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报告文学的真实与虚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报告文学自传入我国以来发展迅速,也提供了诸多富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研究话题,报告文学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便是焦点问题之一。徐迟作为一名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家,对报告文学创作及理论研究的贡献十分突出。徐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在真实的基础上虚构”观念对报告文学甚至其他叙事文体创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报告文学;徐迟;真实与虚构
   中图分类号:I1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8-0149-02
   一、有关报告文学真实与虚构的三种观点
   报告文学的产生与现代报刊的兴起密不可分,这种文体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素有“文艺轻骑兵”之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报告文学处在新闻和文学的“交叉地带”,同时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类型,学界对其尚有很多争论,真实与虚构之争尤为激烈,主要形成了三大观点:一是要求报告文学的内容完全真实客观,不允许有任何虚构成分,他们认为报告文学最可贵之处便是真实;二是主张报告文学的内容可以虚构,可以描写假人假事,代表性作品有刘宾雁的《本报内部消息》;三是认为报告文学应该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虚构,既不能忽视文学性,也不能忽视真实性,要求报告文学把真实和虚构两者结合起来。
   徐迟,浙江南浔人,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在报告文学领域贡献突出,其报告文学被誉为“别具特色的科学诗篇”。本文将从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为切入点,探讨报告文学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二、以虚构体现文学性
   在报告文学创作过程中经常需要虚构。一方面,报告文学作者无法像摄像机一样及时到达现场,无法与亲历者一样感同身受,因此无法实现绝对的真实,虚构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报告文学的文学性特点决定其本质上是一种文学性叙事,创作中当然需要体现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把真实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文学化再现,使报告文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总体而言,报告文学中的虚构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科学概念的形象化
   在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科技题材占了很大一部分。在某些高精尖的科学问题难以解释的情况下,徐迟科技类报告文学中的想象更加多见。其报告文学作品《结晶》描写了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过程。在生物学领域的大背景下,“氨基酸排列”“肽链”“A链”“B链”都不可避免地涉及,但大部分读者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它们代表的科学含义,这对文章阅读产生了巨大困难。而徐迟在文章开头用了一个类比,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正如用12个音律可以作出无数回肠荡气的交响乐,26个拉丁字母可以构成无数单词,组成丰富的语言,蛋白质是由20个‘氨基酸’通過不同种类的排列组成的”[1]。用音符和拉丁字母来类比氨基酸,徐迟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深奥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得通俗易懂。
   (二)丰富细节
   为了使作品更加真实感人,报告文学往往会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者无法亲历现场,甚至有时采访对象已经离世,所以只能从第三方的描述或历史资料中找寻痕迹发挥想象。当然这种想象应该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而不是天马行空、无边无际的,这一点将会在下文中仔细阐述。
   在《哥德巴赫猜想》中,徐迟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送水果这一细节。然而徐迟在后来的访谈中表示“一袋水果”这一段细节描写是自己虚构的。“反正这里头是故弄玄虚,用了一点沙粒,在这个细节上写得比较细。”但不可否认这一段细节描写是必要的,在展现陈景润当时工作环境艰苦的同时,也体现了陈景润善良淳朴的本性。从“送水果”到“不要水果”再到“收下水果”,徐迟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将陈景润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了。
   三、以真实为前提
   报告文学本来就有新闻和文学两种功能。既然它是两者的结合,那就要尽可能地做到二者统一。在报告文学真实与虚构的问题上,以遵从真实为创作前提是普遍认同的标准,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事实本身的“非虚构”
   在前一部分里,笔者论述了报告文学中虚构的必要性,但报告文学的虚构与小说等文学样式的虚构是不同的,报告文学的虚构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报告文学需要先选择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或事件,运用再造式的想象来刻画人物。这种再造式的想象就需要大量的事实作为支撑依据。
   徐迟在《地质之光》中是这样描写李四光冲破国民党阻拦回来新中国的:“他在印度洋上航行并着手写作,心情坦荡,思潮汹涌……货轮有时傍着海岸在灯塔的照耀下行驶。有时在大洋中间,四顾茫茫,依靠罗盘、经纬仪和满天的星座,来定方向”[1]。在徐迟感人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李四光在海上编写《受了歪曲的亚洲次大陆》等论文的场景。但徐迟在写这篇作品时,李四光和其夫人都已离世,徐迟本人也并没有和李四光一起游历过印度洋,因此徐迟在大量阅读李四光的著作和历史资料后,合理地想象甚至是推测出李四光在海上游历的场景。这种真实当然令读者感动、震撼。
   (二)遵从基本历史事实
   报告文学的内容取自真人真事,发生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其虚构的故事情节也必须符合历史背景。在《地质之光》中,徐迟在阅读大量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对李四光回国看手表这一细节进行了合理的虚构:“当货轮离开了海岸,李四光看了一下手表:这正是格林威治时间深夜十二时。他朝那遥远的东方看了一眼,计算了一下西欧和亚洲的时差,欣喜地想到:‘现在好了,东方已经破晓,中国已经天在亮了。’[1]”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徐迟并没有机会采访到李四光本人甚至是其夫人,因此“货轮离开海岸正好是深夜十二点”这一细节是徐迟自己虚构的。当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李四光冲破国民党的层层阻力回到国内,将要投身于新中国建设,他的内心自然十分欣喜。文中的“东方已经破晓,中国已经天亮了”这句话一语双关,一方面指太阳刚刚升起,天蒙蒙亮;另一方面也指新中国刚刚成立,走过了灰暗时期,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迈进。
   徐迟的这个虚构可以说是整篇报告文学中最精彩的一部分。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作者只是简单地描写李四光从哪个地方经过,又从哪个地方回到国内,而没有他看手表的那部分,那整篇作品就变成简单的纪实而没有任何文学性了。
   四、结 语
   报告文学自五四时期传入我国以来,以其虚构和真实相交融的特点吸引着我们的目光,特别是在建国后更加迅猛地发展。对于这种新兴文体,学界争论颇多,其中关于报告文学真实与虚构的关系问题更是众说纷纭。在学界目前有三种大观点,前两种观点都片面强调报告文学真实性或文学性的某一方,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割裂了报告文学中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关系,认为两者不能同时存在。笔者较为认同第三类观点,即报告文学可以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虚构。
   当然,关于报告文学虚构与真实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争议的焦点,但是在这些争议中我们不应偏向某一方,应认识到报告文学两方交融的独特性,实现真实和虚构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6+28+111.
   [2] 朱子南.中国报告文学史[M].北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3] 王晖.时代文体与文体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 丁晓原.报告文学,回到现实大地的行走[J].当代作家评论,2011(1).
   [5] 张瑗.报告文学的文体范式及流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3).
  [责任编辑:杨楚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90771.htm