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民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重要特征。本文探讨了农民市民化推进过程面临的主体性和制度性制约因素,提出强化政府责任,促进社会公平;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强化制度创新,优化制度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 农民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D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006-02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城镇化的核心就是人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让农民和市民平等共享现代化成果。
  一、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的重要性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现阶段城镇化推进的重要任务,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社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民市民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但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民市民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让农民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来,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村向城市聚集,增加城市人口的数量,可以扩大农产品的有效需求,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城镇化全面带动农村。
  (二)农民市民化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方针。但目前,农业现代化仍是新四化的突出“短板”。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由之路。我国人多地少,户均耕地规模小,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的意愿也不断下降,出现了粗放经营甚至抛荒的现象。同时,小规模的农业生产难以应对国际竞争,因此,发展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可以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来,农民的土地资源可以通过流转、转让等方式集中到专业农民手中,把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推进农民市民化有利于实现社会融合
  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大约为1亿人,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一半以上。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数量的增加,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受到冲击。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高,利益诉求强,渴望融入城市,最终留在城市。虽然他们工作在城市,但却享受不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福利待遇。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方面矛盾都比较突出,人民对公平公正、共同富裕的要求特别强烈。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待遇不对等问题,必然引起人们对社会公平公正问题的争议,也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只有进一步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才能创造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淄博市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动力,城镇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
  (一)主体性制约因素
  从农民自身的主体角度来看,农民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和聚集,农民实现了身份的转变,过上了城市的生活。但是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也开始呈现,从市民化的要求出发,以及从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趋势来看,他们的自身素质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比城市市民要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比较弱。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水平低、缺乏技能培训的进城农民的就业领域比较窄,直接影响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有一些农民,进城后根本很难找到工作,有的农民年轻的时候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或者从事别的体力劳动,后来被淘汰了,又回流到农村;有的虽然生活在城市很长时间,但很难融入城市,缺乏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当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以后,才会逐步带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并不断适应市民化的内在要求。
  (二)制度性制约因素
  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农民市民化也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首要的是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我国户籍制度将公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把人口分成了农民和市民,为两个群体明确地贴上了对应其身份的标签,使农民包括进城务工农民无法享有与市民平等的权利,例如劳动权、居住权、社会福利权、子女受教育权等。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也存在着种种制约和障碍。比如,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近些年才刚刚兴起,目前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保障水平比较低。同时,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完整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此外,进城务工农民流动性大、工作稳定性低,难以适应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门槛高、转移难等现状。
  除了户籍制度等相关的制度性制约以外,与土地相关的制度在市民化进程中也表现出消极的影响。比如,土地流转问题。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但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土地流转不规范;土地规模流转难度大;土地流转保障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农民市民化进程。   三、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府责任,促进社会公平
  各级政府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性,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上要立足社会公正原则,平等对待进城农民和城市市民,让进城的农民享有和城镇人口同等的工资待遇及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各项福利,使进城农民同样有机会通过教育、培训、升迁等途径向社会上层流动,不仅实现收入的增长,同时实现职业和社会地位的提高,让农民逐步摆脱农民身份的束缚,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通过合法劳动参与到城市生活,让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到城市中来,加快市民化进程。
  (二)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市民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民自身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的整体素质。无论是进城务工,还是就地发展,素质都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决定着由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成功率。综合素质高的农民,进入城市后一方面容易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取得相对稳定的职业收入;另一方面又容易融入市民社会,得到市民认同。因此,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各地、各职业学校要把做好就业工作作为拉动招生、提高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措施来进行。还可组织开展短期培训,常年招生、常年培训、常年安置就业,做到培训、就业、管理一条龙服务。
  (三)强化制度创新,优化制度环境
  消除农民市民化障碍的根本出路是要强化制度创新,把促进农民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及向市民转化作为目标导向,加快破除市民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确立新的制度,使农民市民化真正获得制度保障。一是推进户籍改革。变农民为市民,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彻底打破户籍限制,对户籍制度进行全方位、大力度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取消附属在户口上的各种利益,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达到户籍与各种福利待遇完全脱节,使公民获得统一的身份,充分体现公民有居住和迁移的自由权利,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二是创新土地制度。就土地制度改革来说,必须加快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土地使用权能够自由转让,当农民外出打工时能将土地使用权转包、出租、继承或有偿转让,或者作为资本入股,取得其应有的股权和红利收入,使外出务工的农民和从来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年轻农民能够不受硬性承包的土地的束缚,让农民有条件在城市生存下去,而且会更有进城的积极性,从而可以加速他们的市民化过程。三是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城市已经基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还比较薄弱,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宋仁登.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2]刘智元.论农民市民化及其主体素质[J].现代经济探讨,2014(12).
  [3]郑彬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国劳动,2015(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577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