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实践之火点亮感恩之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学德育工作中儿童阶段的道德是从他律向自律不断发展的,做好小学阶段德育工作,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健康、正确的道德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如今的小学生受到太多溺爱,过分自我,不懂分享和回报,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感恩教育作为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开展。过去的感恩教育多为理论教育,学生感触不深,德育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更好地开展感恩教育?我认为,从实践入手,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感恩、体验感恩、践行感恩,对于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深化德育工作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基于此,就如何利用实践推动小学感恩教育进行研究,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在自主探究中认知感恩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认知感恩是感恩教育的第一步,但如果要让学生更为直接深刻地认知感恩的概念,教师解释一百遍,还不如让学生实践一遍。在认知感恩阶段的实践,我比较提倡自主探究实践。教师通过导学案、任务单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探究行为,让学生自主完成多个探究任务,这些任务中包含感恩的行为和不懂感恩的行为,让学生在这些探究实践中直接接触和感知感恩行为,最后由教师引导点拨,对感恩形成初步认知。
  我在小学四年级的德育课上,开展了“说说这些行为”感恩教育活动。我将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两人分为一组,每组发放一份任务单,任务单中有A、B两个任务,这两个任务是相互对应的,如:A任务单中要求“把课外书借给同桌”,B任务单中的对应行为就是“同桌借书后,要向他道谢”;A任务单中要求“帮同桌打扫教室”,B任务单中的对应行为就是“同桌帮忙打扫完教室后,你一声不吭自己回家”等。一份任务单中有两组感恩的行为和两组不懂感恩的行为。亲身体验这些行为后让他们谈谈哪些行为让他们感觉舒服,哪些行为令他们感觉不开心。学生均表态懂得感恩的行为令他们身心愉悦,最后我告诉他们这种行为就是感恩的行为。通过利用任务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认知感恩,效果更好。
  二、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恩
  在学生对感恩形成初步认知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深入体悟感恩,指导学生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这阶段的教学,要将感恩教育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逻辑还是以具体运算为主,教师反复跟学生强调抽象的感恩概念学生不但难以理解,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最好将感恩教育转化成具体的生活行为,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体验感恩,逐渐懂得如何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在小学四年级的感恩教育中,我以“感恩日记”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实境中体验感恩,学会感恩。我要求学生每个星期天晚上都拿出一点时间,回想一下过去的一周有什么事情是值得他感恩的,把这些事情记下来写成“感恩日记”。我告诉学生可以感谢任何事情,比如可以感谢清洁工阿姨把马路打扫得很干净;可以感谢妈妈在哪天做的一桌好菜;甚至可以感谢一周里那几个阳光明媚、令人愉悦的日子。我也告诉学生,所有的好都不是理所应当的,那些让我们感觉开心的事情都值得去感谢。我要求学生在感恩日记中至少写10件值得感谢的事情,并在周一的课上请同学上来分享。通过这样与生活实境紧密结合的感恩教育,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感恩体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恩教育,成为懂得感恩的人。
  三、在实际行为中践行感恩
  感恩并不只是口头的宣言,更应该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开展小学感恩教育,最后还要落实到行动上。小学阶段要学生践行感恩,离不开教师搭建有效的实践平台。教师感恩实践平台搭建中,我认为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师搭建的感恩实践内容应该符合学生实践能力,不要过于追求形式内容的精彩,而创设一些超过学生年龄的感恩活动;二是在感恩实践平台搭建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明白感恩的方式不仅有物质,还有其他很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健康的感恩观。
  例如,我的一次班会课刚好临近母亲节,于是我以“妈妈辛苦啦”为主题,开展送妈妈一份母亲节礼物的感恩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我引导学生:这份礼物可以是自己画的一幅画、写的一张感谢卡;也可以是帮妈妈洗碗、替妈妈捶背。无论是有形的礼物,还是无形的礼物,只要你的情感是真挚的,这份礼物就是最棒的。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各显其能:有的给妈妈唱了一首歌,有的包揽了母亲节那一周全部的洗碗任务,还有的学生画了感谢券,妈妈可以凭感谢券让她完成一项工作等。在实践结束之后的交流会上,学生纷纷表示比起他们给予的,从感恩活动中收获的更多。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凤城吾都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773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