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摭谈中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审题是一个学生收集信息并在脑海中做出相应反应的过程,简单点说就是读题并思考的过程。但是审题的作用却不可小视,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审题的质量高低决定了思考问题的方向和途径,也决定了最终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点点滴滴中感悟审题的价值,掌握审题的方法,提升审题的效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帮衬”学生,让学生把握审题的重点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能力的限制,需要教师帮忙读题来引导练习,教师在读题时会将其中关键的地方通过语调及速度等技巧来“传导”在学生面前。等到中年级以上学生自行读题审题时,有些学生其实尚不完全具备独立审题的能力,容易忽略题目的重点,而教师也许又不太关注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日积月累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挫伤,审题愈发马虎起来。所以我们中年级的数学教学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注重学生的审题训练。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帮衬”学生审题,将完整的科学的审题过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审题应当关注些什么,突出“审”的重点。
  例如:爸爸和小明带了500元到商场购买一双运动鞋和一条运动裤,最多剩下多少元(例题中出示多种不同的运动鞋和运动裤的价格,略)?在出示题目之后,我要求学生自己读题两遍,找出自己觉得比较关键的地方,很多学生都将着眼点放在“最多”两个字上,另一些觉得“剩下”两个字是重点。为了帮助还没有理清头绪的学生,我请一些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思路。一名学生发言:“因为小明和爸爸可以选购不同的运动裤和运动鞋,所以他们要付的钱就不一样,现在题目中问最多剩下多少元,就是要使花的钱越少越好,所以应当选价格比较便宜的买。”这样的阐述非常到位,让所有人都明白了“最多”的含义,并有了相应的解题设想。其后我再请学生依据审题过程来寻找解题方案,问题的解决就水到渠成了。
  这是一个帮助学生突破审题难点的典型案例,一些学生在自主审题的时候只注重了一个“多”字,认为将价格最贵的运动鞋和运动裤价钱相加就可以了。而题中要使“剩下的钱最多”,这样的问题就转变了思考的角度,因为要求“剩下的钱”应当用减法,而要剩下得多就必须满足减数最小。审题训练中注重在这些关键节点拉孩子一下,对于学生的审题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二、“搀扶”学生,让学生掌握审题的方法
  中年级学生的审题正由依赖经验向构建方法过渡,在学生尝试审题的时候,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有审题的突破口。一般说来,在审题中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由条件向问题梳理,另一种是由问题向条件追溯,这样带着目的的审题能让学生更清楚地把握题目中提供的数量关系,从而抓住问题的“命脉”。
  例如:王大爷准备用14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田地,怎样围面积最大?学生在审题中可以发现在这个问题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条件,所以难以由条件入手来思考,审题时就可以从问题出发来追溯,问题是怎样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解决这样的问题势必要将能围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找出来,而题目中已知的条件“14米”正是长方形的周长。在学生独立读题并思考后,我通过这样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1.题目中的14米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2.长方形的面积与长与宽有怎样的关系?3.可以由长方形的周长找出其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吗?学生在这几个问题的引导下再来审视原来的题目思路就更加清晰了:要找出面积最大的长方形,可以将周长为14米的所有长方形找出来,而周长是14米,长与宽的和就是7米,这样只要依次列出和为7的不同组合就可以了。
  在这样逻辑性比较强的问题面前多“搀扶”学生走一走,学生就能摸索出审题的方法,或由问题入手来“顺藤摸瓜”,或由条件开始“顺流而下”,从而掌握这样基本而有效的审题方法。
  三、“放手”学生,让学生升华审题的能力
  当然,教学不应当永远牵着学生走,适当的时候我们应当敢于放手,让学生一展所学。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并相互启示,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成功感会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进,升华学生的审题能力。
  例如:奥运会汽步枪射击每发最佳成绩为10.9环, 九发子弹过后,中国选手的平均成绩为10.4环, 美国选手的平均成绩为10.2环, 那么最后一发中国选手的成绩达到多少环就能确保不被美国选手超越?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是有着现实意义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有深刻的理解,要抓住问题的关键。上课时我放手将这样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自主探究并组内交流,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审题做得很不错,即使有一点迷茫的学生也通过组内的交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不被超越”的理解,有些小组内展开了唇枪舌剑,最终才达成了“打平手也符合题目要求”的意见统一。我想经历了这样的锻炼对学生的审题来说是一种促进,其能力也“水涨船高” 。
  总之“意至为行之先”,学生对问题的有效思考必然建立在其深入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所以说审题之于学习的作用就好比磨刀,刀磨得越快,问题解决得越轻松,数学学习就是要打造好学生的“磨刀石”,让学生的“学”更有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柴湾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773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