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双版纳州做大做强加工制造业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西双版纳州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加工制造业发展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西双版纳州加工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的为其发展提出可靠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加工制造业;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十二五”以来,西双版纳州突出抓好园区建设、产业培育、项目建设和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经济发展。但还存在工业基础薄弱、投资严重不足、园区建设滞后、创新驱动力不强、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方面问题。
  一、西双版纳州加工制造业发展现状
  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十二五”以来,全州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160.3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06.02亿元,年均增长17.54%,高出全省2.1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51亿元增长到61.72亿元,年均增长18.30%,高出全省7.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从111.16亿元增长到278.64亿元,年均增长25.83%,高出全省6.9个百分点。
  2.市场主体长足发展
  “十二五”以来,西双版纳州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52.67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09.19亿元,年均增长20.47%。2014年,全州新达规企业9户,总量达到63户,列为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21户,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增加6户,总量达30户,新增云南名牌2个,勐海茶叶公司跻身全省百强民营企业。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逐步成为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14年,新增私营企业1426户,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3.2亿元,增长了18.5%,占全州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达到了43.5%。
  3.园区建设初见成效
  西双版纳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累计投入资金150余亿元,仅2014年新建设标准厂房就达15.7万平方米,园区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3个工业园区均发展成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其中磨憨进出口贸易加工园区正在积极申报勐腊(磨憨)国家级沿边开发开放重点试验区。2014年,全州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园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逐步成为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西双版纳州加工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1.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西双版纳州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产业链条短,上游产业靠天吃饭,轻工业中只有制茶、制糖、制药、食品、家具、工艺美术品等产业,制造业较为薄弱,尤其是橡胶产业,资源丰富加工制造业微乎其微。重工业中只有矿产业、电力、建材等少数几个产业,随着新山铁矿资源开采困难等问题的出现,支撑力逐步弱化。2014年,全州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户,亏损企业23户,亏损面近40%,其中铁矿采选业、制糖业、铁合金冶炼业亏损面均达70%以上。
  2.工业投资严重不足
  投资规模小、增速低、占比小,成为制约西双版纳州工业发展的一大瓶颈。2013年,西双版纳州工业投资只有22.3亿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0.66%,政府财政资金每年在工业方面的投入不到1000万元,对工业发展只是杯水车薪,不能有效撬动民间资本进入。
  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2013年,西双版纳州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98亿元,占云南省省79.8亿元的3.73%;财政科技支出0.43亿元,仅占云南省省42.6亿元的1.01%。从企业创新能力来看,由于相关部门对高技术产业扶持力度不够,导致高技术企业数量少,档次低,规模小。从重点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较差,多数制茶企业仍沿用传统作坊生产工艺,制糖企业的技术设备还停留在80年代水平,小、散、弱、乱等问题较为突出。
  三、加快推进西双版纳州加工制造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推进西双版纳州加工制造业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金融和风险投资为支撑,吸引社会资金和引进内外资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推进银保政、银保企合作,扩大优质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试点,建立产融对接合作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到主板市场上市。积极推动信托资金、融资租赁工具进入加工制造业领域。
  2.大力开展科技创新
  加快整合相关财政资金和各类科技计划,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倾斜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增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规模,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推进后补助方式资助企业重大突破性创新研发。积极实施企业创新工程。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名牌和省级新产品,引导企业申报企业产品标准,重点抓好制茶、制胶、制糖、铁矿采选业等行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以点带面,带动其他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开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搭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进工业园区、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的合作,不断增强西双版纳州在橡胶制品制造、绿特食品加工、傣药南药及保健品、木竹制品及家具制造、民族工艺品制造等领域自主研发能力。
  3.要完善基地基础设施
  要加强对原材料基地建设的统筹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标准化基地单元建设。大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加大对基地的水利设施投入力度,提高灌溉保障能力。加快原材料基地道路电力、通信设施建设,农网改造要延伸到原材料基地,通信设施要覆盖到原材料基地,确保基地能通电、通信、通网络。
  参考文献:
  [1]周玉燕,桂蓉蓉. 西双版纳州开放问题探究[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03):131-134.
  [2]董明锋. 西双版纳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1-4.
  [3]人民银行西双版纳州中心支行课题组,马咏洪,卢皓,余玲. 金融支持西双版纳州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 西南金融,2007,(07):35-36.
  [4]人行版纳中支课题组,马咏洪,卢皓,余玲. 金融支持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07,(06):156-158.
  作者简介:王宝莲(1991-7-),女,汉族,河南新乡人,云南财经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130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