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互动活动在宣教工作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以顺德区博物馆教育项目“顺博工坊”文博互动体验活动为例,剖析互动活动在宣教工作中的作用,继而进一步探讨优化互动活动、推进宣教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互动活动;宣教;思考
  做好宣教工作是博物馆的重要任务,如何整合馆内外资源设计出适宜的项目,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益,是博物馆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顺博工坊”文博互动体验活动是顺德区博物馆解答这个问题的成功尝试。通过实践这个项目,可得出以下结论:互动活动在宣教工作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恰到好处的互动活动能成为博物馆的一张亮丽“名片”。
  1 “顺博工坊”文博互动体验活动的简要介绍
  “顺博工坊”文博互动体验活动是顺德区博物馆自2015年9月正式开设的一项社会教育服务项目。项目以顺德本土文化及顺德区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馆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融合本地传统工艺和现代信息技术,以灵活的活动形式和精彩的活动内容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从2015年9月至今,“顺博工坊”已开展了过百期活动,通过手工劳作、非遗技艺传授、展览互动等形式展示传统文化和展览内容,培养参与者尤其是未成年人对本土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兴趣。“顺博工坊”活动场场火爆,名额往往很快便会被抢完,是顺德区博物馆最受欢迎的活动品牌之一,更是馆内改变以往传统教育观念、创新宣教形式、追求良好社会教育效益的一次成功尝试。
  2 开展互动活动的重要作用
  互动活动是博物馆顺利完成宣教工作的重要助力,一直以来,它以不同的形式配合博物馆的展览和宣传活动,让参观者在参观的同时,可以感受和触摸,直观地加深他们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2.1 活化展览内容
  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而展览是博物馆实现社会教育职能的一个主要途径。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未成年人尤其是幼龄儿童对某些展览的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静态的展览陈设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儿童在博物馆只是“走过场”的情况屡见不鲜。而互动活动则是让本是静态欣赏的展览“鲜活”起来,让未成年人由旁观者转成为参与者,在有趣的互动中加深对展览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以“匠作利器——传统工匠工具特展”为例,该展览内容丰富,系统地介绍了木、皮、铁、泥等各个匠种所使用的工具。但由于涉及一些现在较少使用的传统工具,文字内容密集,所以对于某些参观者尤其是未成年人来说较为枯燥。“顺博工坊”为了“活化”展览内容,让未成年人尤其是幼龄儿童容易接受、理解,设计了以“匠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匠心”系列活动丰富多彩,包括了实木杯垫创作、明清家具富贵凳制作、斗拱建筑制作等内容。孩子们在活动中化身成小工匠,亲自动手制作工艺品,在动手中理解展览介绍的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严谨细致、执着敬业的传统工匠精神。
  2.2 提升文化影响力
  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是否得到提升是衡量宣教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提升博物馆的对外影响力,争取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才能达到传播先进文化、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
  互动活动生动有趣,寓教于乐,能拉近博物馆与市民的距离,加强双方的交流和互动,吸引“新人”走进博物馆,扩大博物馆的对外影响。通过良好的策划,紧扣展览主题、具有馆内特色的互动活动更是能够成为博物馆一张亮丽的对外“名片”。据调查,不少报名参加“顺博工坊”的参与者是博物馆的“新客”,他们被有趣的互动活动所吸引,心怀好奇走进博物馆,最后又因为良好的文化体验而成为了“常客”。
  3 开展互动活动的成功经验
  互动活动让宣教工作不再是一味地给参观者被动灌输知识,而是让参观者主动地接纳、理解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如何优化互动活动对宣教工作至关重要。
  3.1 精心挑选活动内容
  “順博工坊”文博互动体验活动以顺德本土传统文化和馆内特色展览内容为载体,活动内容与岭南文化元素紧密结合,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
