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乡土文化落地生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与智慧结晶,是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征,也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而广大农村则是滋养乡土文化的肥沃土壤。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不断撤并,打破了乡土文化固有的传承模式,导致乡土文化逐步走向消亡,面临断裂危机。
  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今天的孩子如果不知道家乡的人文历史、独特民俗、传统技艺,无疑是现代教育的缺失和遗憾。因此,让乡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引导学生学习和弘扬乡土文化精华,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内涵,是新时期留住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2008年以来,由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政协牵头,组织团队开发了县级小学义务教育乡土教材,历经编写、试教、推广等阶段,乡土教材在全县40所民族聚居区学校得以实施,从而让优秀的乡土文化嵌入孩子的心里、脑里。
  一、乡土教育的发展现状
  长顺县隶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境内有汉族、布依族、苗族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6.4%,古称“夜郎故地,杜鹃之乡”。
  经过10年的撤点并校,长顺县现有小学71所,小学教学点13个,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高级中学1所,中职学校1所,幼儿园44所,在校在园学生和幼儿42000余人,教职工2600多人。各级各类教育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乡土教育边缘化,地方课程成为主课的阵地,传统文化面临传承断裂的危机。长顺中小学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按照统一课标开展教学,为了追求“教学质量”,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作为传承地方文化的地方课程也成了辅助语文、数学的第二课堂,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加之小规模学校撤并,寄宿制学校增多,学生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原来全靠家长传承民族文化的方式被打破,寄宿儿童从小失去了传统家庭教育的机会,这些孩子对本民族固有文化传统缺乏了解,对风俗习惯知之甚少。久而久之,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年轻一代已经失去学习本民族文化的愿望,这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慢慢走向消亡,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脱节,民族文化成为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的文化符号。
  其次是乡村学校工作与乡村生活脱节。乡村学校虽然坐落在村寨,但多数教师没有深入乡村生活,许多工作无法开展。在“两基”攻坚的同时,上级要求各校深入村寨开展扫盲教育和宣传“两基”工作,但效果并不好。而坐落在布依村寨的冗雷小学把“教育政策法规”“两基知识”“农技知识”“保学控辍”等内容分别编成布依山歌,由村民在赶场天演唱,并把演唱光碟发给学生带回家给家长观看,工作效益大增,不仅完成了当年扫盲任务,还动员了辍学在外务工的79名学生返校读书。
  这件事使教师们认识到,学校教育不能脱离乡村实际。面对农村教育的困境,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落实和推进课程改革,将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丰厚的民族文化很好地保护与传承下来。于是,部分学校的教师开始尝试新的课题―乡土教育。
  二、乡土课程的开发
  2006年前后,长顺县冗雷小学、摆雅小学、马路小学的教师结合当地民族情况,率先尝试编写乡土知识读本,把民族文化引进校园。马路小学和摆雅小学主要选编了地戏和舞蹈,学生较为喜欢,而冗雷小学编写的《布依遗风》虽然详尽介绍了布依族的起源、教育、风俗习惯、节日、人物等,但内容多、形式单一、没有互动性,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们一时陷入被动局面。
  2008年10月,县政协到湖南凤凰参加全国第三届乡土教材研讨会,对本县乡土课程开发进行了指导。2009年5月,又成立了由县政协、教育局、民宗局和前期尝试编写校本教材的教师组成的“长顺县九年义务小学阶段地方教材编写小组”。在专家指导下,培训乡土课程开发人员,依靠当地师生和乡土人才的力量,2010年10月开发出长顺县第一本乡土教材―《这方热土这方情》,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试用,同时还编写了教学辅导用书,正式把乡土文化引入课堂。
  三、乡土课程带来的影响
