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辉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白内障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以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测量值为(11.34±7.92)mm Hg(1 mm Hg=0.133 kPa)、中央前房深度为(2.65±0.20)mm、视力测量值为(0.62±0.10)优于对照组的(20.47±9.02)mm Hg、1.88±0.31)mm、(0.34±0.1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临床上可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032
  白内障是临床上的常见眼科疾病, 该病可导致患者视力值明显下降, 进而影响生活[1]。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先进的白内障治疗技术, 具有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等特征, 已广泛受到医师及患者的认可。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设备昂贵、对医师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目前尚未广泛推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同样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同时也易于在临床上开展[2]。在本次调查中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眼科门诊部纳入的100例白内障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无手术禁忌证; ②无基础性疾病; ③本次调查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中, 男30例, 女20例, 年龄50~70岁, 平均年龄(55.9±5.9)岁;对照组中男29例, 女21例, 年龄49~70岁, 平均年龄(54.2±5.8)岁。两组患者对于本次调查情况知情, 且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传统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常规眼部麻醉, 颞下方作小切口, 以直肌牵引线缝在切口处, 角膜穿刺后以线对球结膜进行夹取, 并向瞳孔外侧牵拉, 后切开全层作巩膜瓣。对巩膜瓣的深层组织进行切除, 切除形状为四边形。对角膜进行一定的按摩, 虹膜恢复后术毕。
  观察组患者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常规眼部麻醉, 同时为患者滴加爱尔凯因麻醉眼液。以缝线式对上直肌进行固定, 剪开上方球结膜, 并对巩膜进行灼烧。在与巩膜的垂直方向做反眉弓切口, 切口深度设为巩膜厚度的一半[3]。将囊袋脱出并钩住晶体核, 以圈器套出并将人工晶体推入后囊破裂口, 给予患者抗生素、地塞米松及甘露醇等进行术后处理。
  1. 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视力值等方面。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眼压及中央前房深度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测量值为(11.34±7.92)mm Hg、中央前房深度为(2.65±0.20)mm优于治疗前的(28.22±8.93)mm Hg、(1.28±0.45)mm;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测量值为(20.47±9.02)mm Hg、中央前房深度为(1.88±0.31)mm优于治疗前的(27.64±9.01)mm Hg、(1.29±0.50)mm;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视力测量值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测量值为(0.62±0.10)优于治疗前的(0.13±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测量值为(0.34±0.13)优于治疗前的(0.12±0.08);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视力值改善上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白内障是临床上的常见眼科疾病, 眼压升高是该病最为主要的临床症之一。因患者的眼压长期较高, 若不对患者进行降眼压治疗, 还可导致发生房角变狭窄等并发症, 诱发青光眼等疾病。手术治疗是白内障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案[4]。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特征, 且即使在基层医院, 该项术式也较易开展。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术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总结如下:①明确患者的切口位置, 根据患者的差异性, 为其设定针对性的切口, 为后期操作步骤奠定基础;②在手术治疗过程中, 需重视娩核这一关键步骤。虽小切口利于后期的恢复, 但需进行多项操作, 若切口较小可使得悬韧带及角膜内皮损伤, 不仅可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还可引发多种并发症[5]。本次调查中, 本院以晶状体圈匙取出晶状体核, 可避免对眼球等进行挤压, 可未伤及虹膜、玻璃体, 因此患者术后并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视力值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终上所述,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效果明显, 临床上可对该种治疗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云仙, 银丽, 赵勇, 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13):2691-2692.
  [2] 万义军.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15(14):80-81.
  [3] 喻平.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68例临床疗效观察.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9):1363-1364.
  [4] 谢明明, 张辉, 邹贺, 等.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比较.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2):261-262.
  [5] 白慧然, 张辉, 李卉, 等.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巩膜咬切术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1):2990-2991.
  [收稿日期:2016-03-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7474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