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国英语”引入课堂途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文化的传播,不论哪种形式,比如通过加大我国富含文化的特色产品的对外贸易或者是宣扬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的景点等方面,都离不开语言这个重要的媒介,我们的学生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能用英语来表达中国特色事物。无疑,“中国英语”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路,将其引入英语课堂是一种有效促进未来文化传播的手段。如何引入,需要从教学方式和内容、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以及考核机制等方面出发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英语 英语教学 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4-0208-02
  “中国英语”和中国的特色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不同时期出现的一些特有概念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具备的特点。作为这样一种产物,它的出现势必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所以,为了传播中国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慢慢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症,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文化教学,引入“中国英语”是一种积极手段,它不仅能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文化平等意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如何更全面更有效地引入“中国英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考虑到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不平等现象,以及文化在传播中所起的作用,结合中国在国际上日益深远的影响力,高校需要输出大量的能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人才,这也就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乏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教学的主体、教学对象、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以及考试机制等。为了促进中国文化的深入学习,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学生时代知识的积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对社会的贡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的学习和深入理解绝大多数取决于课堂以及课下的学习。对于英语教学而言,虽然不能系统性地进行文化介绍,但是点滴的积累同样是不可小觑的。所以,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起着关键的作用。
  从教学方式上,为了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自身文化,需要学生能辨别两者的异同点。因此,教学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比教学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目前,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缺乏这种对比意识,不知道如何去思考。那么这种教学方式,不论涉及到的内容面多么宽泛,通过对比分析都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批判审视而非一味接受。作为国际性的语言,英语越来越早也越深入进入他们的生活中,多数从学前班就开始了,所以他们的思想更西化,难以深入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也就淡化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由内而外产生的自豪感和优越感。通过课堂上的输入和对比,这种现象会逐渐改变。不过,方式太过单一会造成课堂的乏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话题的辩论,分组探讨或者团队合作等形式丰富课堂。
  从教学内容上,教师更肩负着重任,需要合理安排一些文化方面的内容,同时内容还需要不断更新。比如,《综合英语教程》第三版第四册第六单元,有篇关于“Chinese food”的文章,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但如果只是按照文中侧重讲食物的制作过程多么繁琐,学习一些语言点,可想见课堂效果不会很好。所以,教师可适当加些中国特色食物的英语表达,也就是引入一些“中国英语”,比如,chow mein(炒面),云吞面(wonton noodles),Shui Xi, or Water Banquet(水席)等,学生能了解到这些食物名字的来源及其蕴含的饮食文化。再如,学生对西方节日耳熟能详,然而,多数学生不知如何用英语去表达中国二十四节气,甚至记不全是哪些。而我们的老一辈们却是铭记于心,张口即来,比如,立春Spring begins,春分Vernal Equinox,谷雨Grain rain等。谈论著作、知名人士、电影等,同样可以东西方进行对比。需要提及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特色事物不断涌现,英语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经验,批判性的思维,适时融入新内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语料库的发展为“中国英语”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河南师范大学李文中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本土化研究”(孙海燕,吕静,2010),开启了中国英语语料库建设的研究。此后国内外学者也开始了相关中国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如香港城市大学方称宇博士(2012)开展的“中国英语对比语料库”建设。语料库的建设将会为教学内容提供更准确的“中国英语”,可以充实英语课堂。
  二、课程设置
  当前的英语教学片面强调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因此,在学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有很多与英语国家文化相关的课程,例如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下面罗列一些知名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没有和中国文化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中与文化相关的课程有:中西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国家形象与跨文化传播。学校对选修课也做了规定: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选修至少6门课程,18学分,设置了六个模块的全校通选课(包含中国文化),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修满14个通选课学分,每个模块至少要选修2学分。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没有和中国文化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中与文化相关的课程有:语言与文化、西方思想与近代中国、大众文化简介与批评。要求选修至少38学分(2014版)。
