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贫穷认知的社会阶层差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从社会认知角度出发,人们对自己是否“贫穷”主要通过社会比较的方式进行。个体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体认识到自身经济状况的不足并产生诸如不满、愤怒等负性情绪,这样的心理状态被称为“相对剥夺感”。本文通过社会调查研究与分析,检验了人口学变量、主客观社会阶层与个人相对剥夺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指标与相对剥夺感显著负相关,高社会阶层的相对剥夺感显著低于低社会阶层。
  关键词:贫穷;相对剥夺感;社会阶层;社会调查
  1、问题提出
  目前,随着认知主义的发展,人们对“贫穷”的概念理解不仅仅停留在物质资源的稀缺角度,而更多地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探究社会比较背景下经济的不足对个体心理产生的影响。其中,相对剥夺感是研究贫穷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对个体心理状态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相对剥夺感是社会比较的产物。在这种社会比较过程中,当个体意识到与他人相比,自己被剥夺了期望的和应得的结果从而产生怨恨等负面情绪时,相对剥夺感就产生了。而从社会整体环境来看,目前我国国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贫富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这种不均衡的状况很容易导致个体心理上的失衡,加重“相对剥夺感”的程度。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国民更大的地理流动性,再加上科技发展使得物理边界更加模糊,这一切都使得个体在社会比较中所参考的对象类型发生了变化。曾经完全陌生的社区或阶层人群也成为个人参考的一部分,即便在偏远地区也受到了类似影响。
  相对剥夺理论与公平理论(Adams, 1963)和正义理论(Kumar, Scheer &Steenkamp, 1963)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相对剥夺理论强调“弱势比较”和“应得”,即个体选择在某方面比自己更强的参照对象进行比较,并且认为自己应当拥有和参照对象同等的条件。社会阶层中的低阶层或者弱势阶层的个体,由于生活资源有限,往往处于绝对剥夺和相对剥夺共同作用的状态中。而处于相对剥夺的个体不仅包括那些社会弱势群体,也包括部分社会优势群体,一是他们也会继续向上比较,选择比自己社会地位更高的群体;二是他们可能对自身利益或者要求的期望值过高,一旦这种期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熊猛,叶一舵,2015)。
  随着相对剥夺感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认为相对剥夺感应当具有认知和情感两种维度,认知维度反映了个体自身处境与重要他人处境之间的比较,而情感维度则代表了欣赏、评价、提升和压力维度中产生的不满情绪。比较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可能是亲人、朋友、竞争者,也可能是自己过去或者未来的状态(暂时剥夺)。这就从时间维度上区分出横向相对剥夺和纵向相对剥夺,横向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与其他个体之间的比较;纵向则是发生在个体不同时间线(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上的比较。
  最近对210项实证研究结果的元分析表明,相对剥夺感对个体心理和行为都有着重要影响,包括身心健康、生活方式、危险行为等。
  身體健康方面,Eibner&Evans(2005)发现了相对贫困与各种健康结果之间的显著关系,包括死亡率、自我报告的健康状况、较高的体重指数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为了控制那些可能混淆相对贫困与健康之间关系的不可观察的变量,他们的分析根据国家、种族、教育程度和年龄对群体固定效应进行了调整。相对剥夺感作为一种消极心理状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可能产生更直接的影响。Mclaughlin(2012)发现,相对剥夺感能够正向预测美国青少年的情绪障碍水平。
  个体行为方面,相对剥夺感也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贫穷个体由于自身的经济处境,很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而相对剥夺感往往会带来消极的后果,如压力、消极态度和一般的反生产工作行为。根据社会交换理论,负互惠的规范可用于解释负反应。个体在感受到不平等或者不公正遭遇时更容易产生负面行为。
  综上所述,相对剥夺感作为贫穷认知的一个重要心理机制,对帮助弱势群体改善贫穷状况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从实践上讲,贫困心理学研究具有巨大的政策价值和应用前景。相对经济剥夺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水平、购买力、住房、交通工具乃至教育投入、医疗成本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而社会媒体、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社会比较更加方便和普遍,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自己在经济状况某个方面处于劣势地位,感到自身受到了一定的剥夺。这种相对剥夺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行为决策乃至群体的群际态度、集群行为都会产生影响。这些都涉及到实际的社会问题,对解决贫困问题、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状况提供了新思路。近几年,政府加大对“脱贫致富”的投入力度,从经济补助、税收、技术支持等多方面帮助贫困群体改善经济状况,取得很大成效。但经济状况往往和个人的心理状况密不可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帮助人们在心理层面“脱贫”,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2、相对剥夺感的调查研究
