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忽雷太极拳的源流与传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长念 张长思

  忽雷太极拳,旧称太极忽雷架,是太极拳的一个小分支,流行于河南温县一带,有着特色极为鲜明的技术风格。但是目前关于忽雷太极拳的创源问题各有其说,有一说为李景炎所创,也有说是陈青萍所创,传予李景炎。
  一、忽雷太极创拳的两种说法
  (一)李景炎创编忽雷太极拳
  关于忽雷太极拳的创拳者,门内普遍认为是清末河南温县赵堡乡陈新庄的李景炎在师承赵堡镇陈清平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逐渐发挥,创新成忽雷太极拳。据传,李景炎又名李对,自幼家贫,父早亡,和母相依为命。因受村中练拳之风影响,投在陈姓另一门下习拳。由于当时风气保守,好长一段时间都得不到真传,他便转投到陈清萍门下学习太极拳小架。他聪明好学,又在陈清萍全家染病的时候仍不离不弃,殷勤照顾又刻苦练功,因而深得乃师赞誉,乃被陈清萍收为入室弟子。学成后其功夫纯正,拳法精绝,后以保镖为业,江湖上有“铁胳膊李对”的美称。晚年的他精研拳法,为创编忽雷太极拳创造了条件。他总结毕生积累的技击精髓,博采诸家之长,对师传拳架从动作、身法、步法、练习方法及推手技巧诸方面进行再创造发展,形成了一套风格迥异的太极拳。此拳在发劲阶段,身手忽起忽落、忽柔忽刚,如闪电似迅雷,动作刚劲精巧,周身抖擞如颤抖,两脚搓碾震促嚓嚓有声,人称“太极忽雷(温县人俗称天上响雷叫响忽雷)架”。
  (二)陈青萍创忽雷太极拳说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是忽雷太极拳原本就是陈青萍所创编,李景炎继承。该观点认为:太极拳一代宗师陈清萍(1795-1868)根据阴阳八卦开合顺逆之理,将其一生武学精华心血,结合陈式太极拳的大架、小架以及二路炮拳中的实用动作,以及太极拳基本原理而融会创编。因感于弟子李对忠孝且练功刻苦所以传予他,后人称为忽雷太极拳。刘万坤在《“忽雷”太极拳起源》里提出:“陈青萍总结一生练拳心得,将太极功夫的运用分为二种劲路结合在拳架中,分别传与得意弟子。李作智、和兆元所传为代履劲,王赐信、李景炎所传为腾挪劲和忽领劲。”康戈武在《全面梳理太极拳发展脉络》中称:“有本的弟子、族侄陈青萍在有本所传拳架的基础上创造了两套架式。其中一套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步加圈,由简入繁,逐步提高技巧。另一套注重技击,常在周身一起转圈的过程中突然发劲,劲快而猛烈,有似旱天炸雷。前者青萍传于陈家沟北邻的赵堡镇,人称赵堡架,后者流传于陈家沟东邻的王屹档村,人称‘屹档颤架’或称‘忽雷太极拳’。”
  二、忽雷太极拳溯源
  根据实地考察访问,笔者认为:忽雷太极拳是清末的李景炎先生在陈清萍先生所传太极拳的基础上,新创编的一种风格独特的拳架。
  (一)忽雷太极拳的发源地
  忽雷太极拳的发源地陈新庄隶属于河南温县赵堡乡。赵堡乡位于温县东南部,东邻武陟县大封乡,南与荥阳县隔河相望,西接南张羌乡,北与武德乡和北冷乡接壤,面积55平方公里,乡辖22个村民委员会,166个村民小组。赵堡镇为赵堡乡政府所在地,是当地颇有影响的政治、经济中心。时至今日依然如此,赵堡镇的大街上,各种商贩、店铺鳞次栉比,行人络绎不绝,一派北方典型的集镇风貌。陈新庄与陈派太极拳的发源地陈家沟仅有一沟之隔。陈新庄本与陈家沟是一村,后陈氏家族日益庞大,于是部分族人在陈家沟村东另辟一村,名为陈新庄。也正是这么一个比较典型的小城镇,成就了“忽雷太极拳”今日的不断完善。
  (二)忽雷太极拳的出处
  太极拳一代宗师陈青萍总结一生练拳心得,将太极功夫的运用分为两种劲路结合在拳架中,分别传予得意弟子。李作智、和兆元所传为代履劲,王赐信、李景炎所传为腾挪劲和忽领劲。王赐信、李景炎同为师兄弟,他们把师傅所传的腾挪劲和忽领劲结合在拳架里,演练时,小巧紧凑,弹抖寸劲,两脚踏地,忽忽生风,逐步加圈,忽领三角,与人格手圆活忽领,将人击出,防不胜防,妙在哼哈二气。所谓哼哈二气妙无穷,就是听到哼哈三声人即跌出,当时人称屹档颤架,这就是“忽雷”太极拳的出处。
  (三)李景炎所创忽雷太极拳的灵感呈现
  李景炎出师之后,以保镖、护院、授徒为生。相传他在走镖途中休息之时,其所乘的烈马从地上忽然站起来,猛然地抖动身上的尘土,其威势惊人,马的这一动作使得李景炎顿时有所感悟。张德旺讲:“我父亲张宝成常讲,景炎老师出师后,模仿马的动态,又苦了练多年。有一天,景炎老师去看师傅陈青萍,师傅正在授徒,休息时,师父让景炎老师演练一下,众徒弟看得目瞪口呆,师父也感到非常惊讶,对徒儿的功夫夸赞不已,不禁感叹:对儿(李景炎小名)不仅越来越长进,而且还有创新之处,大胆地创吧!”此拳在发劲阶段,身手忽起忽落,忽柔忽刚,如闪电似迅雷,动作刚劲精巧,周身抖擞如颤抖,两脚挫碾震促“嚓嚓”有声,这些风格有别于其他太极流派,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之为“忽雷太极拳”或“忽灵架”,亦称之为“方圆八封太极拳”。
  三、忽雷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清末至民国时期,太极拳逐渐在中国大地普及开来。以杨澄甫、孙禄堂、吴鉴全、郝月如为代表的太极拳家,在当时各类有关武术活动和组织机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太极拳逐渐改变了以往在乡村中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取而代之的乃是各类武术馆、社等组织机构,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强烈的地域和宗法特色。但是忽雷太极拳当时并没有融入到整个太极拳发展的潮流之中,而是在当地延续着旧有的传播模式,主要的传播途径很有限,常以乡邻为中心,致使忽雷太极发展速度缓慢,发展空间狭窄,发展的途径也很局限。
