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我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分析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民族音乐丰富多彩,要传承与发展优秀的民族音乐,促使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更加具有民族特色。本文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结合学习提出了传承与发展我国民族音乐的对策。
  关键词: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分析研究;对策
  1.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
   我国幅员辽阔,有56个民族世世代代生活、繁衍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从古至今在漫长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上创造出了富有各民族和地域特色,能够充分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风貌的音乐形式,这就是我国的民族音乐。从广义上来说,民族音乐是指我国各民族音乐创作者所创作的各种音乐和具有五声色彩的中国音乐。中国的音乐就是用中国的传统乐器以多种表演形式演奏的各民族民间的传统音乐。具体包括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既有专业人员创作的音乐,也有来自于民间艺人等创作的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涵盖面比较广泛,具体分为:民间歌曲类、舞蹈音乐类、说唱音乐类、戏曲表演音乐类以及各种民族器乐类。
  2.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分析
  2.1我国民族音乐的声调表现
   我国的民族音乐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劳动或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国音乐的表现形式一般是采取五声调式或者是七声调式,是以单旋律不采用和声方式表现的,演唱起来非常好听,并且朗朗上口,传唱非常广泛。我国民族音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为一种即兴性创作方法,创作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情绪条件下即兴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即兴演唱或演奏。有时候一部作品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创作者灵感产生一气呵成,就产生了一部流传广泛好听的音乐作品。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有阿炳的创作《二泉映月》、刘天华创作的《良宵》等。
  2.2民族音乐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
   各民族劳动人民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到环境和事件的影响处境生情创作出了音乐作品,通过口头性和集体性传唱而留传下来的音乐作品,传播形式主要是口头性,像各种劳动号子就是劳动者在劳动中为了统一行动、解除劳动疲劳、激发劳动激情而创作的,劳动号子起到了统一指挥、协调动作的作用。表现形式是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统一了步调激发了劳动激情,大家干劲十足,提高了劳动效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代代口心传授,无数人的加工整理、再创作,给后代子孙留下了珍贵的音乐瑰宝,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2.3我国民族音乐表现形式的地域性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风土人情各异,语言文化都有比较大的差别,在民族音乐的形成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差别,各地方、各民族在歌唱的调式、节奏、节拍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音乐特色。在新疆地区有“歌舞之乡”的美誉称谓,新疆地区维吾尔民族的音乐律动感强烈,在切分音符的欢快节奏下,配上手鼓、冬不拉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乐器,在歌舞表演时汇集在一起展现出新疆地方音乐的特色,观看者听到欢快的音乐和奔放的舞蹈,就像置身在那美丽迷人的新疆。我国各民族的音乐表现差异化较大,充分体现了我国音乐所特有的区域性、乡土气的特征。
  2.4我国民族音乐传播过程的变异性
   好听的歌曲在各地流行传播,传播的方式很多是靠心口传授的,民族音乐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传播者和传播区域的影响,同一首歌会出现变异性的表现,有的是歌词变异,有的是旋律变异、有的是表现手法方面的变异。各民族、各地方音乐题材间也会相互影响、相互交叉渗透出现了变异性特征。同一首歌在不同的地方其唱法、表现方法、调式、演奏、演唱者的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反映出区域性特色。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像《绣荷包》、《茉莉花》等,在各地传播演唱,风格具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体现了我国各民族音乐之间的变异性特色。
  2.5我国民族音乐具有群众性
   我国各民族人民群众在劳动中、在生活中根据自身的体会和情绪创作出不同形式的民族音乐作品,通过歌唱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情怀,反映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对美丽生活的向往。民族音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传播广泛,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需求等方面来表达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情怀,在不同的场合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各民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是离不开音乐的,音乐是人民群众劳动和生活的组成部分。
  3.我国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对策分析
  3.1加强民族音乐的传承研究和教育工作
   我国各族人民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为了使我国的民族音乐更好地传承下去,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必须加强民族音乐传承研究和开展民族音乐的教育工作,让我们民族音乐瑰宝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走出国门,面向世界,使我国的民族音乐为世界音乐贡献力量,让世界音乐作品更加光彩夺目。音乐教育肩负着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要保护好我国的民族音乐,必须从学校教育方面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音乐教育工作管理,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民族音乐的传承研究工作也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民族音乐学习班、开展民族音乐采风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民族音乐研讨会等加快培养优秀的民族音乐人才。通过加强民族音乐的传承教育和理论研究,进一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民族音乐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水平,推动各层级民族音乐研究机构主动开展工作,不断创新,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
  3.2加大民族音乐宣传普及工作,促进民族音乐发展
   我国的民族音乐博大精深,有丰富的音色特质、混响特质、语言特质和结构特质,表现手法多种多样,给各民族人民群众带来了欢欣快乐。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底蕴丰厚,地域性明显,各民族语言特色性显著,民族音乐必须得到更好地宣传、推广和普及,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了解民族音乐,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民族音乐的宣传、推广和普及工作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通过营造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大环境作为支撑,进一步形成各方共同努力由上而下、由推广普及到水平提高,由各种专业部门到非专业部门、由各级学校、社会团体到各级民族音乐研究结构,都能够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宣传、推广普及工作活动中。政府文化部门可以举办各种类型的民族音乐比赛、演唱平台、创作研究会等发挥行政管理作用,宣傳普及民族音乐,让人民群众都能够喜欢民族音乐,使民族音乐深入人心,使我国的民族音乐得到长足发展。   3.3重视民族民间乐器,提高演奏水平
   我国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教育比较重视,而对民族民间乐器的重视程度相对比较弱,民族民间乐器对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民间乐器是通过其特有的音乐物理信息,能够更快地让学习者进入声音与音乐境界,使学习者对民族民间音乐更加爱好。我国的民族民间乐器具有制作相对简易,种类多样,特色明显、演奏容易的特点,在学校以及各层次的培训学习中,具有非常适合普及推广的特点。学校在开展民族民间乐器的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由易到难容易学习和制作的民族民间乐器,让学习者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乐器,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掌握民族民间音乐所使用的音阶、音域,通过让学习者自己动手制作乐器,进一步掌握乐器的发音原理与不同音高之间的联系,熟悉乐器的演奏技巧,熟练掌握演奏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和乐器演奏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3.4充分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音乐资源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必须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加强民族民间音乐的资源利用和开发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群众的审美标准和各种需求不断变化,对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提高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奏和视听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音乐的需求,起到吸引观众和听众的效果。要对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和乐器所具有的独特的表现手法与现代化设施结合起来,把原始的、原生态的音乐进行传承与创新,提高其观赏性和视听性,让生活在现代的广大听众都能够接受。在对民族民间音乐和乐器进行改编或者创新时,一定要保持原生态固有的元素,不能够改编的不伦不类。要明确把握好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和乐器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向,使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华大地上发扬光大,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无限地快乐,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创造美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熟悉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和乐器的特点和发展状况,能够提升自己对民族音乐的鉴赏水平,为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玉红.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教学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8(9).
  [2]齐海军,对我国民族器乐发展问题的探讨[J].大众文艺,2018(10).
  (作者单位:廣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29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