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9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有英 田希星 时军辉 徐慧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问题及对策。方法 找出社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风险及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 健全制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改善条件、加强对全员的教育和培训。结论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提高认识,可有效预防社区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社区医疗卫生机构;问题;对策
  作者单位:453000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张有英 时军辉);河南第一荣康医院(田希星);新乡市卫生局妇社科(徐慧) 随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及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社区服务中心(站)的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笔者随卫生局于2007年6月开始至今对一市的2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所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检查,并参与新老机构的年度审验工作。现报道如下。
  1 存在问题
  1.1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和技能缺乏、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因社区服务站或中心多是由个体开办或厂职工医院转行过来的,医务人员接受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少、国家出台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大多将医院感染与消毒隔离混为一谈,概念不清,认为医院感染是医院的事情,社区不存在。
  1.2 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规章制度不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医务人员少,往往一人身兼数职,看病、取药、治疗都由一个人完成,缺乏慎独精神[1],不能按规范要求执行,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1.3 布局不合理,物品摆放不规范 有部分医疗机构治疗室面积过小(<2 m2),有个别的无独立的治疗室;消毒供应室及换药室,无菌物品与清洁物品、药品等混放。
  1.4 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 一次性医疗物品购买未索取相关的证件及检验报告。重复使用现象较严重,使用后处理不规范,甚至个别医疗机构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作生活垃圾或作废品偷卖掉,给社会带来危害。
  1.5 消毒灭菌工作不到位
  1.5.1 化学消毒液的使用不规范 ①消毒剂种类选择不当:不能根据物品的危险程度和被消毒物品的性能来选择消毒液, 个别的卫生服务机构使用中、低效消毒液酒精和新洁尔灭来浸泡手术器械,甚至有使用过期的消毒剂,和找不到任何消毒剂现象。②使用消毒剂浸泡物品不规范:部分机构只更换消毒液,对盛放消毒液及被消毒物品的容器未进行清洁和灭菌的处理,检查中还发现少数持物缸存在积灰、污垢、生锈、缸内消毒液所剩无几、一个持物缸内放多个器具等。③消毒概念不清:对于需要灭菌的医疗用品(外科等小手术器械),绝大多数个体诊所和个别临床科室只是简单地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一下就直接进入患者体内,而诸如缝合针、缝合线等常用的小件灭菌物品更是如此,把消毒等同灭菌。对于需要消毒的诊疗用品(如体温表、止血带等)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处理,有的甚至只浸泡在水里。④消毒液使用不正确:消毒剂配置无准确的比例,靠估计;无浓度监测;不加盖、不定期更换;戊二醛反复使用不更换、不监测,器械随用随泡,使用时不冲洗,应该灭菌的达不到灭菌要求。⑤缺乏监测手段:大部分社区医疗机构未配备监测消毒剂浓度的试纸,更别说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生物学的监测。
  1.5.2 空气消毒的紫外线灯消毒不规范,监测不到位 有些单位的紫外线灯安装不合理,大部分医疗机构未进行消毒时间登记,不懂正确的使用方法、记录不全或无;有的紫外线灯损坏,而不能及时更换,灯管未做到及时清洁,导致消毒效果降低。绝大部分医疗机构未做紫外线强度监测,质量难以保证。
  1.5.3 压力灭菌器使用不规范 部分机构虽配置有,但有的不会用,成为摆设或为应付检查,有的不能用,使用的无任何记录,未进行化学检测、生物检测等。
  1.5.4 可复用的医疗器械处理不规范 用后清水冲洗即行灭菌处理;包布不能做到一用一洗,反复灭菌造成黑、硬,达不到灭菌的效果。
  2 管理对策
  2.1 建立医院感染监控体系[2] 卫生局领导非常重视,由卫生局妇社科主抓,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管副局长为主任委员、妇社科科长及社区中心主任为副主任、各站主任为委员,各中心又成立了感染控制科,各社区站又成立了感染控制小组,建立了三级质控网络。妇社科每年抽调三级医院的感染专职人员、医务科、社区中心主任、卫生局执法大队等人员成立检查小组,对各机构进行督导检查。对感染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较严重的机构责其停业整顿,对新审批建立治疗室、换药室者,要求面积必须≥8 m2,消毒供应室布局必须合理,否则一票否决。
  2.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卫生局每年组织1~2次医院感染知识讲座,普及医院感染知识,不断地更新医院感染意识,并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明确各级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做到了有法可以,有章可循。
  2.3 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进货、存放、使用等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要求执行。杜绝因一次性医疗物品不合格造成的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2.4 强化消毒灭菌管理工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针对目前社区医疗机构的特点,可复用的医疗器械用量少,资金短缺,人员紧张的情况,短时间内难以达到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要求等实际情况,可与大型的综合医院签合同,将可复用器械送至医院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确保灭菌器械合格率达到100%,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3]。
  2.5 做好医疗废物安全管理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本市成立了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并签订了回收合同,对所有的医疗废物实施了全程管理,由处置中心统一收集,无害化处理,回收时,做到登记齐全,医疗机构与处置中心回收人员双方签字,有效防止医疗废弃物的流失。
  参 考 文 献
  [1] 李玉,万艳春.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推进.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319-4320.
  [2] 韩燕荣,张金伟,吴丙杰. 社区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的方法与措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3):5016.
  [3] 张金秀.11所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49-3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4732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