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课堂提问作为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往往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要形式。所以,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就这一问题做了些许尝试:
  一、问题的设计
  1.切合文本,合理设疑,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针对文本内容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进行了思维拓展训练,突破课文重点、难点。如在教授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学生读完全文,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为什么?由此引出全文的基调――忧伤的、悲凉的,由“含泪的微笑”总结出“悲凉的颂歌”这篇课文的主题。由此可见,课堂提问的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让学生一下子就把握住文本主题。
  2.反向思维,设置矛盾,激发兴趣。
  语文教材不仅是一个较为严密完整的内容系统,而且是一个方法系统。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单刀直入,缺乏启发性,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假如我们换一个角度,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问时除了联系特定的语言环境,还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这样便于抓住学生,易于激起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易于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如教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预备性的问题:一般盲人渴望见到光明为的是行动的方便,本文作者是否也有这种想法?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反向思考,点到即止,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样,待到读完课文,学生自然会感到作者的形象比自己原来所想的要高大得多,从而增强鉴赏的愿望。
  3.层次分明,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课堂提问方式灵活多样,不同的提问,效果不一样。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仅靠一两次提问是不够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变换提问方式,诱发学生探求欲望,高屋建瓴,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由认知类问题逐步过渡到深层次的分析理解、综合运用、鉴赏评价,逐步诱导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层次的提问,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如在教授巴金的《灯》一文时,作者除了写眼前的灯,还写了哪些灯?生活中的灯多种多样,课文却只写了几盏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灯?它们有共同之处吗?如果有,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虽然老师在反复追问,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回答时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二、提问的技巧
  1.切合学生需要,把握恰当时机。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老师过多地干涉尤其在学生阅读顺畅时,不合时宜的提问只会打断学生的思路。所以,在学生思考时,教师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就介入,就会减少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介入过晚则会让学生过久处于迷惑状态,使其学习兴趣降低。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教师无需介入,学生们就能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提出一个问题时一定要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达到“排忧解难”的目的。
  2.合理分配问题,注意提问的“度”。
  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但不注意合理的运用,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设想一下,一节课是在老师源源不断、轰炸式的问题中度过,学生会因为形式的单一产生疲惫,更严重的会使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而且,在把握“度”的同时,老师还要注意课堂问题的分配,因为学习水平高的学生(高成就学生)参与课堂交流机会多,水平低的学生(低成就学生)参与机会少。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比其他学生更愿意回答问题,这样的学生相对来说其思维、记忆能力可能好一点,而教师往往也有意把更多的问题花在这些学生身上。久而久之,不愿回答问题的学生将会失去学习兴趣,有种被教师遗忘的感觉。所以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恰当分配提问,区别对待学生。如对部分学生采用指导性提问,有意识点明问题的关键点,同时组织学生仔细倾听回答,参与确认、修改或补充。同一问题也可以提问几个学生,无论答对与否都可能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认识。
  3.挖掘文本实质,切中问题核心。
  模棱两可、指向不明或包含范围较大、难度较高的问题会使学生难以下手、无所适从。我们在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老师一个问题抛下去后,下面寂静无声,使得原本就有些紧张的氛围更像是凝固了,将整个课堂带入被动状态。或者是老师把题目分析得一清二楚,之后再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学生异口同声地喊“是”或“对”,看似学生都会,实则是“花架子”,把学生当成听课机器,根本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问题太简单,不仅无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且还容易浪费课堂时间。
  4.把握学科特点,切合学生实际。
  语文是“国语”和“国文”的合称。它除了“工具性”这个功能之外,还有“人文性”、“文学性”的一面。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不仅要体现它的工具性,更要重视它的文学素养,重视整体感受,培养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如在教授《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让学生指出课文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这种问题难度不大,又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对文章有所了解。因此我认为,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要有从总体到局部再到总体的过程,先是整体感受,再是对重点段落或知识点作具体研读,最后是站在高一层次上对文章进行小结或回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266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