  (一)忽雷太极拳的早期传承
  继李景炎之后,主要有李火焰之子、杨书文、张国栋得其传,而忽雷太极拳也逐渐形成了以杨书文和张国栋为代表的两系。两系传人同为忽雷太极拳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使得忽雷太极拳在温县、武陟、博爱、沁阳等地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展。
  〔张国栋一系传承〕
  张国栋(1866一1934),又名大贵,字应林。原系河南温县王屹档人,后因宅院改动,迁至相隔几步之遥的陈新庄。据其后人称,李景炎为张国栋的表叔。张国栋年幼时经常到李景炎家里看练拳,李景炎非常喜欢张国栋,认为张国栋为可造之才,便收张国栋为徒。据传张国栋嗜武如命,经常睡在长板凳上,一翻身滚下来便接着练功,经过多年习练,终于技艺有成。   为了生计,张国栋也在温县、博爱、武陟等地授徒,1928年后曾一度在河南国术馆任职。
  张国栋在武陟的弟子主要有刘修文、刘修道等人,在温县招贤的弟子主要有王世功等。此外还有张文成子、张宝成子、张连贵、陈应泉、陈克勤、陈雷、索茹英、范云路、韩振文、董笨、冉传续等弟子。
  〔杨书文一系传承〕
  杨书文,又名杨虎,祖籍温县东的武陟县,为当地富户,酷爱武术,为了拜访名师李景炎,将家迁至与陈新庄紧挨着的王屹档。杨虎一生习武不辍,多有所悟,对忽雷太极拳的继承与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所传的忽雷太极拳被当地人称为“杨虎架”,足见其影响之深。杨虎一生以授拳为业,曾在温县、博爱、武陟、孟县等周边县市授拳。据传,杨虎开场授徒之后,多为自己的弟子代授,而杨虎则在各地巡视,有时他自己也亲自授徒,在当地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传播网络。杨虎子辈、侄辈没有人跟其练拳,晚年时候,他将拳艺传给了侄孙杨绍舜。此外,其主要弟子还有谢功吉、陈铭标、陈应德、王立贤、张毛桃等人,另有一些弟子在战乱期间外出逃难,多不可查。
  (二)忽雷太极拳的当代发展
  当前,忽雷太极拳不仅在国内拥有众多的习练者,而且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漂洋过海在台湾和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传播。台湾高雄市王晋让先生与台北市杜毓泽先生均系杨虎再传子弟,曾数次派弟子来大陆寻根访师,与大陆同门联系交流。现任美国旧金山止戈武塾武馆馆长,被评为全美十大武术人物的美籍华人武术家徐纪先生亦系忽雷太极拳传人,目前正竭力在美国宣传推广忽雷太极拳。经近100年的发展,时至今日,忽雷太极拳也逐渐在国外有了一定的影响,在韩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都有众多的爱好者。另外,北京已成立了北京市忽雷太极拳研究会,传拳数百人。研究会成立后还致力于借助北京国际都市的优势向国外推广发扬忽雷太极拳,目前已有来自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国家五十多名外国会员。
  但是,忽雷太极拳在理论方面仍比较缺乏,仅有一些散见的歌诀拳谚,也较少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中国武术研究的这一块空白制约着忽雷太极拳的发展。
  四、结语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普及工作做得好的拳种得到了大力的发扬,普及工作做得不好的拳种不为人知,“忽雷太极拳”太极拳也正面临着后者这种窘境。
  忽雷太极拳太极拳是太极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保持了太极拳本初的原理,风格纯朴独特,具有极高的健身、欣赏价值和防身技击功能。老一辈武术家辛苦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不可在我们新一代人身上断送,所以我们有义务及责任去将它发扬光大,使得更多的人解它,喜欢它,从它身上受益。为此需要各方面一起努力来实现这一美好愿望:对于传人们来说,每个人都应该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团结意识,勤奋研究拳法拳理,在充分尊重和学习各式各派太极拳及其他拳术流派的基础上,齐心协力共图忽雷太极拳自身发展大计,而不可在历史传承问题上无谓地争论不休;对于理论研究者们来说,他们应当全面考察、广泛调研以得出较为客观的研究结论,并积极研究忽雷太极拳快速发展的方法途径;对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来说,他们应当关心支持忽雷太极拳这一优秀拳种和文化遗产的挖掘、继承、宣传和发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4323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