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维米尔与哈默修伊《读信女子》比较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身处室内的读信女子素材,维米尔与哈默修伊都画过类似题材。文章以《读信女子》为例分析两位画家作品的异同,并从中获得对我们创作的启示,在当下具备重要意义。对维米尔与哈默修伊同一题材作品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横向比较二者风格异同,得出有益于我们创作的结论,在绘画实践中总结具备普遍意义的方法论,这些结论又可以运用在具体创作中,是普遍规律对具体事物的具体指导,对我们现在的绘画有指导意义。绘画虽已进入完成时段,如今画画没有美术史上的意义,但却有生活需求和个人表达层面的意义,所以回顾传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维米尔;哈默修伊;读信女子;比较研究
  身处室内的读信女子素材,维米尔与哈默修伊都画过类似题材。本文以《读信女子》为例分析两位画家作品的异同,并从中获得对我们创作的启示,在当下具备重要意义。
  约翰内斯·维米尔是荷兰优秀的画家,他笔下的人物笔触比较柔和,弥散出宁静、温馨的氛围,厚实饱满的画面凝结层使被刻画的物象结实厚重,概括的手法传达出明朗的画面关系。
  维米尔描绘的读信的蓝衣女子构图比较简约,轮廓较清晰,人物背景避免了花哨与细碎的道具。画中女子是个看似怀孕的村妇,她正在窗前宁静地读着一封信。画面左边光线明显更亮一些,暗示画面之外有一窗户,表现了一个普通女子日常劳作间隙温情的情景,画面构成颜色为黄、蓝、灰。众所周知,维米尔已经成熟使用暗箱技术,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投影仪的作用,在起稿和构图方面明显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机械劳动的量,画家可以更加专注在画面的艺术表现层面进行塑造。维米尔画面中平静的光线显得很珍贵,照在画中人物身上又显得温馨。由于荷兰属于地中海气候,地势比较低,较少见到阳光,阳光的珍贵使无数画家将其作为画面主角,一切场景安排与道具设计都围绕光线展开。
  而哈默修伊的绘画作品大多以冷色调为主,色彩比较单调统一,差不多都是灰色穿插着不饱和的黄色、绿色或其他暗色色调,他所画的人物衣服黑色偏多。画面中读信的女子人物形象设计得与维米尔读信的蓝衣女子如出一辙,具备几乎相同的图式、人物动态。画面中人物也是微微低头,人物穿着色彩朴素,气质娴静,标志性的白色门作为背景,光线同样从画面左侧射入,没有直接画窗户。画面是偏冷灰的调子,更加显得孤寂,影子部位都比较松动,画面是直接画法,对比色调和灰色使得画面沉静。黑、白、灰、红四块颜色构成整个画面。哈默修伊对色彩得出的结论是应该含蓄地去应用,主要原因是他认为色彩太过于丰富则可能导致色彩的泛滥,从而使画面浮躁,无法使人心静。结合周围环境的影响,各种色彩在统一的色调中,色彩的色相与冷暖含在画面当中,感觉“有它不显,没它不行”,这样使画面更和谐含蓄、更稳重。
  绘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客观世界的一次“整容”。普林尼轶事讲到左克西斯画特洛伊的海伦,访察全城美女子,最终选出五名最美的女子,将她们每个人最好看的五官拼凑出海伦这个理想的形象,这种理想主义在古希腊时期的雕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普遍。我们经过长期学习与训练积累出一套自己的审美系统,这套系统包含造型、色彩、肌理、形式构成等元素。每当发现适合自己表达的素材时,画家会特别敏感和兴奋,并在头脑中生成画面。画家以照相机一般的目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每当遇到适合描绘的景致时便立即拍摄下来或者速写下来。
  从维米尔与哈默修伊作品对比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作品既是真实物象的再现,又要具备人的痕迹。稚拙概括的造型,蜘蛛网一般的画面分割框架加上沧桑脱落质感和低饱和度的色彩,形成一种完善的绘画本体语言体系。借此观察周遭生活很容易捕捉到接近理想的素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甚至被忽视乃至厌弃的,在画家的眼中都是极好的原材料,这就是所谓的重新审视生活的目光。语言系统来自于长时间对传统经典的学习,素材来源于生活中敏锐的观察、持久的思考,将二者撮合,生活里的精彩不会被浪费,绘画语言也找到了很好的载体。两位画家领先于身处时代的二流画家们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对作品要求要严格,对画面中出现的每个元素进行反复推敲,直到它们不可轻易被替代,使作品臻于至善,而成熟的作品经得起持久的注视。
  对维米尔与哈默修伊同一题材作品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横向比较二者风格异同,得出有益于我们创作的结论,在绘画实践中总结具备普遍意义的方法论,这些结论又可以运用在具体创作中,是普遍规律对具体事物的具体指导,对我们现在的绘画有指导意义。绘画虽已进入完成时段,如今画画没有美术史上的意义,但却有生活需求和个人表达层面的意义,所以回顾传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美)克雷纳.加德纳艺术通史[M].李建群,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
  [2](意)乔治·瓦萨里.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M].刘明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瑞士)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M].潘耀昌,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502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