  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语言文化方向及英语教育方向):和中国文化相关的必修课有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没有和文化相关的选修课。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没有和中国文化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中与文化相关的课程有:跨文化交际与英语语言、中国文化概论。
  四川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没有和中国文化相关的必修课。选修课中与文化相关的课程有:跨文化交际(限选课);中国文学经典英译选读和中国文化导论及经典文本选读(语言文学方向限选课程);中国文化导论及经典文本选读和中西文化比较专题(专业任选课程)。要求其中专业任选课程共16门,学生须在专业任选课程中选择6学分的课程进行修读。   虽然只是选取了部分学校,不过从这些学校的课程情况可以窥视出多数学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如上所示,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英语课程极为有限,除了涉及到一些跨文化交际模块的课程。然而,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很小,并且大多属于选修课,所以选择和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与否取决于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如果没有硬性规定,很难确保学生都会优选那样的课程。此外,尽管许多学校开设了中国文化的选修课,但是所用教材及授课语言大都是汉语。因此,学生并没有习得如何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中势必会影响学生交流时的准确性。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开设这样的课程,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类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但是要达到真正的平等交流意识,准确流利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这种缺失英语输入的课程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当然,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从课程内容的增设、课程性质、课程选择的政策以及授课语言以及教材考虑。首先,可以多开设一些和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可以很宽泛,也可设置专题,比如可以开设和院校所处地区相关的历史文化风俗的课程。课程性质由学校根据专业本身的情况,结合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衡量。其次,如果课程性质是选修课,学校可考虑制定相应的学分要求。比如,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一门或者两门和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除此之外,授课语言多是汉语,所以学生无法从另一门语言的角度了解中国文化,在教师无法双语进行的情况下,结合学生自身水平,在进行教材的选择时,可以优选那些知名人士所编著的英语为载体的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籍。这样不仅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能使学生用英语准备表达中国文化。
  三、教材编写
  教学计划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讲授是根据所用教材来进行的。因此,文化内容在课堂讲授的比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的内容。所以教材的编写至关重要。而我国目前常用的英语教材,中国文化的内容比重微乎其微。比如,常用教材《新编综合英语》(英语专业)、《全新版大学英语》以及《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英语),虽然经历了几个版本,然而内容变动比较小,涵盖中国文化的内容更少。所以,缺乏有效的文化输入,学生很难从课本里习得一些正确的英语表达来表述中国文化,那么在语言交流中,无法自如准确进行输出。语言是一种工具,随意错误地表达在某种程度上也许可以使交流进行下去,然而其造成误解甚至严重损失的例子也是不计其数。因此,有必要认真考虑一下教材编写的内容。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可以尝试在内容上加大中国文化的比重。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目的语文化以及本土文化的同时习得,也便于教材授课内容的安排,通过对比教学法,加深学生的记忆。学生在和外国人交流时也能深刻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和专业书籍相比较而言,英语类教材,尤其是上述的那些英语专业或者大学英语使用的教材,更新的速度较快。所以在编写时,可以考虑采用一些描述中国文化的经典文章、西方学者或国人翻译的中国文化类的译文等。
  四、考试评价机制
  近年来,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一直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以及学习的最终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既然将“中国英语”引入了课堂,又如何体现它的效果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考试。中国文化重要性的彰显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虽然,很多高校对学生并没做硬性规定要求通过四、六级,但多数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每年仍有不计其数的学生参加这类考试。近年四、六级的改革让我们看到了它对学生本土文化的考核力度。翻译部分几乎都是关于中国文化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其分数权重和作文一样,足见其重要性。
  因此,考试是一个最直接的体现方式,虽然不能展示学生所有的能力,但它是考核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当然,考核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无论是哪一种考核方式,关键是考核内容必须涵盖以“中国英语”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容,结合教师课堂所授内容,建议分数比值占总分数的1/4或1/5,充分凸显本土文化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考试机制,促使学生在课堂接受文化的熏陶之外,也能自觉积极地加强课外对文化的学习,充实自己。
  五、结论
  文化的输出也日益重要,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为文化的传播架起了一座桥梁。正如李书香(2008)所说“如果我们的文化早就像圣诞老人一样为外界所了解,那么艺术家韩美林先牛所设计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原型――金、木、水、火、土,就不会因担心外国人不懂五行而改成――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这些‘国际化’的形象了。”那“中国英语”势必会让其他国家更快速了解中国,尤其是一些中国特色文化或特有事物。相信随着中国更加强大,“中国英语”也会在教育、文化传播、对外贸易、旅游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称宇.《中国英语对比语料库》的设计、建立与初探[J].语言研究,2012(04).
  [2]李书香.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语言媒介――中国英语[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0).
  [3]孙海燕,吕静.中国英语语料库的建库与应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责任编辑:张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333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