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物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物理教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物理,用物理,也是物理教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让物理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也处处与生活联系,物理对生活、对社会有用,物理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物理生活情境中愉快的探究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可采用讨论、辩论、小组活动、参观、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社会活动从认知、能力、观念等方面做准备。初中学生已经具备相当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含着大量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或者问题。例如,雷电是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书包带为什么要做得宽些等。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对于学习物理知识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多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了密度及其应用后,我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农民选稻种时需用密度为1.03×103kg/m3的盐水,今配制2L盐水,称得质量2.4kg,请你检验这样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若不合要求,是加盐还是加水?每2kg原来的盐水应加多少盐或水?这是一个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必然用到混合物质的密度知识,在知识的迁移过程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学习了电能、电功率以后,可让学生查出家中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推算一下,允许接在这个电能表上各种用电器额定功率总和是多少?记录电能表1 min的转数,怎样用这种方法测量一个用电器的电功率?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在一切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学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学生,学生应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中,应根据情况适当多安排一些实验,特别是探索性、开放性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而鼓励学生运用物理知识思考实验。实验有很多种,演示实验,操作实验等等,在实验仪器和条件允许时,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堂或课后亲自动手去做实验。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重温所学过的知识,并在自己发现知识的情况下,容易接受、掌握知识,还可以从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摸索到一些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所谓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教材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应带领学生去实验室完成实验,不能只在课堂上演示实验,甚至口头描述实验替代。当然,演示实验也具备了一些优点,如省时、现象明显、效果较高等,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在教学中也可适量采用。因此,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甚至让学生上讲台操作。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动手进行自制教具、设计实验等活动。例如,在进行声学教学后,可先演示一个用简单的日常用具制作的“土电话”,然后让学生课后探索利用生活中各种器具制作简易“土电话”。
  四、作业应是多联系生活的习题
  在课外如果仅布置书上作业,学生不但感到压力大,并且没有兴趣,觉得很枯燥无味,要么就是很机械地完成,如布置学生观察自家使用的洗衣机、电视机、录音机或电扇空调等家用电器的名牌或说明书,了解有关内容,识别有关符号,知道一些数值所含的物理意义,引得学生按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简单的安装,调试及安全使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长他们的才干。又如,讲电磁铁时,可引导学生课后做一个小电铃,这样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找到了兴趣,以后会自主地进行课外小制作。
  总之,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是物理教学的源泉,生活也是物理教学的广阔场所。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利用好生活与物理学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本领。
  本文是泰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生活本领资源课程化的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773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