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耿涛

  摘要:脊髓损伤是指脊髓横断性损害造成的两侧损害平面以下神经功能丧失所致的综合征。此类患者常因后期慢性病痛折磨生活,情绪低落,心理及身体功能逐渐衰竭,焦虑,悲观,绝望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因此,在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的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有效地心理干预,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心理疏导、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为病人分忧解难、重视社会化康复等,是他们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心理调节机制,适应生活、家庭和工作环境,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脊髓损伤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14-01
  脊髓损伤的原因主要由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外伤性脊髓损伤引起,脊髓损伤可以是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的,根据损伤平面的不同,高位颈段完全性脊髓损伤可造成四肢瘫,而胸腰段完全性脊髓损伤只造成双下肢瘫。主要表现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反射异常以及大小便失禁等。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例,均为男性,年龄20—50岁,致伤原因为车祸、高空坠落、重物砸伤。
  2 心理特征
  2.1 震惊。突发的身体变故及病故,导致身体状况由健康转为截瘫,此阶段患者心情悲愤、极度痛苦和焦虑,导致情绪严重低落,无法接受。
  2.2 孤独。脊髓损伤患者由于受伤部位感觉丧失,肢体不听使唤,大小便功能障碍,处处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人际交往明显减少、接受外界信息量少、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及对医院陌生环境等多种原因导致患者心理上产生自觉无用、孤独、寂寞和空虚。
  2.3 恐惧。这是患者进入病人角色的初始反映[1]。此类患者心理素质均较差,在一系列因素(害怕医院陌生环境、过分担心自己的病情、怕连累家庭、怕别人厌烦)的作用下,常常使患者感到恐惧和无助。
  2.4 焦虑。这是此类患者常见的心理表现。既往身体强健,突然患病,身体功能丧失(身体的独立性、社会功能、性能力、担心家庭及社会上的地位变化),正常生活被打乱的影响,不知未来该如何继续和面对,生活及个人独立性受到极大威胁,对自己的身体感到焦虑及害怕,据有关资料报道,脊髓损伤患者94%有不同程度不同症状的焦虑和抑郁[2]。
  2.5 绝望。因身体形象及功能的改变,觉得自己没用,病后前途渺茫,觉得人生没有希望,活着没有意义,掉入情绪极度低落、沮丧的状态。病人还会出现拒食、据疗等消极态度,甚至有自我放弃,自我伤害的行为产生。
  3 心理护理措施
  做好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要了解他们的心理,而且要善于对患者的心理做出正确诊断,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治疗,遵循心理护理程序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3]。
  3.1 细致观察。了解患者的性格、爱好、病情变化和家庭环境等情况,准确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作为和患者亲密接触的护士,谈话时一定要注意礼貌,态度和蔼可亲,耐心听取他们的心声,对患者的要求尽量的满足[4]。通过直接和患者以及和患者家属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以便有针对性的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
  3.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充分尊重、同情、理解、信任和关心病人。病人入院时热情接待,由责任护士耐心介绍住院须知和医院环境、生活设施。关心病人的生活起居,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重视对病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病人交心谈心、作朋友。尊重病人,使其感到亲切、自然,避免距离和生疏感。
  3.3 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平时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主动以座谈的方式与患者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应通过诚挚而富有同情心的语言,鼓励患者通过各种方式宣泄内心的感受、想法及痛苦,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并加强病人的意志训练。向病人提供有关康复病人的事例及身残志坚人的故事,提高病人的意志力。对于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病人,我们从病情、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家庭情况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制定护理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同患者认真分析病情,介绍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成功经验,使病人面对现实,树立战胜伤残的信心。
  3.4 重视社会化康复。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减轻病人由于需要的满足障碍而出现的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使它们能正视现实,正确面对困难和危机。应用希望和失望学说[5]帮助患者在逆境中生存,根据病人健康状况,协助其重新制定可行的生活目标,使病人能看到康复和实现生活目标的希望,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5 维护最佳心理状态。积极维护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条件。由于此类患者的生理功能与性格出现明显变化,应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维护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
  4 讨论
  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身体的特殊性,较其他患者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不适。心理护理是心理调整和心理矫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6例患者认真观察、沟通,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主要心理反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时解决心理危机,使患者从伤残后自卑、无望、焦虑和抑郁的心灵阴影中解脱出来,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 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2-149
  [2] 柏桦.徐德艺,等.截瘫患者心理康复护理[J].中国康复医志,2001.5(6):371
  [3] 霍杰,计惠民.当代中国护理荟萃[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42-149
  [4] 李秀莲.心理医学[M].太原:山西科学出版社,1997:153
  [5] 徐兵.乳腺癌患者化疗不同时期心理状态评估及护理干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209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