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红色新庄村行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清晨,从县城过来,沿途一块块葡萄园跃入眼帘,转入磨石臼村,路不再是柏油路,而是近些年新修的水泥路。蜿蜒于山野田园,时能看见路两旁迎风招展,作为指示用的红色旗子。太阳悬在山头,车穿过一大片葡萄园,前方阳光已把错落有致的新庄村点缀得光彩夺目。等进了村,见村口一排穿着红军服向我们敬礼的村民,恍如又回到了那红色燃烧的激情岁月。甚且,抬眼望去,墙上的红色口号和屋门前悬挂的红旗,赫然在目。见此情景,如果是首次来,且对这里不了解,也一定会把新庄村与红军联系起来。
  朝村里走去,时有身穿红军服,头戴红军帽,肩上却抗着锄头或骑着拉货三轮车的村民擦身而过,墙壁上那红军与村民鱼水情深的彩画也格外醒目。
  新庄村是红军长征过宾川时的途经之地。1936年4月21日,红六军团从祥云进入宾川新庄、磨石臼一带,后分两路到州城、牛井地区,4月22日沿红二军团走过的路线出宾川。途径新庄村时,在此休憩一夜,部署战略计划,与当地民众结下鱼水情谊。新庄村有此一段光辉历史,红军曾住过的地方,就成了我寻访的对象。
  看!红军曾住过的地方,现在的红军长征博物馆就在前面!我们众口一词,看来,大家隐藏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循着小巷,慢慢行走,耳畔传来色红歌曲,所见全是青瓦白墙的民居,古朴洁净的巷道。也许我所在之地,已接近红军曾住过的地方,故而举目之处有红军宣传标语和迎风飘飘的红六军团的旗子。
  身穿红军服的村民告诉我,这里就是红军曾住过的地方。迈过门槛,穿过门厅,走进去,并不宽敞的院子和古朴的房屋散发着厚重的历史气息。也就是在这里,1936年4月21日那个夜晚,红六军团的三位领导人围坐在桌前,点着灯,借着昏暗的灯光,埋头看着铺在桌上的地图,讨论了很久。于是现在,这座老房子正房的堂屋,还按照当年的样子来布置。一张桌子,几条板凳,老马灯,搪瓷缸以及墙壁上挂的那幅地图,无不向我默默讲述着当晚发生的一切。可不是,我把会议室、卧室、厨房等一一看过来,脑海里一直浮现的都是当年红军在这里的点滴,以至于我像是受了某种指引,在那段历史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最后在老军衣、老电话、老电台、老木床以及破损的骑鞍,生锈的枪械,铺盖行李等老旧的器物里看到了80多前红军留宿时的模糊景象。
  就这样,我怀着对那天夜晚独特而朦胧的认知,走进了图片展览室,并竭尽全力想回到黑白照片的那段时光里去,回到1936年4月21日那个夜里,回到红二、红六军团过宾川那段峥嵘岁月。在展览室,我看着一张张附有注解的黑白照片,看着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经过云南时的路线图和红六军团长征过海稍路线图,陷入了一阵长久的沉思。那一瞬,我听到自己猛烈的心跳声,照片前挤满了人,却静得毫无声息。看得出,身旁的人与我一样,被一张张黑白照片所深深震撼和触动了。
  我想到杨氏家族的老宅去看看了。那儿离红军长征博物馆不远,就在另一侧。出来没走几步,就到了。这儿是一座三坊一照壁的白族风格建筑,大门壮观精美,院内花木扶疏。栽种了花木,雕工精致的石缸被置于墙角,早已不用的石磨也被用来装点庭院,远远看去,别有一番风味。这里不仅仅是一座老宅,新庄村的农民博物馆也在这儿。老宅后院,并不起眼的建筑里以及老宅的二楼都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式农具:锄头、犁、耙、缸、仓、罐、扇谷机、簸箕、石磨、蓑衣……这些陈列,不仅俨然成了半个宾川近现代农具的荟萃,还是一种铭记,会让人穿越不同年代,唤起旧时回忆。
  说起来,杨氏老宅真正吸引我的并不是它别样的景致和里面的农民博物馆,而是当年红六军团途经新庄时,杨氏家族的杨世昌、杨世何、杨炳、杨震四名青年不畏艰苦、不怕牺牲,辞别家人参加红军的故事。如今,他们的故事,被创作为舞台剧《送别》,一遍又一遍地在杨氏老宅上演,亲临一次这样的表演可谓感动难忘:
