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41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11 - 70 - 02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内科常见病,部分病例可发生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1]。因此,早期及时、正确的诊治十分重要。笔者对41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男 22例、女19例,年龄18~40岁,均按照《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确诊。患者发病前1~3周内有感染病史,入院时临床症状以心悸、胸闷多见。
  1.2 治疗方法采用抗病毒药、促心肌细胞代谢药物激素、复方丹参注射液、强心利尿及抗心律失常等综合治疗措施,同时让患者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
  1.3 临床治愈标准心肌酶正常,心电图正常,心脏超声正常,所有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
  2 结 果
  本组患者均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平均住院天数为50d。有1例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经试用异博定而获得好转;2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经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后有明显好转。本组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者均痊愈,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出院,出院时临床症状消失,心肌酶正常,心脏超声正常,心电图基本正常。
  3 讨 论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须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检查,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病变。对近一两周内有病毒感染的青壮年患者,如有胸闷、心悸、气急等症状,既往无心脏病史者,应及时做心电图检查,一旦发现有ST-T波改变或心律失常,或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即应考虑本病之可能。年龄较大者应重点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年轻患者需与风湿性心肌炎及其他心肌病变作鉴别。对于患病毒性心肌炎后,尚需注意鉴别是否留下后遗症还是心肌炎活动。由于快速心律失常型留下偶发或频发期前收缩,传导阻滞型留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偶有漏搏,T波持续变异型等,而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无变化,化验室检查如心肌酶谱、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等基本正常,则可考虑为后遗症。如果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有所回复或加重,血液酶、血沉、免疫球蛋白或病毒抗体等有所升高,尤其是心脏较前扩大,心功能有减退,则需考虑有心肌炎活动的可能。目前,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主要是采取休息,给氧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心肌代谢药物,控制心力衰竭,纠正心律失常等综合措施。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量和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心肌代谢和病变心肌的恢复,改善心脏功能等作用。细胞色素C、肌苷、磷酸腺苷等,能参与和促进心肌细胞的代谢,激活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加速受损细胞功能的恢复,在治疗中可能有辅助作用,本组大多数患者因与其他多种药物合用,故疗效难以评价。复方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改善机体微循环的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使心肌细胞得到较多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物质的补充,有利于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本组应用结果表明,该药在改善胸闷、心悸、胸痛等临床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疗效。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毒、抗休克、抑制免疫反应、增加心肌溶酶体的稳定性、减少心肌疤痕增生、改善心肌微循环导等作用,故选择适当患者应用激素,对于控制病情和改善症状是有益的。但激素在急性期可抑制干扰素的合成,加速病毒增殖,引起感染扩散,故目前认为对一般患者不应用,尤其是发病最初的10d内。激素只适用于一般治疗无效的,病情持续活动,或有严重心力衰竭而顽固不愈或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 (包括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全身毒血症或有免疫反应明显证据者。
  【参考文献】
  [1] 王吉耀.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7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