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几点想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逐年增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得到高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当前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的分析,进而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频发率不断增高。高坠、服药等问题不断发生,由于心理危机导致的严重后果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危机干预。作为高校辅导员,如何更有效的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已经成为现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心理危机及产生原因
  要想在工作中,更好的处理心理危机事件,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心理危机及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发现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的同学比例逐年增高,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恋爱与性问题、学业问题以及择业问题,其中以学业、恋爱问题更为普遍。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突发的重大事件、原生家庭问题、学业压力、毕业困难、就业困难等多个方面。有些心理问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易发现,但是可以通过心理测评等手段筛查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同学。
  这些心理问题引发的心理危机一旦出现,积极的干预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提醒我们要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做在前面。
  二、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1.建立心理档案、完善心理测评机制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是在每年10月—11月间对入校新生进行心理测评,通过测评数据反馈测评结果给辅导员、班主任,由他们进行后续跟进,如有问题再反馈给学校专职心理教师。这个心理测评机制仅仅针对一年级新生,那高年级学生由于学业、情感等产生的心理问题在工作中不易发现,可能会产生一定问题。建议高校可以将心理测评扩大到高年级学生,每个学年进行一次面向所有年级学生的心理測评。除了做常用的UPI、SCL-90外, 还可以增加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等较常用的量表。通过学生完成的多个量表,确定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为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及时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动态且按时更新档案。
  2.开展教育宣传,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从学校层面来看,我们可以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5.25心理健康节、心理健康讲座等营造积极、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积极的心理保障。学校、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多方面关注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组织沙龙、小型分享会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同时,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避免讲授负面案例,以免有些学生“对号入座”,渲染不良情绪。
  3.加强班级心理委员培训,构建班级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
  班级心理委员是由班主任、辅导员和班级同学通过班干部竞选出来的,他们综合素质较高、又富有爱心和责任心。但在工作中,会出现心理委员岗位意识不明确,专业知识不足,无法发挥心理委员作用等问题。学校应健全心理委员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心理委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专业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问题识别和心理帮扶的基本技巧, 能够在班级内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班级心理委员经过专业的培训,应该可以掌握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班级心理工作中发挥一定作用。帮助班主任、辅导员及时发现班级同学的潜在心理问题,及时上报,将心理危机信息第一时间反馈。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技巧帮助班级同学舒缓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发挥朋辈辅导的作用。
  4.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心理危机处理能力
  从辅导员角度来看,关注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心理筛查异常等重点学生,通过学习情况、出勤情况、班级和宿舍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学生日常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导,必要时请心理老师介入,及早进行心理辅导。辅导员要充分调动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发挥他们在班级、宿舍内的作用,及时了解班内同学的真实学习生活情况。由于大多数辅导员并非心理学专业老师,心理学知识储备较少,学校应健全辅导员心理学培训体系,定期组织相关学习、培训,组织经验交流活动,提高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作为辅导员要对心理异常学生及早实施心理危机干预,防止发生过激行为。对于心理危机的干预,我们应该坚持危机干预的六步走策略,即确定问题、保证求助者安全、给予支持、提出应对的方式、制订行动计划以及得到当事人的承诺。除以上六步之外,还应该启动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来自于父母及其他亲人、来自于老师和同学、来自于其他方面如朋友和社区志愿者的支持等。这种支持不仅包括心理和情感的支持,也包括一些实质的救助行动。有调查表明,大学生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社会支持具有可靠同盟、价值增进、工具性帮助、陪伴支持、情感支持、亲密感和满意度等调节功能,这些功能对处于危机期的大学生具有重要作用。
  5. 加强沟通配合,建立有效的家校联动
  在工作中,我碰到过不少存在心理异常或者说心理问题的案例,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类学生的原生家庭多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孩子早期的成长经历对后期发展有很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人生观、恋爱观、价值观等。我接触到的几个大一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从高中就开始患病甚至有服药的经历,这类孩子和家长会比较好沟通,愿意带孩子继续看病进行治疗,在工作中需要多加关注,发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同学、宿管老师多方合作,建立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密切关注即可;还有一类孩子是属于新发病的,发病原因有恋爱问题、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通过和这类孩子的家长沟通发现,家长们不太愿意接受孩子心理异常、或患病这个事实,认为孩子只是一时的情感受挫,自己调整好了就可以了。他们更愿意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不愿看病就不去了,更多的是逃避现实、不能正视问题的严重性。这类孩子的心理危机干预就比较困难,这个可能是未来长期存在的一个困难点,那么如何和家长沟通,做通孩子和家长就医的工作也是未来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三、结语
  其实心理问题产生的危害在以前的工作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当心理危机产生时普遍没有应对之策。由于很多辅导员并非心理专业出身,没有系统掌握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相关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之余不断的学习,扩充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更好的处理突发的心理问题,解决心理危机所造成的危害。只有社会、学校、家庭、辅导员多方面共建,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春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危机干预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 (2).
  [2]潘颖.大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
  [3]郭东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危机干预探索[J].才智,2019,5.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北京100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84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