  他穿著红军服从堂屋里出来,立在门口等着送他的妹妹迎上去将手中的行李递给他。他一边伸手去接行李,一边有些哽咽地叮嘱妹妹要照顾好家里,妹妹也含着泪嘱咐他要注意安全。话语声刚落,他突然回转身,匆匆走向堂屋门口,然后跪下,叩首,拜别。屋内年迈的父母和抱着婴儿的妻子见状,赶忙走了出来将他扶起。一阵声泪俱下的嘱咐和依依不舍的告别后,他毅然辞别家人,随红军一起北上。
  旁白和音乐响起,故事上演的时候,我恍若置身于当时那个场景,思绪也合着配乐急促缓慢的节奏百转千回。音乐停止,《送别》落下了帷幕,现实中,那四名参加红军的青年也英勇牺牲,没能回来。可是,剧里剧外那动人的情节和坚定如一的信念却深深拨动着我的心弦,使我久久不能平复。而今,80多年后的今天,这样的信念,在杨氏家族后人蒲国宏的血液里依然流淌着。
  蒲国宏生长于新庄村,他不仅具有人文主义情怀,对家乡的发展也怀着使命般的虔诚。外出创业有成后,对家乡念念不忘的他,从2010年开始,陆续在家乡投资,并于2015年回到家乡,带领村民依托红色历史,克服重重困难,将新庄村打造成以红色旅游为主的示范村。于是,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新庄村,才有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尽管近来雨水多,天气稍凉,但一过了早上十点左右,还是闷热如常。虽是如此,可只要一看到新庄村背后山坡上,那一大片惹眼的三角梅和郁郁葱葱的树木,原有的燥热便得到了消解。绕到新庄村背后,走进花木锦簇的山丘,触目处,无不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高高低低的油橄榄和滇橄榄之间,或有一两株傲雪凌霜的翠竹,或有三四棵枝繁叶茂的枇杷;微风拂来,将开得正艳的三角梅撩得四下摆动,一旁的椿树也不甘示弱,扭动着身姿张望着。和他人不一样,我看着眼前这些花木,竟自然而然就多了一份莫名的欢喜。话说回来,这一切于我是如此感动,甚至是亲近,因为这里原来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难以栽种成活的荒山啊,是蒲国宏带领村民挖坑,栽苗,回土,挑水,施肥,花了七年时间才造就的美景啊!是啊,花了七年时间和精力才有如此美景,怎能不让我感动和觉得亲近呢!
  沿着花草树木掩映的径道,脚步被引向绿色海洋的深处,当走到路的尽头,路口显眼的指示牌,又示我走向红军进宾川时走过的道路。我走上去,走到看似平淡无奇实际充满故事的道路上去。沿着凹凸不平、蜿蜒崎岖的道路慢慢走到红军桥,又折返。一路上,时光彷佛随着脚步的缓慢和呼吸的急促在不停地流逝,而红军爬山涉水、翻山越岭、艰难前行的画面,也不停地在脑海里浮现闪烁,渐渐呈现它原始的面貌,画面里红军们相互帮助的某个瞬间和嘹亮的口号,彷佛如昨,让人感慨万千。
  又回到新庄村,我感觉时光很慢,但是重走了一段长征路后,从那喇叭里传出的红色歌曲令人恍若隔世。80多年过去了,如今,新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日渐富裕,二层楼房逐渐取代原有的瓦房。美丽的村庄外,水泥路环绕,一辆辆小汽车在路上缓缓行驶。新庄村在不断地变化,村民的生活也在不断地改变……
  编辑手记:
  漾濞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玲珑小城,这里因核桃之乡而闻名,走进后才发现这里不仅有核桃,还有更多值得人们去品味的地方,不妨走进《核桃源记》中的漾濞,放慢脚步,闭上双眸聆听这里的丰富世界。大栗树茶以清冽的汤色和纯正的韵味被人们所熟知,《游大栗树茶山》讲述作者到茶香山谷游赏、体味采茶喝茶的乐趣,走进大栗树茶山,在茶香四溢中换来半日闲情。红色旅游是革命精神的实践之旅,《红色新庄行记》是一次红色旅游的亲历体验,以其特有的精神内涵,成为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新庄来一次难忘的红色之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3373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