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向骨骼健康投资 预防老年骨质疏松(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文泉

  金文泉
  中国科普作协会员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4年《中国食品报》华黎杯以“妇女营养与健康”为主题举行全国征文,笔者以一篇《女人比男人更缺钙》的千字文意外地中了一等奖。快20年过去了,人们的健康理念已有了长足进步,补钙已成了老百姓的共识,每年全国钙制剂销售已达几十亿元的巨大商机。然而,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症而骨折的病例却依然有增无减!
  俗话说,家底再厚,也会坐吃山空!人在青少年期间长成的一副壮实骨架,骨中的钙质竟会在中老年期间悄无声息地渐渐流失!从量变终于到了质变——钙质天长日久地流失导致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英文为Osteoporesis,有趣的是,从字面上看,是“多孔的骨头”的意思。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内钙质长期、缓慢地流失,骨量减少,骨密度低下,导致骨质变脆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钙是生命的扳机
  人体内的钙绝大多数储存于骨骼里,骨钙占人体总钙量的99%,其余1%存在于全身软组织和细胞外液中,当然也包括血钙。人体为了维持血钙的动态平衡,以维持生命活动而将骨钙溶入血中,如果钙得不到足够的补充,最终造成骨质钙的缺损,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新生儿出生时体内总钙量仅20~30克,经过20~30年的生长发育,体内总钙量增至1 200克左右,平均每天增钙130~160毫克。大概到35~40岁,骨钙的增长达到了顶峰,到了中老年期间便逐渐流失而下降。
  食物中的钙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经过胃、肠消化过程,分解成离子形式的钙才能被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这一过程必须要活性维生素D3参与才能完成,这就是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的原因。
  骨骼是一种独特的活性组织
  一、骨密度与骨松质
  骨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坚韧组织,在结构上可分为松质骨和密质骨。
  松质骨占人体骨量的20%,呈海绵状,由许多针状或片状的骨小梁互相交织构成。骨小梁之间有互相连通的空隙,形成骨髓腔,内有骨髓和血管。密质骨似象牙,坚硬、紧密,占人体骨量的80%。
  二、骨骼的基本作用
  1.支架与保护功能: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并赋予人体基本形态,对机体起着负重、支撑保护脏器及神经血管等作用。人体一旦发生骨质疏松症,骨骼支架功能就会遭到削弱,易导致骨折。
  2.运动功能:骨骼本身没有自主的运动功能。通过神经肌肉牵动骨骼,肌肉有序收缩时,以骨关节为支点,牵引骨骼杠杆,完成各种动作。
  3.造血与免疫功能:人出生后,骨髓腔中的红骨髓是唯一的造血器官,而且红骨髓还能产生各种免疫细胞。
  4.人体钙、磷的储存库:人体内99%的钙与96%的磷都储存在骨骼之中,密切参与机体的钙、磷代谢。当血液中的钙、磷增多时,即可转存于骨内;而当血液中的钙、磷减少时,骨内的钙、磷就会及时地释放至血液中。
  三、骨重建与骨吸收
  一般人误以为骨骼长成以后是一成不变,或者是少有变化的。但是,事实正相反。
  骨组织自身是不断更新的。在人的一生中,骨骼不间断地重复着陈旧骨清除、新骨形成的骨重建过程,经历着由骨量增长、骨质的改善到骨量减少、骨质衰退的历程。
  骨的重塑过程维持了“骨质”与“骨量”的动态平衡。骨的重塑使骨量相对稳定恒定;使陈旧骨得到更新;骨内的疲劳和微损伤得到修复;维持骨的形态、结构及组成成分的稳定性。
  骨质疏松症的表现与自我初诊
  疼痛
  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才出现骨痛。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以腰背痛为多见,直立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疼痛者只能大致指出疼痛的部位,具体部位常说不清楚。疼痛一般为钝性疼痛,如隐痛、胀痛、酸痛或放射痛、间歇痛与持续痛交替出现等。
  身长缩短、驼背
  身长缩短、驼背是继腰背痛后出现的重要临床体征之一。松质骨更易发生骨质疏松改变。人的24节椎体,每节前方压缩1毫米,身长可以缩短3~6厘米,并导致脊柱前屈,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驼背的程度越重,腰背痛越明显。
  骨折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的骨折,称为“脆性骨折”。骨折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经济负担,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
  据统计,我国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为甚。
  呼吸功能下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较严重,可引起胸廓畸形,导致呼吸系统功能变化,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根据以上四种表现,老年人如有出现基本上已可以初步诊断有骨质疏松的表现,如再通过医院骨密度测定,或X光片,乃至CT的测定,骨质疏松症就很容易确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692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