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文化视角下的闽台传统建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建筑是我国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中形成的文化产物,也是人类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建筑的整体构造和局部细节都能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闽台建筑物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具有的文化和艺术底蕴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闽台建筑物是闽台地区在不断发展中留下的文化印记,通过观赏其相关画卷和文献,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闽台传统建筑与闽台文化之间的渊源和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闽台传统建筑还能体现文化艺术的价值。文章通过分析闽台传统建筑中的建筑风格,对闽台传统建筑和文化渊源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对闽台文化的发展传承做出贡献。
  关键词:闽台;传统建筑;文化视角
  闽台文化是能够将闽南地区人民和台湾地区人民连接在一起的桥梁,是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在不断发展中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闽台传统建筑物能够充分表现闽台文化的特色。闽台地区通过特有的历史发展、地区特征和血缘关系,通过长时间融合和演变的过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通过闽台地区的传统建筑物可以看出閩台地区的文化变迁和交汇的过程。闽台地区的建筑物历史悠久,具有艺术价值。闽台文化是海峡两岸人民的纽带,能够将福建人民和台湾同胞的精神统一。闽台传统建筑可以看作是闽台文化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的一条血脉,是福建人民和台湾同胞共同的智慧结晶。闽台传统建筑具有无穷的魅力,在历代传承中陶冶两岸人民的情操,也在闽台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 闽台传统建筑的特点
  1.1 闽台传统建筑承载了民间信仰
  关帝信仰是中华传统民间信仰中的一种。关帝信仰区别于其他宗教信仰,无需传承人、组织机构和宗教相关规范。关帝信仰是以关羽重信重义的人物特点为基础,由民众自发成立的宗教模式,体现民众自由自在的思想[1]。关帝信仰从宋朝开始,在明清时期受到广泛的传播,直到清光绪时期为其建立关帝庙,关羽开始成为中国历史中能够和孔子平起平坐的祭祀人物。关帝信仰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随着闽南地区人民大量向台湾移民,关帝信仰也随之进入台湾地区。在台湾人民的心中,关羽是中国历史中的传奇人物,也是故乡的神明,关帝信仰能够保佑人民平安健康。同时,关帝信仰也成为闽台地区共同的信仰和文化的象征。台湾人民通过对关帝的信仰,表达对大陆母亲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方式也让关帝信仰在台湾岛历久弥新。闽台地区对关羽的信仰,都是通过关羽侠肝义胆作为内容形成的文化信仰。闽台地区都将关羽奉为神,认为其能够时刻保佑人们平安。闽台地区的人们拥有共同的精神信仰,关帝信仰不仅能够传递中华民族的正能量,还能将海峡两岸的同胞统一在一起,将闽台地区的人民紧密相连。当前台湾地区建有上千座关帝庙[2],其中有16座关帝庙已经成了一级名胜古迹地区。这些关帝庙的建筑极具闽台文化风格,庙中的结构以中轴线为基础,在中轴线上依次建造山门、正殿、偏殿等。
  1.2 闽台传统建筑反映海洋文化建筑风格
  以妈祖庙为代表。妈祖本名叫林默娘,是福建莆田人,因冒险救助海上遇难的人员受到闽台等沿海地区人们的敬仰。人们为了表达对其敬爱之情,为妈祖专门建立妈祖庙以供祭祀。妈祖文化的传承和关帝信仰相同,都是闽南地区人民移民台湾岛后传播和发扬的。泉州和漳州地区是最早祭祀妈祖的地区。妈祖庙在台湾地区共建立有上千座,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要属彰化鹿港天后宫的妈祖庙。从明朝时期开始,妈祖文化发展迅速。直到今天,还有大量的台湾人民不断加入信仰妈祖的队伍。在当前闽台两岸人民交流过程中,妈祖文化有着重要的连接作用。建有妈祖庙建筑的地区主要靠河流区域,建立妈祖庙时,要将庙门朝向码头的方向[3],以表达人们对妈祖的敬仰和展现妈祖与大海直接的关系。在对妈祖进行祭祀的方式上,闽台地区的人们都采取同一种祭祀方式,这也能够体现出海峡两岸人民亲如一家。
  1.3 闽台传统建筑以佛教文化作为建筑风格
