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森林中的一棵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这篇仅有84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入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本课教学我是按照“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进行设计的,先用较少的时间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线索与主要内容。我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了古代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这部分属于“写什么”层面。接着用较多时间进行微观阅读,这属于“怎么写”层面。最后是比较阅读,这属于“为什么这样写”层面。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本课的教学在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这节课没有最能体现文本独特价值的主问题。教师作为教材的从教者,既要有宏观的架构,对全套教材有较明晰、恰当的认知,清楚哪一册、哪一篇适合落实什么知识点或能力点等;又要有微观考察, 每一篇教材文本都应该确定其独特的文本价值,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都要了然于胸。这节课“散点开放”的教学设计,揭示出我还缺乏对整套教材、整册教材的宏观架构,只把一篇课文当作“一棵树”,而缺乏这棵树是“森林”中的一棵树的意识。
  对于《记承天寺夜游》,我以为,应该艺术地设计“主问题”。 所谓“主问题”,就是课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的重要的提问。设计到位的“主问题”,能够轻便有力地牵动对全篇文章的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和整体赏析。克服课堂上的“碎问”“串问”,将长久以来教师“追问”式的教学局面改变为学生研讨式的教学情景。由于每个“主问题”都要牵动有一定时间长度的讨论,那么教师的讲析就可以转化成对学生讨论的评点、与学生的对话以及对活动结果的精彩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的“主问题”设计应该是通过对文本相关信息的分析来体会“闲人”情怀。确定了主问题后根据文本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已经具备的相关知识,从下面的问题入手落实主问题:1.从首句中读出哪些信息?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除了点出题目中的“承天寺”外,还能透露出什么信息?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一层叙事有何言外之意呢?4.如何理解文中写月夜景色的目的?5.怎样理解“闲人”一语?
  总之,教师所要做的,是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教学机智,并在教学设计中,多一些构想,让这些构想努力贴近实际,这样在实际教学中,就会越来越高效。教师需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机会就会收获惊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279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