  2.1方法
  2.1.1被试
  通过网络招募被试的方式,一共回收351份问卷。剔除无法计算延迟值和规律作答的废卷后,得到有效问卷336份,有效率达到95.7%。性别分布方面,男性136人,占40.5%;女性200人,占59.5%。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2岁。
  2.1.2研究工具
  (1)相对剥夺感问卷。这份问卷是根据认知-情感双维结构模型编制的,要求被试与身边人进行横向经济状况的比较,问卷一共有两个项目,分别为“与周围的人相比, 你认为自己的经济状况如何?”和“与周围的人相比, 你对自己经济状况的满意度如何?”。总分越高表示相对剥夺感越强烈(熊猛,叶一舵,2016)。在丁倩等(2018)的研究中, 该问卷的α系数为 0.72。
  (2)客观社会阶层。指标包括家庭年收入、被试个人及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的职业等六个指标。父母的职业参照陆学艺(2003)制定的十类职业划分标准。   (3)MacArthur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它是一个10级阶梯量表,询问被试:“与周围的人相比,您认为自己目前在社会中处于哪个阶层等级?”,以此了解被试主观上的阶层认同。梯子的等级越高,表示被试认为自己的社会阶层越高。
  2.2结果与分析
  性别差异方面,男性与女性在相对剥夺感问卷上的得分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t=1.00,p=0.32)。但是在情感成分上的得分存在边缘显著(t=-1.73,p=0.08),即女性对自身经济状况的满意度要低于男性。
  独生子女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相对剥夺感问卷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85,p<0.01),即非独生子女的相对剥夺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根据“家庭收入”、“父亲学历”、“母亲学历”、“本人学历”、“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六个指标得分得出参与者的客观社会阶层得分。在控制了“年龄”、“籍贯”变量后,对主客观社会阶层、相对剥夺感的得分进行偏相关分析。具体来讲,客观社会阶层和相对剥夺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35, p<0.001),即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相对剥夺感越强;主观社会阶层也和相对剥夺感显著负相关(r=-0.32, p<0.001),即个体主观上認为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越低,所感受到的相对剥夺感越强。
  2.3讨论
  本研究检验了人口学变量、主客观社会阶层对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在人口学变量方面,性别对相对剥夺感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女性的相对剥夺感略高于男性,说明随着不同性别的个体在教育、就业机会、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逐步平等,男女的相对剥夺感差距在逐渐缩短,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另外,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相对剥夺感差异显著,非独生子女的相对剥夺感要明显高于独生子女。这可能是因为非独生子女相对于独生子女从家庭中获得的经济支持相对较少,因此非独生子女的相对剥夺感就更加强烈。
  社会阶层包括客观社会阶层和主观社会阶层,两者相关显著,且客观社会阶层对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比主观社会阶层的影响更大。客观社会阶层的测量选取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父母职业等指标,每个指标都与参与者的相对剥夺感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年龄在20-30岁左右的个体,其相对剥夺感与原生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状况有很大的关联。另外,主客观社会阶层与相对剥夺感都呈现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个体在与他人比较经济状况时,大多数采取向上比较的方式,即与经济状况优于自己的人进行比较。这也是相对剥夺感区别于其他社会心理的独特之处。
  3、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果得出:社会经济地位指标与相对剥夺感显著负相关,高社会阶层的相对剥夺感显著低于低社会阶层。说明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的相对剥夺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阶层的个体对自身的经济状况认知存在很大差异,每个阶层中都存在认为自己的经济状况不如他人和对自己的经济状况不满意的个体。但总体上而言,低阶层个体认为自己更不如他人,相对剥夺感更强。
  未来,还需要对城市边缘人口、偏远地区群体的贫困心理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为扶贫政策的真正落地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家欢, 高申春. (2017). 行为决策视角下的贫穷. 心理研究, 10(3), 8-12.
  [2]吕小康, 汪新建, 付晓婷. (2014). 为什么贫困会削弱决策能力?三种心理学解释. 心理科学进展, 22(11), 1823-1828.
  [3]徐富明, 张慧, 马红宇, 邓颖, 史燕伟, 李欧. (2017). 贫困问题:基于心理学的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25(8), 1431-1440.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848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