙武,而同时期的另外一个人对武学的贡献也很突出,她就是越女。越女是春秋时女剑术家,越国人。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就之术。…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几手战道,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一人当百,百人当万。”。越女论剑术,阐明了其中动与静、快与慢。攻与防、虚与实、内与外、逆与顺、呼与吸等矛盾双方的关系。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剑技之家,斗战必胜者曲城越女之学也,两敌相遭,一巧一拙,其必胜者有术之家也。”在太极拳理论中亦有极为相似的记载,太极拳谱中记载:“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率自为人所制者,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人刚我柔谓之走,人背我顺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与性为一贯……” “内固精神,外示安仪,待机而动如猫行”等等,太极拳理论中大量的吸取了这种辩证的理论思想, “布形候气,与神俱往”的境界,也绝非常人所能望其颈项的。从这一层面上来看,说太极拳或是内家拳起源于明清,就显得十分的牵强了。

  1.4中国传统医学对太极拳理论形成的影响在太极拳理论中,太极拳的修炼有以实战为出发点的,也有以修身养命为目的的,这两者哪个用意更明显,在太极拳的拳谚中有陈述:“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功”。传道教张三丰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这说明太极拳不仅是技击博弈之术,更注重养生之道。中国的传统医学流传了几千年,至今仍然鲜活的存在着,这是因为中医从来就不仅仅是医病救人之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生存之道。中医和西医的根本区别是,中医观其内,以“人为本,病为标”,不治已病治未病,而西医的理论则恰恰相反。中国的医学在唐代之前和之后有很大的变化,在唐代以前所有的医家、思想家乃至哲学家都是极注重修行的,中医经常讲的经络绝对是跟修行、练功有关的。在长沙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其他一些经书的旁边都附着一个导引图。所谓导引就是古代的练功术,因此那时的医学也被称之为“道医”,因为它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有关。到唐宋之后,大量儒生进入医界,形成了儒医。儒医有一个特点就是:注重讲理,不修行,不练功了。太极拳理论与“道医”时期的很多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注重自身的修炼,通过调息、调心、调形,使经络、经脉、气血的运行通畅,达到修身养命的目的。如:《周身大用论》中述:“一要心性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 在赵堡太极拳论《十法》中,对气血、对五行金木水火土内对人之五脏,外对人之五官的论述极为精辟,如:四梢,发为血梢、甲为筋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四梢齐,则内劲发矣。再如:五行,心属火,心动勇力升;脾属土,脾动大力攻;肝属木,肝动火焰冲;肺属金,肺动沉雷惊;肾属水,肾动快如风。此是五行存于内者。目通于肝,臂通于肺,耳通于肾,舌通于心,人中通于脾。此五行著于外者…。在经络学中分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太极拳以通任督二脉为基础,要求“以气运身,如九曲珠无微不至”,又讲“运之于身、发之于毛”。故而通过太极拳的导引吐纳,自然而然地调节了经络气血,使之运行流畅无滞。就练拳者可改善人体微循环和脏腑之间的联系,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2太极拳理论所体现的文化精神
  
  2.1包容会通的精神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自始至终贯穿着包容会通的博大胸怀,太极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亦是如此。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立场与态度。通过太极拳理论的研究与学习我们可以领会到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传统文化思想在其中的交融与贯通。
  除上述几个方面以外,在太极拳的理论中亦包含儒家、释家等不同学说的思想,如儒家的中庸思想,“不偏不倚,中正安舒…”是太极拳的立形之本;佛家讲明心见性,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这是太极拳修心养性,性命双修的根本。太极拳理论从萌芽初始到发展定型极为漫长的岁月中,其运动的形式也从单一的功能逐步向多样化发展,门派林立,种类繁多。虽各有所尊,但能兼容并蓄;虽百家争鸣,互相激荡,却也能互相吸收,长期并存。在太极拳的发展中,包容会通,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2.2以人为本的思想太极拳的理论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武艺切磋、文化交流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传统文化的渗透、提炼、概括是其理论形成的依据和源泉。太极拳理论在发展中始终贯穿了中华文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用传统的思想解释就是:在天地之间,以人为尊;在人神之间,以人为本。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部分就价值观,〈孝经〉上有一句话,叫做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就是价值。以人为本的根本要义就是在于使人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太极拳遵循内外兼修的,神形共养的锻炼方式,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思想境界, 推崇互贫济困、精忠报国的人格典范。太极拳是将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的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
  
  3结束语
  
  近代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国家都在宣扬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如法国人民宣扬法兰西精神,德国人民提倡日耳曼精神,韩国前几年把文化兴国的称之为国策,近而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韩流”。古今往来,民族的文化精神得到发扬,文化就进步,国家就兴盛。太极拳理论是太极拳运动发展的依据和指导,太极拳作为一项优秀的传统体育运动,它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不仅作为体育文化活动推动了大众体育的开展,也成为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愿太极拳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为建设和谐社会这一远大目标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 杨静.对武术进入奥运的思考[J].武术研究,2005.
  [3] 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7.
  [4]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938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