  佛教传承到今天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从汉朝开始逐渐传播到中原地区的。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供奉释迦牟尼为主。因此寺院在建立过程中,要在中心轴线上设立释迦牟尼的神像。佛教文化在闽台地区的传承中形成了多元化现象,闽台地区的人们更多信奉观音菩萨。在闽台地区建立的寺院中,泉州开元寺以其宏伟的建筑风格成为标志性建筑物。开元寺的建筑风格将寺院中的雕像和寺院中的结构融合在一起,构思精巧绝伦,不但保持了寺院中传统民族风格,还突出了闽台地区建筑特点。当前台湾地区大部分寺院都是由闽地移民所造,如台湾的安海龙山寺。寺院的建筑风格和祭祀方式都能体现出福建寺庙的特点,这也能够体现闽台建筑风格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特点。
  2 闽台传统建筑能够体现闽台地区文化特色
  闽台地区的文化是两岸人民在发展过程中对物质的传承和精神的传播,闽台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闽台地区共同语言为闽南语,以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轨迹为主线[4],将历史发展的痕迹、闽台两岸地区人们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两岸人民共同的宗教信仰以及独特的民风习俗等作为表现闽台文化的一种方式。闽台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闽台文化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在闽台建筑风格中也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闽台传统建筑物能够表现闽台文化的源远流长。
  2.1 闽台文化通过闽台传统建筑得以丰富和创新
  闽台传统建筑物的构造方式是通过建筑物的立面来体现“三段式”。台基的构造方式主要通过尺砖或者搬砖对地面进行覆盖,柱础的构造普遍较高,一般用石条进行堆砌,从而能够直接体现石像雕刻的高超之处。对于建筑中柱网构造,通常采用比较常见的“双槽”副阶,在四周堆砌形成。建筑中屋顶的建筑部分,在闽台地区,传统建筑中的大殿一般使用歇山顶和重檐歇山顶的方式建造。闽台地区建筑特色是以中轴线为基础进行建设,如大雄宝殿。对于妈祖庙的建设,中轴线要建立正殿,以便祭祀使用,并且要摆有梳妆台。
  2.2 闽台传统建筑从多方面突显文化特点
  闽台传统建筑和中国常见的建筑相似。闽台建筑中无论是居民居住还是宗教祭祀,或者各种寺庙,都是以“间”为单位,构成“栋”的形式,内部构造方式比较简单,并且方便互相交流。闽台在宗教建筑结构上的表现形式和布局构造大致相同,对于建筑物建设区域的选择大多以三川脊和燕尾脊为主。建筑物地质选用马背脊,一般都是用来建设不太重要的庙宇[5]。闽台建筑的结构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以木梁为柱的方式进行建造,所以内部构造往往比较单一。当前,台湾地区有很多闽南地区移民过去的泉州人和漳州人,所以台湾最初的传统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和施工相关人员都是出自闽南地区。闽南人民大量移民台湾地区,致使台湾民风民俗受到闽南地区影响,在建筑施工中也利用了闽南地区的方法,建筑风格也沿袭了闽南特色。台湾人民通过闽南建筑风格充分体会了其舒适性和美观性,在台湾地区被广泛流传和应用[6],也为闽台地区的文化发展做了良好的传播,为两岸人民的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闽台文化是能够将闽南地区人民和台湾地区人民连接在一起的桥梁,闽台文化是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在不断发展中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闽台传统建筑物能够充分表现闽台文化的特色,并对闽台文化的发展轨迹进行记载和传承,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闽台地区的人民记载闽台的发展痕迹。闽台传统建筑是闽台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见证者和记录者,闽台文化是海峡两岸人民的纽带,将两岸人民的关系融合在一起,形成闽台一家亲。
  参考文献
  [1]伍志强.浅谈传统建筑构造细部的文化特征[J].中国科技博览,2009(15).
  [2]德吉草.游牧经济与藏族传统社会之间的关系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2):16-17.
  [3]洪荣文.试论闽台传统建筑与文化渊源之间的关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70-171.
  [4]王念龙.从台湾民俗体育看闽台传统文化渊源[J].体育文化导刊,2005(3):78-80.
  [5]何红梅.美英大学特色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8(15):222-223.
  [6]沈福煦.建筑与文化[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9-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502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