  顺德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国家级、省级、市区级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龙舟说唱、人龙舞、香云纱染整技艺等项目,内容涵括了曲艺、美术、技艺、民俗等方方面面。以此为核心,“顺博工坊”推出了“感悟 传承——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系列活动。
  以该系列活动中的龙舟文化主题为例,围绕这个主题,顺德区博物馆推出了“听龙舟故事、唱龙舟歌:龙头模型制作体验”以及“百造龙舟游顺博”活动。
  每个活动基本由授课和互动两部分组成。在授课环节中,讲师采用启发式教育,为参与者介绍顺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互动环节,讲师带领参与者或运用彩泥制作龙头模型,或搭建龙舟赛道河段,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参与者对之前授课内容的记忆,同时培养参与者的思维能力。
  另外,为了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让参与者们体验到原汁原味的非遗技艺,博物馆积极邀请区内外的非遗传承人参与工坊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龙头模型制作体验中,龙舟雕刻技艺传承人梁明坤、梁海英父子便应邀而来,亲临现场与参与者互动,为参与者展示龙舟雕刻技艺、讲顺德龙舟故事,并即兴表演龙舟说唱。
  3.2 创新设计活动形式
  “博物馆的儿童教育项目属于非正规教育,不可倡导知识的简单灌输,应强调启发式教育。藉由引导去点燃儿童独立思考、乐于探索的热情。此需要和儿童年龄段特征相结合。”[1]“顺博工坊”除了不断丰富活动内容,还积极探索新的活动形式,基于未成年人的特点创新设计活动,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
  以“骁腾万里——中国古代马文化展”配套活动为例,博物馆根据该展览的内容设置了知识问答、成语拼写、创意合影等互动体验,用多样的互动形式为参观者多角度展示马文化,与展览的文物展示相得益彰。另外,考虑到对于幼龄儿童来说,文物展示和单一讲解可能存在理解上的问题。“顺博工坊”围绕马文化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设计和开展了光影剧场活动,让孩子们担当展览内容的阐述者,重新理解展览所展示的文化知识。   在光影剧场中,孩子们创作以马为主题的六格漫画故事,并利用简易投影仪呈现、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让马文化在光影之间“活”起来。生动的互动形式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展览内容,初步理解中国源远博大的马文化。
  3.3 充分盘活社会资源
  “顺博工坊”积极走向社会,和众多社会机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别具特色的互动活动。博物馆还积极招募来自各大院校的学生成为活动的志愿者,利用馆校合作平台为学生志愿者提供发挥才华和能力的机会。
  专业机构的参与提升了互动活动的质量,更加贴合参与者对博物馆教育的需求。而志愿者的热情和创作力更是点燃了活动,让活动增色,同时也促进了参与者对宣教工作的理解与认可,提升了博物馆对外的亲和力。
  如在三八妇女节,配合当时展出的馆藏女性题材书画,博物馆邀请了专业美术培训创意机构的导师来开展手绘创意扇面体验活动;而在紧接着的花朝节,博物馆则和大学生社团合作策划开展了汉服体验活动。盘活社会资源的举措点燃了“顺博工坊”的思维火花,使工坊活动趋向多样化和专业化,能为参与者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
  3.4 及时积极宣传报道
  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在其著作《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中提出,要建设“广义博物馆”,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2]。如今是信息时代,新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博物馆宣教模式,为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新媒体便是博物馆打破“围墙”走向“大千世界”的利器。
  顺德区博物馆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優势,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及时把每一场“顺博工坊”系列活动的报名公告和相关回顾向社会广泛发出,同时和《珠江商报》、顺德城市网、佛山电视台顺德分台等媒体积极合作,既传播了活动的基本内容,又加强了与观众的互动。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宣教工作已成为博物馆的主要职能之一。互动活动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贴近群众,能让看似高冷的博物馆贴近大众,是创新和拓展宣教工作的重要途径。为了取得更好的宣教效果,博物馆人须整合各种资源,设计适宜的互动活动项目,优化已有的互动活动项目,培养良好的互动品牌项目。■
  参考文献
  [1]周婧景.博物馆儿童教育研究——儿童展览与教育项目的视觉[D].上海:复旦大学,2008.
  [2]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05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