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门自古文风鼎盛,有一所大学是所有金门人众望所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早年因生活环境艰困,物资缺乏,处于紧张的战地情势,黄奇在金门度过童年,因为成绩好,得以进入金门高中继续求学,后来因缘际会转学到台湾就读台南一中,从此到台湾发展。黄奇的求学经历,是许多他那个年代的金门人的共同宿命,需要远走他乡发展。2014年,黄奇在金门大学校长遴选中脱颖而出,成为金门大学的第二任校长,他说,“到家乡服务的感觉,特别不一样,也让我觉得对家乡有深厚的使命与责任感。”
  “金门自古文风鼎盛,有一所大学是所有金门人众望所归的事”。远在八百五十多年前,朱熹在金门设立浯洲书院,文风鼎盛的金门,若不是因为战争,早就该有大学了。金门岛上高等教育的起点是高雄科学技术学院金门分部,它也是金门大学的前身,于1997年成立。2003年独立设校为金门技术学院,并于2010年改制为金门大学。金门大学揭牌前,第一任校长李金振商请朱熹第25代孙朱崇实校长代先贤从厦门点燃圣火,传递到金门。第一次校务会议,追认金门44位进士为金门大学杰出校友,延续百年文风。家乡终于有一所大学,120万海外金门侨胞得知,激动不已,黄奇说。
  金大创校时全校仅有138人,现有3000多名学生。70%左右的学生来自台湾本岛各县市;28%为金门本岛当地学生(含进修部);2%为外地侨生。因为师资不错,有很多机会到台湾、大陆甚至美国等知名大学做交换生,且在金门念书期间,可以入籍金门,得到金门县政府对金门人的各种补助,也因为这样,吸引了许多台湾本岛学生到金门大学念书。
  谈及从台湾返乡任教,黄奇说,虽然金门不似台湾那么热闹,但对做学术的人来说,平时也是看书做学问,很快也就适应在金门的生活。住在学校里的他,每个礼拜都要回老家两三次,“年纪大了,希望和兄弟在一起。”叙旧,聊天。他说,即便是最近几年快速发展,在金门的乡村,仍是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在台湾,媒体上报道你做了什么坏事,过两天就没人记得了,在金门,会记好几代的。”
  也因为金门保有非常传统的闽南文化,金门大学在科系设置和建筑上都体现了这一特色。金门大学有全台湾唯一、跨学科的闽南文化研究所。“金门是著名的侨乡,也是现今世界上闽南文化保存良好的所在地之一,金门县也多次主办或参加‘世界闽南文化节’活动。闽南文化研究所以金门为核心,涵盖闽南文化圈(包括泉州、漳州、厦门、澎湖、台湾本岛、东南亚各地之华人社群)之各个田野,尝试建立一种‘跨领域的对话’与‘跨地域的比较’的人文研究与关怀之学术视野。”黄奇校长说。
  金门大学也特别聘任了两岸三地著名的文学作者暨诗人―郑愁予大师担任闽南文化研究所的讲座教授,希望郑愁予能以其丰富的文化涵养来熏陶投入闽南文化研究的学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8796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