  为使教材得到较好地使用,县政协牵头的开发团队采取先行试点的做法,选择了苗族、布依族、屯堡人较多的三所小学试点,将开发的教材应用于教学,在督导推进中总结经验,由点及面推广至全县40所学校。如今,乡土课程已在40所乡村学校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这些年来,长顺县乡土教材经历了编写、试教、推广、评估等过程,许多教师以学习培训、试教推广、实践活动等形式参与其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从学校到社区、教师和学生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转变与提高。
  1.乡土文化接受范围扩展
  首先是教师的转变。在开始编写民族知识读本时,选编内容多、原创少、操作性不强,激发不起学生兴趣。在参加编写县级乡土教材后,大家认识到,乡土教材编写要有本土气息,不能应收尽收,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当成地方史志来编写。其次是家长的转变。一直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家长都习惯把“民族文化”当成落后、愚昧的东西,拒绝传授给子女,所以才造成许多非物质文化失传。乡土教材的开发编写过程中,我们引入了许多现实素材,许多家长都想不到自己还能上教材,感到很亲切,生活中也开始积极向孩子们传承民间文化。
  2.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乡村学校,许多教师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但教学技能欠缺。许多教师把乡土课程当成语文课来教,讲得多,做得少,讲得细,做得虚,教师包办,生怕完不成任务。推广乡土教材后,教师从培训中得到启发,大胆采用“参与式”教学,教学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决定―有的以课堂学习为主,课外实践为辅;有的则以课外实践为主,课堂学习为辅;有的则是课内外相结合,小课堂与大课堂相结合;还有的是以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进行。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在其他学科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提升了教学质量。   3.校园文化特色显明
  这些年来,农村学校一直在模仿城市教育,沦为城市教育的尾巴,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主题不够突出。在实施乡土教育过程中,教师深刻体会到,学校既然坐落在民族村寨,校园文化就要体现民族特色,要求学校努力做到“五个一”―有一处民族风格建筑,有一本民族知识读本,有一套民族服装,有一台民族文艺节目,有一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校园文化建设保持鲜明的特色和个性。
  4.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农村学生见识少,缺少交流,大多性格内向,上课只听不发言,教师启而不发,教育质量不高。在使用乡土教材的班级,由于教师多采用参与式教学,学生转变很大,课堂发言积极,喜欢参加实践活动,教学成绩逐年提高。试教乡土教材的过程中,学校把科技实践活动与之结合,作为学校开展科技实践的一个项目。2012年举办的贵州省第28届青少年科技大赛上,冗雷小学选送的“让民族之花盛开于美丽校园”主题活动获得科技实践类二等奖,这让我们看到了乡土教育的希望。
  5.村校互动日渐加强
  陶行知先生最大的愿望是让“学校成为乡村文化活动的中心”。乡村学校虽然坐落在村里,但相互间却很少往来。在乡土课程教学中,学校主动邀请民间艺人到学校担任指导教师,又主动承担主持村里民族节日庆祝活动,把枯燥乏味的时事宣讲改为村民乐于接受的形式,指导村民自编自演文化节目,使村民有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这样就拉近了学校与村民的距离,学校逐渐成为村里文化活动的中心,也积极推进了该县“富学乐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建设。
  6.民族文化地位得到提升
  近年来,长顺乡土教育实践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贵州省教育厅和民宗委先后投入专项资金支持长顺冗雷、摆雅小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活动。三所试点学校成为长顺乡土课程师资的培训基地。正如西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王鉴所言:“长顺乡土课程的开发及教材出版,使少数民族文化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成为可能。”而乡土教育让更多的乡村学校美丽起来,与社区的联系紧密起来,让乡愁乡情留了下来。
  总之,乡土教育需要有符合当地特点的教育内容,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从爱自己的家乡开始,建立生活信心、文化自信,从而从容地走向未来社会。通过开设乡土教育课程,学校各方面都有了变化,教与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大大增强,课间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孩子们的童真、童趣、灵气得到了充分展现,整个校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1.贵州省长顺县摆所镇教育督导办公室;2.贵州省长顺县政协)
  责任编辑:赵彩侠
  zhaocx@zgjszz.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135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