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里的“放心医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夏玲

  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拥有231名医技人员,设有27个功能科室和230张床位,覆盖3个街道办事处,实际服务人口20万人……些数字罗列起来,让人不禁想到这可能是一家二级医院,然而,它却是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都市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乡镇卫生院,2005年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年间规模扩展4倍,2012年在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中取得良好成绩。作为国内最大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一,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历了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所有历程,一直坚持自己的“厚德、栽道、求精、务实”发展理念,不懈努力,与时俱进。
  坚持基本医疗不松懈创造核心竞争力
  对一名在卫生行政部门、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机构都曾有过工作经历的管理者而言,现任中心主任田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之道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他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首要任务和核心竞争力建设都只能是做好基本医疗,“只有把病看好,才有起码的口碑和基础”。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是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而是全科医学照顾单位,目前把公共卫生诸方面工作强加给连基本医疗能力都十分薄弱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能影响这一新兴事业的发展。只有先把基本医疗做强,推行包括公卫在内的很多工作才有起码的基础和可能。”田中介绍说。
  作为一名走遍基层、熟悉情况的卫生战线老兵,田中认为目前不宜将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两个概念单列甚至对立起来,事实上,两个概念是互相交融的,公共卫生任务履行需要坚实的“三基三严”的技能与知识,而将健康干预及管理措施落实到日常诊疗行为,使之完善为全科医学形式并推及到人群,这便是公共卫生工作了。而强调通过建档进行全人群健康管理以及布置其他过高要求的公共卫生任务,是目前无法完成的“大跃进”式的指标。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言,必须着眼于基本医疗这个核心,用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培养合格的全科团队,力争以看病不难、看病不贵方式较好解决社区80%常见病、多发病问题,这才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的唯一正道。
  “做强基本医疗,就是做回医生的本来面目。”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打磨及提升医生专业技能,让社区医生对自己的职业有归属感和荣誉感,并建立自己的患者群,成为被人信任的人。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开展其他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就可以自然顺延。“以我们中心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工作为例,就由妇产科、儿科直接管理,妇科和产科的医护人员来承担具体工作,副主任级别医生担纲,相比其他中心让缺乏临床技能和经验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效果绝不一样”。
  “基本医疗做好了,能带来更多的实际收入,机构就会有自我造血功能,在目前国家未能立法,政策尚在试水阶段,才能让机构最大限度平稳地可持续发展。”
  新思维点燃创新之火从“被信息化”到自主研发
  说起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田中略带调侃地说,基层医疗机构不具备自主建立信息化的条件,以至于很多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是“被信息化的”,被动使用不全面不好用的软件,形成信息孤岛和烟囱,完全无益于机构发展。
  从2008年开始,苏坡中心自行物色西部一家较大的医用软件公司,双方紧密合作,一直致力于研发不同于官方指定的自主软件,全面建设全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此系统不仅能涵盖社区卫生“六位一体”工作,还涵盖医院信息管理体系多个功能,将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信息整合到一起,并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形成了双向转诊信息交换功能。2010年,这个完全非官方版本的数字化系统,率先成为成都市卫生局筹建之中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示范终端。
  回顾既往,田中感慨道,对于基层来说,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崭新的任务,任重道远,没有理性思维和远见卓识,则只能随波逐流,一事无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44762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