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我国电影产业中亟待发展的电影类型,其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海南拥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但海南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缓慢,题材较为单一。文章通过分析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现状与困境,为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提供建议,助力提升海南区域形象。
  关键词:海南电影 民族题材 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我国电影类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电影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传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海南作为我国最南边的省份,主要少数民族是黎族、苗族和回族,其中黎族最具特色,海南是我国最为集中的黎族聚集区。但目前有关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屈指可数,影响力和关注度与其他地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相比也略微逊色。在日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今天,发展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对助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升海南区域形象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发展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价值影响
  一、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文化。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原住居民,也是海南岛上独有的民族和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优美动听的黎歌、色彩斑斓的黎锦以及传承久远的神话传说构成了黎族灿烂的历史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黎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和消失的境地。因此,发展海南少数民族电影一方面可以利用影像传播海南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加深海南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好地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
  二、全面展示海南区域形象。影视作品通过展示地域外在符号、地域风俗以及地域人群的精神气质,全方位地展现地域形象,给人以直观的感受,传递出地域文化的价值,以此获得受众关注。海南的区域形象在对外展示中,少数民族特征往往被人们淡化,人们聚焦于度假胜地、经济特区、南中国海以及自贸港建设这几个方面。然而,海南中西部地区的黎苗族文化,三亚的回族文化是海南区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已融入海南的文化内涵之中。因此发展海南少数民族电影有利于全方位展示海南地域文化,提升海南区域形象建设,展现各民族共同建设美好新海南的场景。
  三、促进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往往风光旖旎、独具特色,保留着本民族独特的生活风俗和习惯,因此少数民族电影的播出能满足内地观众对边疆少数民族多彩生活的认知,加速当地旅游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五朵金花》将云南大理宣传出去,《刘三姐》吸引着无数游人前往桂林听歌赏景,不少地区的少数民族电影已吸引无数游人前去实地探访观光。海南的黎族主要聚集海南中西部山区,大部分为热带雨林地区,同样也是海南主要的贫困地区,游人相比海南沿海地区人数较少。发展海南少数民族电影,将海南中西部黎、苗族聚集区的风光以及特色文化传播出去,必将吸引游人前来观光,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在宣传当地秀美风光、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现状和问题
  一、题材单一,缺乏民族精神内涵。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大部分可归为两大类:一种是以宣传教育和意识形态明显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如《五朵红云》《白沙恨》等。第二类影片是在改革开放后时代巨变大背景下,反思海南黎族传统文化如何应对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如何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电影,如《青槟榔之味》《黎歌》《阿婆的槟榔》等。虽然每部电影中都反映了海南黎族传统文化,但影片题材过于程式化和单调,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展现只存在于表面,對民族精神内涵的展现不够深入,不足以引起观众共鸣。反观电影《赛德克·巴莱》,导演为观众展现了台湾原住民不畏压迫的英雄主义和民族主义,影片中体现的民族精神魅力让观众震撼。因此,一部优秀的少数民族电影在展现外在符号的同时,更需要将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信仰展现出来。
  二、外部冲击,缺少核心竞争力。在追求娱乐化的今天,大多数观众追求的是通过电影来娱乐身心,放松自己。目前海南已有的少数民族电影政策性意味较强,对民族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不够,无法吸引受众关注。相比蒙古族、满族等创作题材丰富的少数民族电影,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剧情内容较为传统、故事情节单一、题材单调,不能很好地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同时,在商业化影片的冲击下,为保证影片的原汁原味,海南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缺乏“明星效应”,在吸引年轻观众上又略显弱势,吸引力不足。
  三、创新不足,宣传方式单一。最近几年关于海南地域的电影,大部分关注的仍是海南的碧海蓝天、阳光沙滩或是特区发展,对少数民族题材的关注度依旧不够,当地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影视作品的创作与拍摄都是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得以完成,市场参与度低。因此在内容和题材上创新不足,缺乏必要的影视人才引领。在宣传方式上,部分影片的宣传依旧选用预告片、点映场、明星见面会等方式为自己提前造势,缺乏利用新媒体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营销,不能更好地吸引潜在受众。另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必将得到本地观众的极大关注,但以往海南在相关题材电影的宣传上没有在本地持续深入,影响力不尽人意。
  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策略
  一、广泛挖掘,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黎族拥有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作为海南的原住民,在海南岛上留下来许多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后人留一下了一部口传长篇创世史诗《吞德剖》即《五指山传》。而黎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也颇具特色,例如女人纹面、船形屋等,这些足以进行深入挖掘与探索改编。一方面,面对部分文化的即将失传,这是对海南黎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另一方面在保留民族精神内涵的前提下进行改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创作拍摄,能吸引大量受众的兴趣。同样聚集在三亚的回族,最早也可追溯到汉代,与内陆回族在生活习俗和文化传承上有着不同的特色,故而也可进行深入探索。在题材上,对于黎族民间神话故事,可进行儿童电影的创作,一方面通过神话故事中的真善美对儿童进行教育引导,另一方面对海南黎族文化的宣传与传承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利于加深海南当地的黎族青少年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因此,深刻挖掘海南少数民族文化,让全国的观众在荧屏上更深入认识到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独特魅力,这才是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之源。   二、立足本土,培养引进优秀电影人才。电影理论家王志敏明确指出,判断一部影片是否是少数民族电影的可行性标准包括三个要点,即一个根本原则、两个保证原则。一个根本原则,即文化原则;两个保证原则,一个是作者原则,一个是题材原则。少数民族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决定了影片的题材和影片中少数民族特色的展现。而编剧、导演的品牌效应,对扩大影视作品的知名度也有积极的作用。由于海南省建省较晚,影视产业发展刚刚起步,缺乏影视文化产业人才,特别在少数民族中更为明显,故而缺乏深度体现少数民族题材的影视剧本。因此,立足海南电影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引进影视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推行影视产业发展的优惠措施,这是海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与高校合作,培养具有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电影新人则是保障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引入资本,全面整合传播资源。文化软实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探索,因此海南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光靠政府的主导远远不够,还需引入市场运作,缓解作品创新不足、拍摄资金不足、技術不足等问题,提高电影的整体质量。在影片宣传造势上,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影视作品的关注集中在新媒体上,以“二更视频”为代表的网络短视频平台异常火爆。因此,海南要想借助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就需要善用新媒体,打造一流的本地少数民族新媒体平台。同时,把握年轻人的观看需求,积极拍摄网络视频和进行网络直播,以不一样的视角去展示海南的特色少数民族文化,引起社会关注度,能推动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的传播与影响力。
  结语
  海南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如今正处于建设自由贸易区(港)的起步阶段,在国务院发布的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又明确指出支持海南举办国际电影节。虽然,目前海南发展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仍有较多问题,但相信通过一系列努力,海南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可得到长足发展,我们期待海南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能够为提升海南区域形象,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基金项目:海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海南时代发展研究;项目编号:Hys2018-173)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 南昌大学)本文责编:邵满春
  参考文献:
  1.王志敏:《少数民族电影的概念界定问题.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2.饶曙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念·策略·战略》,《当代文坛》,2011(2)。
  3.云海辉:《影视创作与地域形象传播探析》,《现代传播》,201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760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